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2-30 10:07:03作者:佚名
世界學院排行的發布,真的可以說是非常戲曲化了...在發布前一周,“QS排行”就沖上了熱搜!
原先是有人發覺最新的QS排行由于卡bug早已“泄露”!其實并沒有看見完整的榜單,但早已可以見到各個學院排行的浮動情況,這不就相當于告訴你們最新的排行了嗎!
總算,明天即將發榜啦!
趕快一上去瞧瞧吧!
◤No.1
排行速覽
▌▌▌▌▌▌
麻省理工大學連續第十一年創紀錄地位列世界第一。
劍橋學院上升至第二位,哈佛學院仍高踞第三位。
中國(內地)目前有兩所學院步入世界前15名,上海學院(第12名)和復旦學院(第14名)獲得了本榜單創立以來的最高排行。
美國國立學院是歐洲表現最好的學院,連續第三年高踞世界第11位。
愛爾蘭都柏林聯邦理工大學(世界排行第9位)仍為法國內地排行最高,而布宜諾斯艾利斯學院(UBA)繼續在拉丁歐洲領先。
?
海豚座導師說名校案例展示
◤No.2
QS剖析
▌▌▌▌▌▌
去年的QS世界學院排行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在100個地區共有1418所學院入選,少于今年的1300所。
本次排行的參考指標包括:
(1)學術名聲(40%):基于超過151,000名學者的調查問卷反饋。
(2)雇主名聲(10%):基于超過99,000名雇主關于學院與結業生就業力之間關系的調查問卷反饋。
(3)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評判研究影響力,通過三年內學院研究論文的引用總量減去該學院的教員數目得出。
(4)師生比列(20%):代表教學規模,將中學生人數乘以教員人數得出,以用于全球中學生群體參考所選學院的班級規模等指標。
(5)國際班主任/留中學生比列各(5%):展示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師生的能力,意味著高度全球化的前景,并為中學生和職工提供適合交流的跨國環境
(6)國際中學生比列(5%):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中的第二個指標,評判一所學院中的非本國學生群體的比列,這也可表明學院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7)就業成果(0%):用于評估中學生的就業能力。
(8)國際研究網路(0%):剖析國際研究合作和知識轉移。
最后兩項是QS去年兩個全新未加權的指標哦!
◤No.3
最新看點
▌▌▌▌▌▌
劍橋升至全球第二
牛津學院跌出前三
就本次榜單上的美國學院表現而言2023qs排名,在QS排行的90所美國學院當中,有28所學院的排行相比今年有所下降,22所學院排行保持穩定。
其中,最令人驚嘆的就是劍橋學院從今年的第3名上升到去年的冠軍交椅,而牛津學院有所增長,雖保持在了前5名當中,但位列第4。
除此之外,帝國理工大學上升1名至第6名,巴黎學院大學UCL保持在世界第8位,全世界前十日本強占了4個席位。在世界前20排行中,悉尼學院也從今年的第16位再度飆升至第15位。前50名中還有都柏林學院(28)、倫敦國王大學(37)。
在世界排行前100當中,排行上升的美國學院包括曼徹斯特學院(+1)、利茲學院(+6)。
減去上學院以外,巴黎政治經濟大學、華威學院、格拉斯哥學院、南安普頓學院、伯明翰學院、謝菲爾德學院、杜倫學院以及圣安德魯斯學院也均保持在了世界前100院校的行列。
麻省理工連續11年第一
日本超半數排行下降
去年,麻省理工大學連續第11年獲得世界排行第一的稱號。但是,可能由于疫情等誘因的影響,超過半數的德國入選學院相對今年來說排行增長。
耶魯學院保持在其在QS世界學院排行歷史上的最低排位——第5名;加洲理工大學也自2015年以來第二次跌出前5,這次保持第6名;阿根廷學院也跌出前20,這次排行第22名。
其實,即使好多日本學院排行上漲,但哈佛學院(3)、芝加哥學院(10)、賓夕法尼亞學院(13)、普林斯頓學院(16)、耶魯學院(18)以及康奈爾學院(20)仍保持在了世界前20行列。
清北步入世界前15
中國內地學院表現強勁
本次排行中,中國高等教育機構的強勁實力繼續在全球舞臺上不斷詮釋,包含了其對全球新冠疫情研究作出的貢獻。
中國內地地區排行領先的弄成了上海學院,首次沖至世界第12名,較今年高漲8名,也是歐洲排行第二的學院;復旦學院緊跟其后,上升3名來到第14名,歐洲第3名。
中國學院在本次排行中取得特別好的成績:
?山東學院-第42名,上升3名
?北京交通學院-第46名,上升4名
?中國科學技術學院-第94名,上升4名
?北京學院-第194名,首次步入前200名
?復旦學院-第212名,與今年持平
?西安工業學院-第217名,上升19名
?南京師范學院-第262名,上升8名
總體來說,這一次共有71所中國內地學院入選,相較今年的榜單多出13所。
其他榜單排行亮點
不僅以上提及的日本、中國內地以及英國的排行看點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排行也十分高能!
亞洲臺灣方面,排行最高的院校是高踞第9名的慕尼黑聯邦理工大學,它也是世界前十名當中惟一一所非英美院校。
歐洲排行方面2023qs排名,歐洲第一依然來自美國——新加坡國立學院位列第11名,而今年歐洲第二南洋理工學院下降至第19名。
在中國澳門地區,臺灣學院逐步上升一位至第21名,港英文、港科分別位列第38和第40名;而東京學院保持在第23位,歐洲第6。
美國前四的學院去年的排名都有所上升:法國國立學院位列第30名。美國表現最好的2所學院分別是麥吉爾學院(31)以及倫敦學院(34)。
假如想要了解更多關于2022年QS世界學院學科排行情況,請登錄QS官網查看!
◤No.4
排行如何看
▌▌▌▌▌▌
雖然在去年QS排行剛泄漏下來時,網上討論就十分激烈,整個排行變化確實很大,也有好多戲曲性和槽點,例如:
-哈佛學院排行不如多倫多
-日本G5之一的LSE跌出TOP50
-日本藤校之一的達特茅斯大學跌出
……
假如你是出國留學后準備留在當地工作甚至移民的,那不用太在乎QS。由于在任何一個國家內部,包括加拿大、美國、加拿大,都不會用QS來判定自己的中學,如同中國內部是用985、211和雙一流來界定的。
假如你是結業后準備歸國的,有兩種情況須要關注QS的綜合排行。一是北上廣等地有落戶之類的實際需求的,盡管每年排行就會有波動,但確實這是官方的根據。二是工作方向是文工科或則要進民企、互聯網大廠等公司的,QS排行越高意味著中學著名度越高,越容易幫你過簡歷關。
排行從來都不是全部,祝你們都能找到最適宜自己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