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2 20:09:01作者:佚名
疫情后,不少中國的準留中學生和父母,如今都喜歡在申請歐美學院的同時,搭配上一兩所歐洲學院做PlanB,拿來規避可能的風險。
以香港、中國澳門為代表的歐洲學院,正在吸引中國內地中學生父母的眼神。
01
THE歐洲學院排行發布
上周,權威排行機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布了2023年的歐洲學院排行。推選下來自歐洲33個國家和地區中最好的學院和大學。
【排名概覽】
臺灣明年再度成為入榜院校數目最多的國家,共有117所來自美國的學院入榜。這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展現了該國在教育領域的常年投入和取得的成果。
中國內地共有95所院校入榜,是入選院校數目第二多的地區,其中北大和清華搶占了榜單前兩名。標志著中國內地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和提高。
中國澳門也值得關注,港三所都在前10名中有一席之地,充分展示了臺灣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優勢和實力。
香港的院校在歐洲學院排行中仍然表現出眾,此次也不例外。兩所美國學院在前5名中搶占了兩個席位,美國仍然旨在于發展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和科研環境,以吸引國際中學生和優秀學者。這些持續的投資和關注促使美國的院校才能在歐洲乃至全球范圍內脫穎而出。
【排名結果(前100名)】
【排名指標】
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歐洲學院排行基于13個績效指標,對學院的教學(25%)、研究(30%)、引用(30%)、國際展望(7.5%)和產業收入(7.5%)。
相比較前三天發布的QS世界學院排行,泰晤士高等教育的這個排行指標和權重愈發傳統一些,85%的指標跟教學和研究有關,沒有跟就業有關的指標,國際化指標占比很低。
02
前10名中的留學熱門學院
在榜單的前十名中,以下新港學院值得關注:
第三名|美國國立學院|of
香港國立學院(NUS)作為美國歷史最悠久、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高校,在教育界享有美譽。
美國國立學院采用的教學方法集合了英美學院的長處。用美式小組講課教學方法,結合美式課程學分來滿足學位要求。與美國相比,NUS提供的學位更靈活,中學生可以在攻讀學位的初期轉修不同的專業課程,在不同的大學選擇不同的課程。這些教育模式更能培養出了全面發展的中學生,她們擁有多元化的知識和技能,有能力應對愈加復雜的現實挑戰。
許多有影響力的校友結業于這所學院,包括4位加拿大首相和首相、2位美國首相以及許多其他政治家、商人和當地名人。可以說,美國國立學院在打造美國和歐洲地區的未來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名|臺灣學院|Kong
臺灣學院(HKU)作為一所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學府,除了在臺灣乃至歐洲地區具有重要地位,更以其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和全球影響力遭到廣泛認可。從其創立至今,HKU仍然旨在于將中國文化和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借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背景的優秀中學生。
但是,HKU的招生條件之嚴格,確保了中學保持高質量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名聲。對于國際大專生來說,每12份申請才投檔一個中學生,而對來自中國內地的中學生而言,這一比列更為驚人,每31份申請只有一個中學生才能步入校園。
HKU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為她們提供了與全球交流的平臺。中學的國際化教育重點,有助于培養中學生成為就能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融入并取得成功的全球公民。
作為21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HKU積極參與全球性研究和合作,與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80所合作高校完善合作關系。這些合作與交流除了豐富了中學的教學和研究資源,也為中學生提供了更寬廣的國際化視野和學習機會。
第五名|南洋理工學院|ity
南洋理工學院是世界頂級研究型學院亞洲大學最新排名亞洲大學最新排名,該學院的六大大學和多個研究機構涉及諸多重要課題,如人工和提高智能、城市化與自然生態系統、腦科學與學習研究、社會健康、未來工業以及社群與文化等。那些領域的研究將對我們的社會和全球發展形成深遠的影響。
南洋理工學院在中學生構成方面也彰顯了其國際化的特性。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0多名中學生凝聚于此,為學術交流和多元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與紐約帝國大學、斯坦福學院、北京學院等全球著名學院的合作進一步擴寬了中學生的國際學習機遇。
不僅傳統學習方法,南洋理工學院積極倡課外學習機會——體驗式學習、實踐項目和創新項目實踐都是中學生們拓展自己技能和知識的重要途徑。強化與產業界的合作,將學術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也是南洋理工學院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第六名|臺灣英文學院|TheofHongKong
