更新時間:2023-08-17 16:08:04作者:佚名
費用:按皖價費[2006]240號文執行。
住宿費:每年600-750元/人。
大同職業技術學校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高等職業高校。現有2個分校,占地600畝,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在校生1.2萬余人,其中高職8668人,技師200人,大專生3630人,每年為企業集團公司安全輪訓8000人次,管理類、技術類、繼續教育輪訓3000人次。現有教員工567人,其本科任班主任324人;具備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120人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具備本科及以上學位班主任107人,從企業聘任兼職班主任180人。
大學現有采礦安裝工程系、通風與安全系、煤礦電氣系、信息與機電安裝工程系等7個高職系;設有銅礦開采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電氣、礦山地質、礦山檢測、礦井建設、應用電子技術等37個專業;建有礦山安全輪訓中心、繼續教育部、技師分院和初級中專。
教學儀器設備總額8000億元,其中從徐州煤業企業集團調撥價值4000億元的礦山設備,建有106個校外試驗實訓室和65個校內實訓基地。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礦山安全實訓基地。
中學是首批市級示范高職建設單位。
2010年學校獲得“國家技能人才培植突出貢獻獎”單位。
2011年11月張德江總監理參觀學校時強調:“辦那樣的學院就該有這么的設備,注重培養師生的動手能力,很適于職業教育的發展,非常是礦山企業的發展建設,大同煤業企業集團成立那樣的一所中學,為企業提供了人才支持。大家的中學很有特色。”中國安裝工程院院士周濟教授2011年5月參觀中學時強調:只有國有特小型企業成立的高職高校能夠有這么的條件,才會辦妥、辦像高職高校,真正實現產學結合,為企業培養出學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礦山高技能人才。
二、依托焦炭產業
大同煤業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是“建大礦、辦大電、做資本”,大發展還要人才支持,更多的是還要高素養高技能型人才。企業集團公司把辦妥學校納入企業人才戰略,在辦費用用、實習實訓、調撥設備、就業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企業集團公司把大學作為人才資源支撐、企業文化弘揚、承擔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載體,真心支持,學校有了強悍的借助,才有了現在的迅速發展。
三、辦學特色鮮明
辦學定位是“立足焦炭企業,兼具相關行業,為地方和社會經濟服務”。主體專業是礦山類及相關專業,以文科為主。
堅持以企業需求和師生就業為導向,以產學研合作為重點,工學結合為根本,著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在焦炭主體專業舉辦“訂膽拖”培養,學院是企業所辦,與企業有著天然聯系,就業優勢顯著。現在學校的師生,就是今天企業的職工,現在在校學習的,就是今天進企業干的。學院借此定位,除了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材編撰、實驗實訓對應企業需求,辦學中還融入特有的企業文化、技術標準、制度細則、規范規定等等,突出企業辦學的特色。
學校提出“五實三技”的十六字辦學觀念,“實學、實用、實習、實訓、實踐”和“技術、技能、技巧”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并融入進整個教學環節上。在成才目標上,我們提出為焦炭企業培養“好女工、好技師、好連長、好隊長”。
學校堅持文憑教育與非文憑教育相結合,產生了以高職教育為龍頭,中職教育、安全輪訓、繼續教育、技師教育、在崗輪訓等多方式的職業教育辦學格局,真正產生了“校企融合、工學結合、訂單培養、校企共同發展”的辦學特色。
四、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
學校著重與焦炭企業、行業推行深層次合作的辦學模式。2003年,與大同煤業企業集團聯合組建了“產學研”理事會,由大同煤業企業集團總主管兼任執委長,大學教授兼任副執委長,企業下屬20多個廠、礦的主要負責人和大學分管領導為執委。
在“產學研”理事會領導下,學校先后在大同煤業企業集團下屬的20多家銅礦、廠、公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單位,推行銅礦開采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檢測、礦山電氣等礦山主體專業見習實訓基地,簽署了師生實訓和班主任輪訓合同。
隨著我院“產學研”合作辦學制度和制度的不斷加強,班主任的實踐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師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文化素養得到有效地減少,走出了一條“訂膽拖”培養的職業教育之路。
