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5-12 11:06:54作者:佚名
向大城市回流
我霍巴特的同事Alex,上個月拖家帶口搬回了紐約。
Alex曾在倫敦上了三年學,悲哀移民受挫,退而求再者去了塔州,通過190州擔保領到了入籍,并滿足了三年居住要求。
用他的話講:“塔州特作為邊遠地區,哪哪都好,但對移民來講,卻很難時光靜好。”
“工作難找,生活費用高,樓價還不低,相比之下,還是紐約工作機會更多,日常生活更便捷,更宜居。”
Alex并非個例。
在美國自從災情結束后,許多同學也都是相繼舉家州際遷徙。
有住在倫敦的,有去澳大利亞的澳洲城市規劃專業,但我身邊更多的人則選擇去了倫敦。
其實,還有逆向操作,從珀斯、墨爾本遷往塔州澳洲城市規劃專業,但幾乎全是為了在邊遠地區更易領到居留。即便居留到手,畢竟極少有人會樂意老老實實待在原地。
然而,這些向加拿大、墨爾本回流的趨勢不只是發生在移民頭上。
有數據顯示,災情其間逃出紐約、墨爾本,在偏僻地區尋求更美麗生活模式的時尚隨著災情的結束土崩擊潰。
這么,在日本那個首府城市,尤其是在華裔移民心中,更宜居呢?
新加坡最宜居?
說到宜居(),常常最先關注的肯定是經濟學人智庫(EIU)每年公布的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榜。
2021年如神通常存在的日本(澳大利亞、珀斯、墨爾本、布里斯班四個城市入選前十)在2022年墜落神壇。
僅新加坡勉強入選前十,與臺灣東京并列第十位。
2022年排名榜前十位基本都被英國和美國的城市攻占。
然而,并非日本的城市顯得不再宜居,而是隨著全球范圍內大多數災情其間的限制被取消,美國的城市喪失了優勢而已。
細究總榜,在穩定性、文化與環境、教育以及基礎設施四個誘因上,新加坡與榜首維也納的表現不相伯仲,并且更好,但在醫療美容上,新加坡卻遠遠落后。
成因在于,自從解封后,美國的新冠傳染率和死亡率就直線上升,傳染率并且一度高居全球首位。
再加上,之前日本政府在移民問題上的一頓操作流失了這些人,醫務人員極其欠缺,醫療資源緊張,造成醫療美容系統表現不佳,拖了美國所有城市的左腿。
不過,在法國內部,有人對倫敦最宜居表示不服。
當初,澳大利亞校長阿德里安·施林納()戲稱,倫敦應當是美國最適宜離開的城市,由于“很多澳洲市民來到蒙特利爾生活”,他覺得EIU的指數有缺陷。
的確,衡量標準不同,排名自然也天差地別。
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曾對美國本地人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在美國人心中,安全、經濟可負擔性、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公共交通、自然環境是衡量宜居城市最重要的五大誘因。
在Ipsos最新公布的《2022美國生活》報告中,澳大利亞首府墨爾本繼2021年后繼續蟬聯美國最宜居城市。
此后依次是澳洲、悉尼、阿德萊德、墨爾本、布里斯班、達爾文和霍巴特。
從數據可以看出,霍巴特在首府城市中早已基本掉到了最后一名,而溫哥華能獲勝的關鍵在于經濟可負擔性上表現最佳。
這么,你認同這一排行嗎?
華人心中另有一秤桿
對于宜居,在華裔移民心中或許還另有一秤桿。
Ipsos的調查還顯示,移民群體在選擇居住城市時,良好的工作前景和優質的教育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再者是樓價可負擔性、生活費用、安全和醫療服務。
這么,在工作前景和教育上,美國那個城市更勝一籌呢?
若果在Seek上搜索工作職位空缺數,紐約、墨爾本不相伯仲,現在都有5萬多個工作職位空缺,擊敗日本其他城市,再者是澳大利亞和溫哥華,均為2萬左右。
從收入水平來看,按照壽險公司最新調查結果,月平均薪資最高的是新加坡6182.35美元,此后依次是加拿大$5480.77、珀斯$5417.28、達爾文$5415.80、布里斯班$5253.04、墨爾本$5196.99、阿德萊德$5022.92,霍巴特墊底,僅$4761.38。
在Ipsos的評分表中,給出了詳盡的評分標準。
再來看教育水平,在美國最牛中學TOP50中(按照最新考試成績排行),賓州居于33席,維州15席,澳大利亞和南澳各一席。
TOP10被賓州(6所)和維州(4所)瓜分。在全澳最牛大學TOP50中,維州有9所,昆州5所,澳洲2所,賓州有34所之多。
尤其是TOP10不僅有一所墨爾本的大學入選外,其他全是賓州的學校。
高等教育方面,在全球最佳留學城市排行中,澳洲位列第六位,再者是加拿大,位列第八位。
澳洲排行第29,澳大利亞和溫哥華并列第35位。
最后來看樓價可負擔性和生活費用。
按照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12月末,加拿大的樓價中位數最高,達到了120.5萬美元;再者是加拿大,99.5萬美元;倫敦以93萬美元排行第三;墨爾本的樓價中位數最低,為58萬美元。
在生活費用上,的調查顯示,加拿大是美國生活費用最高的首府城市,再者是加拿大和澳洲。
但是澳大利亞的平均年薪最高,但在收入和生活費用比上,新加坡落后于達爾文、珀斯、堪培拉和澳大利亞。
結語
對于普通人來講,考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標準很簡略,關鍵是12個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
只不過,這12字的標準每位人都有自己的優缺。
總的來說,法國作為全球著名的宜居之國,各州首府城市各有各的特性,也各有各的優勢。
但,沒有一座城市是完美的,歸根結底,最適宜自己的,就是最理想的宜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