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14 10:21:41作者:佚名
因為疫情等誘因,去年香港的經濟遭到不小的沖擊,勞務市場也發生的不小的波動。下半年經濟漸趨穩定,美國的勞動力也逐步開放。第三季裁員人數持續增長,制造業裁員人數與前一階段相比顯著趨緩。經季度調整后,整體待業率也由6月的2.2%降至9月的2.1%。
降低薪水逼迫人才仍是去年香港急聘市場的主曲調,在人力市場縮緊的情況下,求才如渴的雇主不得不通過增強薪資來吸引職工,與今年香港市場相比新加坡出國勞務,幾個主要行業中有5-15%的薪資下降。
金融人才最吃香
因為美國許多當地的小型基礎建設工程項目和新建住宅工程的舉辦,致使建筑行業蓬勃發展,具有特殊專業知識的工程價錢也因而下降。
據報導,從事兩年或更長時間的項目工程師,年薪最低可達4000元;據悉,市場對把握先進技術的工程師的需求非常旺盛,如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行業的項目總監,若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年薪就不多于6500元。
零售業和餐飲業人員匱乏最嚴重
在香港服務業中,也出現了新趨勢:因為服務人員直接面向顧客的前臺流動較快,一些大企業如建行內部一些專門從事客服工作的部門外包給人力顧問,這樣就節約了時常須要筆試和培訓新顧客服務的麻煩。
問題
但同時也出現問題,好多人盲目地選擇到美國工作:
有的是到了之后才發覺公司實際上沒有工作,而是讓她們自己去別的建筑工地找工作;
還有一些人來香港時得悉這家公司沒有工作可做,她們主要是借公司的名義申請工作許可,并打算非法地在這兒從事打工。
適應環境
根據當地的勞動雇用規定,外國工人在開始工作前必須接受適應性訓練,另外,香港有關勞務法規規定,雇主必須采取舉措幫助新職工適應環境,如給新職工起碼一周的適應期新加坡出國勞務,之后再逐步降低她們的工作量和日光照射的時間;讓新職工每天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安排她們在涼快的時間(下午或接近黃昏)安排工作時間,等等。
香港作為我國老牌的勞務輸出國家,在工資待遇、福利條件或則制度限制上有比較健全,對于想要出國,然而不曉得選擇那里的打工人,香港仍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