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14 14:09:39作者:佚名
通訊工程(專科)學制四年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簡介:通訊工程專業是信息通訊行業人才培養的主要支撐專業,涉及電子電路、信號處理、計算機軟硬件及通訊技術。本專業設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魯東學院”ICT人才培養實踐基地,依托華為“固網通訊”和“移動通訊”兩大企業級實驗室,開辦“移動通訊技術”和“光纖通訊技術”兩個特色專業方向,建立“理論講課-虛擬實驗-實境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新模式。未來的通訊工程專業將以5G和人工智能為背景,與物聯網工程、機器人工程等專業交叉融合、協調發展,在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等場景的5G聯通通訊技術應用上進行深入研究和適用性課程講授,培養信息通訊行業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質量工程應用型人才。
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浙江、輻射全省,堅持為區域信息基礎建設、新經濟、新動能服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創新與團隊合作精神,具備社會責任感和國際交流能力,具備綜合應用自然科學和通訊工程領域專業基礎知識舉辦通訊工程相關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剖析、系統設計與項目管理能力,還能從事通訊工程以及相關領域中系統、設備和元件的設計、開發、制造、應用、維護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本專業中學生在結業后5年左右時間內預期達到以下目標:
培養目標1:才能熟練運用學科專業知識、跟蹤通訊領域技術發展、解決通訊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
培養目標2:能否適應獨立和團隊工作環境,具備工程應用創新能力,達到信息通訊領域相關行業工程師執業水平,具備較強的行業競爭力。
培養目標3: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良好的人文修養、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在工程實踐中嚴守倫理準則、遵守職業道德。
培養目標4:具有良好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多專業綜合視野,能在通訊工程及相關領域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培養目標5:具備一定工程領導力,才能在聯通通訊和光纖通訊相關領域從事技術負責與管理等工作。
結業要求:
本專業中學生結業時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工程知識:能否將物理、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和通訊工程的專業知識用于解決通訊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
2.問題剖析:能否應用物理、物理、電子科學和通訊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辨識、表達和剖析通訊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通訊工程專業,能通過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研究剖析復雜工程問題獲得有效推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才能針對通訊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給定功能需求、性能指標的系統或功能單元,并在設計工作中具備創新能力,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環境等誘因。
4.研究:才能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式對通訊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推論。
5.使用現代工具:才能針對通訊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對復雜工程進行預測與模擬,并才能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才能基于通訊與信息領域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剖析,評價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當的責任。
7.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才能理解和評價針對通訊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質、社會責任感,身心健康通訊工程專業,還能在通訊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循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個人與團隊:能否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當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溝通:針對信息通訊領域中復雜工程問題,才能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抒發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才能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把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式,并才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終生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主干課程:電路剖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通信電子電路、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數字訊號處理、現代聯通通訊、移動通訊網路規劃、光傳輸網路技術、寬帶光接入網技術等。
結業去向:可從事無線通訊、智能儀器及應用電子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和設計,在通訊營運商、通信設備開發商、生產商、科研院所等從事技術管理類工作。近幾年結業生就業單位集中在中國聯通通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電子集團、深圳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近兩年本專業中學生考研率均在30%以上,優秀結業生報考211、985院校攻讀訊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訊工程等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