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02 10:10:05作者:佚名
單論排行,傳理是很牛,然而中學拉胯。
假如你領到中大和浸會的傳媒offer香港浸會大學,那你不用遲疑,中大走起。
但若果你領到的是城大和浸會,恐怕要苦惱死。
浸會學院在臺灣究竟是個哪些地位?
和臺灣985比那個更好?
就業認可度怎樣?
除傳媒外其他專業值不值得去?
我明天專門談談那些問題。
01.中學介紹
臺灣浸會學院簡稱“浸大”(HKBU),是坐落臺灣九龍的研究型學院,為教資會轄下八所學院之一。
現為京港大學聯盟、粵港澳院校聯盟、滬港大學聯盟成員。
浸會學院前身是臺灣浸信會聯會于1956年創立的臺灣浸會大學,旨在于提供全人教育。
2005年,臺灣浸會學院與南京師范學院在江蘇無錫市完善上海師范學院-臺灣浸會學院聯合國際大學,是首家在大陸合作辦學的港校。
臺灣浸會學院總占地5.66英畝,5.66英畝是主學校的面積大小,另外石門校園也有3英畝的大小,假若將全部學校的面積加上去的話,有接近9英畝的大小。
然而,碩士研究生的朋友通常還會在主學校上課!
位置在九龍塘富人區,聽說趙薇的孩子就在附近念書,中學毗鄰又一城超市,購物娛樂特別便捷。
02.論排行
·綜合排行
港浸會,1956年成立到如今,60多年的歷史。
單論綜排,QS287,妥妥的臺灣八大里面的六弟。
不過浸會做為一個大型工科大學,靠傳媒和中醫藥2個專業頂起了排行,能擠進前三百早已很抗造了,你得寬恕它。
縱向對比臺灣的綜合高校,絕對能甩多數985一整條長安街。
·專業排行
去年的專排有點意外,中大、港大、城市學院都在榜上,但QS前50沒見著浸會學院的影子。
不過傳理大學的影響力還是在的,原先的“全球十大新聞傳媒大學”、“亞洲第一傳媒大學”、“香港新聞界的黃埔警校”,一時半會消退不了。
03.論申請難度
先說專業,傳理大學作為浸會招生的扛把子,肯定值得講一下。其實口碑不錯,而且申請難度上來講,確實是高于港大、港英文以及港城市的。
這是我去年搜集到的浸會學院和其它三所港校傳媒專業收到offer中學生的背景信息。
臺灣浸會學院傳播學投檔案例
臺灣浸會學院傳播學投檔案例
更多投檔案例須要私我:臺灣浸會學院offer匯總
臺灣學院、香港英文學院部份傳媒投檔案例
投檔難度上,浸會對于中學生的專科高校背景更寬容一些,對你是不是雙非沒這么的在乎,GPA也有80出頭申到的,但她很在乎你的實踐背景。
港英文、港城市,特別看重你的專科高校背景。
標配基本是985/211+GPA85+托福7。
假如你實習超豐富,而且專科中學差的一批,或則GPA拉胯,建議你注重申請浸會,文書放大你的經驗以及你的職業規劃要描述好了,若果你還有點作品,大大的加分;
假如你專科高校很抗打,實踐幾乎沒有,申請港中和港城市,理論型高校很喜歡中學霸;其實,假如你硬件軟件樣樣牛批,那你閉著眼申請,隨便翻牌子!
臺灣學院我要注重講一下,港大20年之前是只有新聞學,是臺灣第一個開辦此專業的中學,在國際上著名度很高,港校院校的傳媒專業中港大新聞學的外國人最多,會占一半。專業傾向于投檔有傳媒工作經驗的,最好有國外一線媒體實習或工作的經驗。
21屆時侯新開了傳媒文化和創意城市,說是新開,雖然是在之前的兼讀制基礎上降低了全日制,仍然是優先有工作經驗的中學生,按照我統計的投檔數據來看,招臺灣中學生的數目十分少,個位數。
22屆降低了創意傳播,教育、文學、語言學、電影、視頻、媒體和文化研究、文學、美術、法律、醫學、建筑背景的中學生都可以申請,雖然和傳媒關系不算太大,是培養中學生的創新和創造力的。
總體來講,假如你是有長時間工作經驗的中學生,我是建議你申請港大的,假如是應屆生就不建議了。
04.論中學實力
·優勢學科
浸會學院比較好的專業主要是:傳媒、中醫藥。
雖然摒棄排行,我對浸會的傳媒專業還是很認可的,這個專業的老師不全是純粹的學術出身,很多有幾六年資深經歷的記者或臺灣傳媒屆的大牛。
八十年代ChinaDaily首席記者出身、威斯康辛麥迪遜博士的郭中實院士,前明報助理總編、廣受愛戴的張少威老師,以及在各大4A、名企任高管的part-time們。
這樣資源配備,會用大量真實的案例告訴你哪些是真正的傳媒生態,假如你會例假,這么你能接觸到好多走入傳媒行業的資源。
我認為這樣的配置,更適宜就業為目標的讀研。
不過,浸會不僅傳媒以外,中醫藥大學是臺灣所有學院里開設歷史最悠久、科研成績最牛的大學,其實,也是惟一一個有中醫藥大學的分校。沒有一個學西醫的不申請浸會的吧?
