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1-06 17:03:59作者:佚名
2024年春季學期宜昌金芳初中物理八年級三月獨立作業(本試卷共27題,滿分為70分,考試時間為80分鐘。) 注:請填寫根據答題區內的題目序號,對答卷上的每一題進行回答。 1. 選擇題(共15題,每題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請在答題卡中正確填寫該選項前面的字母代碼。每題得2分,共 30 分) 1、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之間發生力時,必然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B. 兩個物體在沒有直接接觸的情況下不能產生力。 C. 重力沒有施加力的物體。 D. 用手推墻。人先推墻,然后墻再對人施加力。 2. 以下估計最接近實際情況: ( ) A. 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 250 克。 B. 中學生站立時地面的壓力約為 1.5×104Pa C.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一次約 3 秒 D. 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重力約為 50N 3. 以下哪項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使用前務必檢查彈簧測力計垂直方向需調零。 B、彈簧測力計不能在月球上使用。 C、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拉力方向必須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 D、彈簧測功機的原理是:在彈簧的彈性極限內,彈簧的長度與拉力成正比。 4. 下列現象中,能用慣性知識來解釋的是( ) A. 離弦的箭還能繼續飛翔 B. 向上拋出的石頭最終落回地面 C. 滑板騎自行車時,你的腳不再推動地面,自行車最終會停下來。 D、自行車下坡時金東方初中,即使不踩踏板,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5、如圖所示,2023年杭州亞運會圖標的四個體育項目,正確分析是( ) A.舉重由抓舉和挺舉兩個階段組成。在這兩個階段,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是相同的。 B、踩著自行車向前加速時,自行車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變小。 C、如果沒有力的作用,足球會逐漸停止。 D. 滑板者在空中時沒有慣性。 6、如圖所示,用細線綁住一塊橡皮,向上擺動,讓橡皮繞著手做均勻的圓周運動。空氣阻力不可忽略,下列物理現象的正確解釋是( ) A. 橡皮的運動狀態沒有改變 B. 橡皮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兩個力的作用 C. 手的拉力細線上的作用是由于手D的彈性變形而引起的。如果所有的力消失,橡皮將繼續做勻速圓周運動。 7.如圖所示,球從某一點開始從靜止狀態下落。垂直放置的彈簧上方的高度。它從a點開始接觸彈簧并被壓縮到b點。 ,球上的彈力等于球的重力。當壓縮到c點時,彈簧最短。忽略空氣阻力,在從a到c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從a點到c點,球運動過程中,球所受的彈力先增大后減小 B.當球在b點,速度最大C。球在c點速度為零,處于平衡狀態D。從a點到c點運動過程中金東方初中,球的速度不斷增加8。如圖圖中,在探索“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讓小車在斜面上從靜止處滑落,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的距離。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同一輛小車從相同高度滑下斜坡網校頭條,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B、實驗中改變水平面粗糙度的理想操作順序是先用木板,然后用棉布,最后用毛巾。 C.本實驗采用理想的實驗方法。 D、行駛中的小車阻力越小,速度下降越慢。 9、“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車輛 道路上設置限速的原因是車速越高,慣性越大。 B、如果汽車突然剎車,頭枕可以保護駕駛員的安全。 C、雨雪天氣在車輪上安裝防滑鏈的目的是增加摩擦力。 D、乘客安全安全帶可以防止汽車突然加速時的慣性力對乘客造成傷害。 10、如圖所示,當人在直路上勻速騎自行車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自行車施加的壓力不是彈力 B.人所受的重力與自行車對人的支撐力是一對平衡力C。自行車所受的重力與地面對自行車的支撐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人與自行車的支撐力 自行車上的壓力是同一個力。 11. 消防員正在訓練爬繩子。如果他以等速垂直向上爬時所受到的摩擦力為f1,以等速垂直下滑時所受到的摩擦力為f2,則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是( ) A、摩擦力 f1 和 f2 都屬于滑動摩擦 B、摩擦力 f1 和 f2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勻速垂直攀爬時,如果握持繩索的力增大,則 f1會變大 D .當勻速垂直下滑時,摩擦力 f2 和消防員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12。在下面的例子中,目的是增加壓力: ( ) A. 使書包帶變寬 B. 使書包帶變寬酸奶吸管一端切成斜角 C. 卡車裝有許多輪子 D. 圖釘帽的面積做大 13. 關于壓力和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壓力越大,壓力越大 B. 壓力方向始終與重力方向一致。 C、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小。 D.壓力在數值上等于單位面積上的壓力。 14. 將底面積相同的實心圓柱體 A 和 B 放置在水平面上。 ,密度比為A:B=1:2,地面壓力比為pA:pB=1:3,則( ) A。它們的高度比為:hA:hB=1:6 B。它們的體積比為:VA:VB=1:3 C.它們的質量比為:mA:mB=1:3 D.它們對地面的壓力比為:FA:FB=2:3 15、探究 在實踐創新比賽中,小明展示了他的“液體壓力演示器”。它的主要部件是一根兩端都有開口的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