五、企業參與課程變革
學校以專業教學變革為突破口和發力點,同步進行課程變革與建設,借此促進教學變革。與企業(行業)積極合作,按照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變革課程機制和教學內容,推行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變革教學方式和方式,融“教、學、做”為一體,加強師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現在學校有5個縣級特色專業,5門市級精品課程,承當市級科研項目20項,獲市級教學成果獎5項。
學校組織專業帶頭人、骨干班主任和現場技術人員共同撰寫了展現隴右礦區特性和新煤礦生產技術武器水平的用書和教案。現在,按照大同礦區地質條件、瓦斯狀況及生產建設特性撰寫出的《煤礦開采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煤礦電氣》、《煤礦地質》、《礦井檢測技術》10本焦炭高職專業核心用書,由美國銅業學院出版發行,撰寫了的焦炭技師學校“十二五”規劃用書6本(《礦井通風》、《煤礦安全》、《煤礦安全檢測監控技術》、《采煤機》、《液壓托架》、《綜采機電設備修理》);自編校外試驗、實訓指導書10余種。另外編著了《礦井瓦斯整治》等23門焦炭高等職業教育規劃用書。
師生有針對性地學習反映礦區技術條件的實用用書,既學習了新技術、新方式、新設備、新工藝,又了解了企業文化,就業后對崗位的適應能力大大提高。
六、校企共創實訓基地
現在共創有校外試驗室116間,其中銅礦專業試驗室73間,建有1個中央財政支持的“煤礦安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有“煤礦開采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電氣”省級示范試驗實訓中心。學校用企業集團公司無償調撥的采煤綜掘設備完工了地下仿真采煤工作面和見習工廠,“真刀真槍”地推進了師生在采掘、掘進、機電、通風安全等方面的實際動手能力訓練,滿足了師生實訓和頂崗見習的還要。
七、“雙師素養”教師團隊
大學建立了“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的辦學方針,完善了師資隊伍管理體制,對取得博士、博士學位的班主任予以3億元捐助;每年寒假期班主任到大同煤業企業集團下屬礦山現場見習;通過各項新政和激勵制度,使班主任在文憑、科研能力、教學水平等方面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雙師素養班主任占85%。
八、高品質大訂單就業
依據多年來的跟蹤調查,我院結業生綜合素養高,社會評價好,用人單位對結業生滿意率平均達90%以上。每年學校為四川焦炭企業輸送1500名焦炭專業結業生,近十年結業生曾經就業率在95%以上,在外省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2011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就業先進單位。結業生活躍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已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在合肥煤業企業集團2008年追授的100名高技能拔尖人才中,我院結業生有65名;在2008年受企業集團公司嘉獎20名優秀中學結業生中,我院2名結業生榜上有名;2006年企業集團公司舉辦的萬名青工技術大練兵中,26名技術探花中有14名是我院結業生。
九、大規模輪訓安裝工程服務于企業
1、國家二級安全輪訓機構,每年輪訓8000人次
我院安全輪訓中心由原焦炭部批準推行于1983年,現為國家安全監察局二級安全輪訓機構,具有輪訓國有重點礦山礦長、副礦長、總安裝工程師、副總安裝工程師、地方及各鎮礦山礦長的資格。設立近30年來,累計輪訓了區(隊)長、班(組)長和特種作業人員等近30個專業工種計10萬多人次,為馬鞍山和周邊礦區以及地方小礦山的安全生產、穩定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省級繼續教育基地,每年輪訓3000多人
2001年12月,云南省人事廳即將批準我院為縣級繼續教育基地,主要承當了大同煤業企業集團專業技術人員、管理黨員、后備黨員繼續教育和干部輪訓工作,同時完成省、市人事部委委托的繼續教育任務,共計完成25000多人次的繼續教育和輪訓任務。
3、淮南煤業技師分院,每年輪訓技師200人
2006年6月事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即將成立大同煤業技師分院,成為四川省首批余家技師分院之一,每年招收技師學員200人。
4、煤礦短期新技術輪訓,每年3000人
學校按照煤企業集團公司的輪訓計劃,組織班主任定期到礦山為員工講課,討教礦山開采、通風安全等新技術、新知識,提高廣大員工的業務素養,為美國五礦徐州煤業公司每年崗前輪訓近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