·師資力量
中學全職教學人員達863人,兼職教學人員達890人;全職非教學人員達2086人,兼職非教學人員有150人。
·硬件設施
臺灣浸會學院共有八個大學,分別是文大學、工商管理大學、中醫藥大學、傳理大學、繼續教育大學、理大學、社會科大學和視覺藝術院。
校區建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是環境與生物剖析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臺灣浸會學院)和物理生物傳感器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學院)臺灣浸會學院分室。
據悉,還有18個研究所和26個研究中心。在不同專業領域發展優勢,并積極拓展跨學教研究。臺灣浸會學院圖書館數目不多,而且圖書館藏書豐富,共冊。
05.論結業出路
臺灣浸會學院結業生的就業率約為97.6%,平均工資在21.4萬港元,約17.4萬人民幣,和北京學院結業生起薪(17.83億元)相仿。
臺灣結業生就業情況
·留港傳媒業就業
假如你要留港,那請你把國語當作一門選修課。
傳媒專業在臺灣找個工作是不難的,難的是找個高薪一點的工作。
譚仔二哥拉面店的洗碗姐姐薪水都有1w,而且你在港做紙媒的薪水和姐姐也差不多。
不過如今選擇在臺灣創業的一些自媒體公司也不錯,但總體來講,不如內地。
雖然留港,我們剛去臺灣時侯,情人眼中出西施,一個班80%的人都想留港,但真正到了找工作時侯,戀愛步入平靜期,西施立刻變東施了。
住房窄小,生活成本高,安家置業遙遙無期,語言不通找工作難,都成了勸退的理由。最終留下的,個位數。
·回臺灣傳媒業就業
現今臺灣自媒體紅彤彤火火的,往屆中學生有去各演員工作室的,有去愛奇藝、小紅書、字節快手的,也有自己創業搞抖音搞得風生水起的。
廣州是文化中心,機會多香港浸會大學,房屋大,訂餐便捷,薪水不低,就能天天見毛父親,不香嗎??
·讀博
新加坡的講課型碩士不管是回大陸考博還是申請海外讀博都是可以的。
1)回大陸考博
只要是海外正規學院的碩士學位,都可以根據正常的流程來申請博士,而且英港的結業證通常要寫完論文的第二年年初甚至更晚才會拿得到,加上中間的留服認證時間,根本趕不上結業當初的報考時間(8/9月份),只能第二年再報考。簡單來說,就是你結業之后必須gap一年才會考博,由于時間趕不及。
大陸讀博有兩種形式:
須要自己聯系導師,主要看中學生的專科/研究生校區背景和績點,語言要求托福7+/雅思100+(通常情況下),做過哪些科研項目(主持或則參與),發表過哪些核心文章(清華英文核心文章獨立發表兩篇以上,或則CSSCI來源核心刊物一篇)。
跟考研差不多,也是初試+復試的方式。初試專業課+英語,復試則主要看學術刊物發表情況,以及大專研究生的論文。
2)申請海外讀博
假如你是通過當跳板讀博的,那死命刷績點,寫好你每位選修課的paper。
申請博士還是有難度的,所以進去就開始選你的碩導,選中以后,開始瘋狂刷臉,倘若能讓院長帶你寫一個論文更好,后期申請可以直接當rp(研究計劃)用。
假如直申博失敗,可以曲線救國,先做Ra(研究主力),后續轉PHD(博士)。Ra的待遇也不錯,年薪基本1.2w以上是有的。
06.論選擇
假如你拿的是浸會的傳媒offer,那你不用遲疑,放心大膽來,除非你拿了港塘沽英文,否則沒哪些好遲疑的。
至于城市學院,它的排名都快趕上港英文了,并且在你心中,它有港英文的份量重嗎?傳媒也是一樣的。
假如你是其他專業,專科不行,想通過考研考上985甚至是211都難度極大的,那我強烈建議你選擇申請臺灣浸會學院。
相比你雙非專科,HR對留中學生更看得上眼,這是事實,哪怕它是浸會。只要你不是個咸魚,讀完就會比你專科結業出路要多得多。
有掌握考得上985研究生的,或則是你之后想做學術做研究,想繼續讀博深造的,選大陸985。
新加坡的學院講課型碩士是以就業為導向,一年的時間基本上都在上課,給到你做研究的時間和機會甚少;而大陸的兩年碩,一年課程+一年項目+一年論文,節奏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