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10 16:15:57作者:佚名
一、學校簡介
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工程首批試點高校之一。 目前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會計學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擁有工商管理、統計學一級學科2023年燕京理工學院錄取分數線(2023-2024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濟信息管理等二級學科。 、跨國公司管理交叉學科等北京市重點學科; 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等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統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3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MBA等1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形成了以經濟、管理、法學為核心的特色鮮明的中國金融機構。 主要是文、理、工、教育、哲學等學科融為一體、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學院簡介
經濟學是財經類大學的基礎。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學科是在1952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經濟系合并的基礎上開始發展的。陳岱蓀等老一代經濟學家為學校經濟學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涌現出劉光地、孫開勇、文謙、侯榮華、王克敬等一批著名經濟學家,他們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4年,經濟管理系正式成立。 在侯榮華、金哲松、趙麗芬等歷屆領導人的帶領下,經濟學學科取得了長足發展。 2000年,在經濟管理系的基礎上成立經濟系,開辟了經濟學學科全面發展的探索道路。 2003年,經濟系與經濟管理系國民經濟管理專業合并成立經濟學院,是中央財經大學實行學院制以來設立的第一批學院。
招生學校:經濟學院
招生專業:西方經濟學()
3. 考試科目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 (1)
303 數學 (3)
801 經濟學
研究方向:
01.微觀經濟理論與政策
02.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
03.制度經濟學研究
4.新相旭推薦參考書
801 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美】N.格雷戈里·曼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10版)
《微觀經濟學:現代視角》【美】哈爾·R·瓦里安著,費方宇等譯,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版)
?《政治經濟學》龐金菊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版)
五、2023年復試成績
經濟學專業:政治48、英語I 48、數學72、專業課72、總分346
復試規則
(一)基本要求
1、根據教育部相關要求,我校根據生源考試情況、培養要求和招生計劃安排,確定復試分數線。 達到相應分數線的考生有資格參加復試。 具體分數線見附件。 除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簡稱重點計劃)沒有單科分數線外,其他計劃均遵循國家單科分數線。
我校復試采取間隙復試方式。 復試比例為:碩士學位約120%,初試不修專業課程的會計、審計、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等專業碩士學位約150%,約其他專業碩士學位130%。 %。
2.同一專業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即相同的申請條件、相同的考試科目、相同的分數線和錄取標準、相同的組織管理機制和工作流程。
3、所有擬錄取考生均須通過資格審查、復試和體檢(擬錄取、推薦、免試考生體檢應與擬錄取考生同時進行)。
4、參加我校MBA、公共管理專業提前面試并獲得相應資格的考生,還需按照本辦法進行體檢并附加政治理論考試。 除另有說明外,本辦法適用于其他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考生。
五、根據我校在線學生整體情況,今年我校各專業不再接受轉學復試考生。 未進入復試或復試未錄取且符合教育部規定的調整基本條件的考生,可在“全國碩士招生調整服務系統”中查詢調整信息,并提出申請和調劑。根據需要自行處理調整事宜。
(二)復試內容及評分方法
一、復試內容及評分方法
復試包括資格審查、職業素質評估、職業能力筆試、職業潛力面試、外語聽說測試。 此外,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還需要額外修讀與所申請專業相關的本科課程。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審計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還需額外參加政治理論考試。 資格審查、職業能力筆試、職業潛力面試、外語聽說測試及附加測試均采用線下考核方式。
(一)資格審查工作由學院資格審查工作組完成,根據考生提交的材料(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材料)進行審查,按兩級評分方法,即合格與不合格。 及格得60分,不及格得0分。