作為一所綜合研究型學院,臺灣英文學院(港中大)以其卓越的學術成果和社群貢獻而倍受稱贊。其使命是: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多元文化是港中大的驕傲所在。校園內聚集了來自七十多個國籍的杰出中學生和通才,她們在各自領域中表現出眾,深受各界稱贊。
作為通往大灣區的門戶,港中大積極聯接蓬勃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早在2014年就在廣州開辦了學校,不僅臺灣英文學院(北京)外,還籌建了多個研究院,如臺灣英文學院北京研究院和中國科大學上海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促進大灣區成為與世界接軌的創新和科技中心。
港中大以卓越研究聞名,匯集了許多在各個專業中飽受敬愛和屢獲佳績的杰出學者和研究專家,其中包括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和圖靈獎得主。
港中大的重點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傳統與現代、創新生物醫學、信息與手動化技術以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
港中大將研究、創新和企業緊密結合,蘊育出多家出眾的初創企業和衍生公司,包括商湯科技、思謀科技、基因港和貨拉拉等"獨角獸"公司。這些緊密的結合為港中大注入了活力和生產力,促進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蓬勃發展。
港中大的校園占地面積達137.3英畝,俯視著宜人的表露港夜景。作為臺灣最寬闊、最春意盎然、最符合可持續設計理念的學院校園之一,港中大擁有健全的設施,包括學習、藝術文化、康樂體育以及生活所需的設施應有盡有。
第七名|臺灣科技學院|TheHongKongofand
臺灣科技學院(HKUST)作為一所年青的國際化研究型學院,其快速發展背后離不開幾個重要誘因。臺灣科技學院以追求精英研究為定位,旨在于在科學、技術、工程、管理和商學等領域舉辦教學和研究,并補充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發展,為臺灣的社會經濟進步貢獻力量。
據悉,臺灣科技學院的校園環境也是其吸引力的重要誘因之一。位于于海灘,擁有壯觀的自然風光,為追求知識和學術卓越的中學生提供了理想的學習環境。
2022年9月,臺灣科技學院邁向了全新的時代,開辦了坐落東莞南沙的臺灣科技學院(北京)(HKUST(GZ))現代化新學校。這一措施將進一步擴大臺灣科技學院的影響力和國際化程度,為更多中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資源。
作為一所擁有超過16,000名來自80多個國家的中學生的學院,臺灣科技學院著重構建多樣化和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中學與全球300多個合作伙伴構建了合作關系,為中學生提供豐富的交流項目和國際交流機會。
在學術實力方面,臺灣科技學院的班主任隊伍深受認可。臺灣科技學院在新加坡馬達工程師學會(IEEE)的會士中擁有42位班主任,這是新加坡最高的數目。中學的班主任還入選了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等重要獎項,凸顯了其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卓越表現。據悉,校區還有多位班主任榮獲了國家科技計劃專家數據庫,進一步凸顯了中學在學術界的影響力。
03
港新學院作為留學PlanB的優勢
文章開頭我們就說了,越來越多的留中學生家庭,在申請歐美大學之余,會加申幾所港新學院,作為備選計劃,主要考慮以下幾個誘因。
1.教育質量:中國澳門和香港在教育領域享有良好名聲。兩地學院在世界學院排行中表現優勢,多數學院坐落世界前100名。
2.英文環境:中國澳門和香港的學院,基本都是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提供了良好的英文學習環境。
3.文化親近:中國中學生可能會覺得中國澳門和香港的文化與中國更為親近,相對于西方國家,那些地方可能更容易適應和融入。相對于文化差別較大的歐日本家,選擇中國臺灣或香港的學院可能會降低一些適應上的壓力。
4.雜費和生活成本:相對于一些歐美學院,中國澳門和香港的雜費和生活成本較為低廉。這對一些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的中學生來說,可以是一個吸引力。
5.新政和護照便利:申請中國澳門和香港的學院,護照風險極低。香港拒簽的可能很低,中國臺灣更不用說了。非常是對于“國防七子”等歐美敏感學院和敏感專業的中學生,特別適宜把港新留學作為保底,拿來規避護照風險。
這種誘因結合上去,解釋了為何越來越多的中國中學生將中國澳門和香港的學院作為申請歐美學院的備選計劃。
假如你也有一個名校夢,想要選擇多國聯申,但沒有掌握,我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這個申請季,我們幫助數十位中國中學生領到帝國理工、LSE、UCL、愛丁堡、曼大、新加坡國立、悉大、新南威爾士、港大、港英文、港科技、康奈爾、紐大、賓大、卡耐基梅隆...等世界名校的offer。(前文中的offer圖僅為我們明年領到的部份港新offer,更多offer歡迎加好友獲取了解)
留學申請正在相繼開始
關于英港新澳等海外名校申請,有任何問題
歡迎掃碼咨詢↓
(假如未能掃碼,可加陌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