(二)專業質量評估由學院復試工作組根據《2023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專業質量評估表》及考生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進行評估,包括考生的學習狀況大學成績及復試前相關實習、工作情況。 、發表論文、參與研究項目等。專業素質考核采用評分方式。
(三)專業能力筆試由研究生院組織,按照《招生細則》公布的復試筆試科目進行。 參考書是《招生細則》中各招生專業對應的參考書。 測試時間為2小時。 職業能力筆試采用計分法進行評分。
(四)專業潛力面試由學院復試工作組組織。 面試必須區分碩士研究生和專業碩士研究生。 職業潛力面試采用評分方式進行評分。 對于碩士研究生,專業潛力面試包括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學術創新精神和能力、職業興趣和素質三個考核項目。 對于碩士研究生,專業潛力面試包括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實踐創新精神與能力、職業興趣與素質三個考核項目。 學院需要區分不同的招生類型。 根據以上列出的考核項目,結合專業特點和培養要求,制定學院專業潛力面試考核指標體系,制定各部分的評分比例,細化各考核項目的具體維度,并制定各維度的評分標準。明確了不同分數段的評分標準和依據。 學院復試工作組需提前建立面試題庫。 問題設計應充分考慮學院的專業潛力面試評估指標體系。 問題類型和內容需要綜合評估考生職業潛力的各個維度。 每位候選人的職業潛力面試將持續不少于15分鐘。
(五)外語聽說考試由學院復試工作組組織。 它重點測試考生的外語交流能力。 主要測試發音的正確性、語言使用的準確性、流暢性、理解和判斷能力等。本次測試以考試老師與考生問答或對話的形式進行。 每名考生的外語聽說考試時間不少于5分鐘。 外語聽說考試采用計分法進行評分。
(六)補考由學院復試工作組組織。 同等學歷補充考試的考核內容不得與初試相同。 附加考試方式以專業筆試為主,時間原則上不少于60分鐘,滿分100分。 同等學歷附加考試和政治理論附加考試成績按及格或不及格計算。 成績在60分以上為合格,低于60分為合格。
視為不合格。
2、復試成績的評分方法
復試總分為100分,計算公式為:復試總分=職業素質考核分數+職業能力筆試分數×0.5+職業潛力面試分數×0.4+外語聽說考試分數。 職業素質考核滿分5分,職業能力筆試滿分100分,職業潛力面試滿分100分,外語聽說考試滿分5分。 職業素質評估、職業潛力面試、外語聽說測試每位專家評價的最低評分單位為0.1分。 除學院在作文規則中另有規定外,上述三項考核的最終成績均為專家評定成績的平均分,四舍五入至小數點后兩位。 復試總成績四舍五入至小數點后兩位。 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經學校領導小組審核后可以增加復試內容考核項目并調整評分方式。
(三)復審組織
復試由學校統籌,學院組織實施。智慧校園建設中心統籌面試教室的視頻監控和網絡安全。 物流服務產業集團、華金資產(運營)有限公司負責復試場地的通風和清潔消毒。 校醫院負責公共消毒用品及相關考生的保障。 、員工醫療保險
障礙。 學院負責復試具體實施,嚴格執行“兩個識別”(人臉識別、人證識別)和“三隨機”(隨機確定考生順序、隨機確定復試順序)的程序。考試組成員,并隨機抽取復試題)。 加強考生身份審核2023年燕京理工學院錄取分數線(2023-2024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特別是申請特殊項目、申請加分等的考生須與學校簽署《誠信復試承諾書》并在資格審核時提交,確保提交的材料真實真實有效,并在整個復審過程中堅持誠信。 考生須在學院規定的時間出示身份證件參加復試。 在本專業或專業招生計劃復試完成前,不得公開試題信息。 如有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取消其復試成績。
(四)招生工作
一、總分計算方法
研究生院通過加權計算考生初試和復試的總成績,得出考生的總成績。
碩士學位考生總分為600分,計算公式為:總成績=初試總成績×0.6+復試總成績×3。
稅務、資產評估、金融、電子信息、法律(非法律)、法學(法學)、新聞傳播、藝術、保險、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體育、國際商務、翻譯、應用統計學、漢語國際碩士學歷 考生總分為600分,計算公式為:總成績=初試總分×0.6+復試總分×3。會計、審計、工程管理600分。 計算公式為:總成績=初試總成績×1.2+復試總成績×2.4。
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總分計分辦法按照學院制定并經學校領導班子審查批準的相關專業復試實施細則執行。 除學院另有規定外,總分計分方法與工程管理專業相同。
會計、審計、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等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和碩士學位考生在計算總分時還須乘以附加考試的權重。 如果未通過同等學力附加考試或政治理論附加考試,附加考試權重為0,如果全部通過附加考試,附加考試權重為1。
7.回顧經驗
801分為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我用辛香旭的教材瘋狂背政治經濟學。 事實上,西方經濟學部分這幾年逐漸變難了,但還是比較基礎的,沒有太多的旁題,對不同專業的考生也比較友好。 如果實在無法自學,可以報名辛香旭的一對一輔導。 ,跟著老師學,少走很多彎路。 參考書是范連和曼昆的,有點難。 如果不懂的話可以先看高紅葉打基礎。 論文題目量較大,需要非常熟練地掌握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因此,你還需要有扎實的專業課程基礎,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專業課的復習重點是三點。 首先是了解并構建自己的學科知識框架; 二是記憶和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概念; 三是運用和練習自己的理論分析能力和答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