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31 11:14:00作者:佚名
南方工業學院創立于1946年,前身是國立北平中級工業職業中學,1985年改名為南方工業學院,1998年9月起以天津市管理為主。歷經七六年風雨蒼涼,逐漸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文理兼融,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培養層次的多科性高等學府。校區坐落北京城西,東接三環,北倚西山中國北方理工學院,占地面積近500畝,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校園整潔典雅,風景宜人,綠化面積超過50%,是廣州市十佳美麗校園之一。中學在校生15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專科生1000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中學生3000余人,留中學生600余人。班主任千余名,擁有雙聘教授1名,國家“千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5名,全省優秀班主任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上海市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獲得上海省級優秀班主任及教育工作者嘉獎、教學名師稱號近50余人次。獲準天津省級高層次人才項目200余項。擁有上海省級學術創新團隊、優秀教學團隊等23個“因材施教,素養為先,全面發展”是中學的育人特色。中學推行彈性學分制,構建了“分層教學、分流培養、分類成才”的培養體系,充分滿足中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個性化成才的須要。中學確立了以提升中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就業能力與科技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理念。
中學是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院校。中學具有碩士研究生免試推薦資格和高水平棒排球運動員招收資格。中學設有12個大學、20個系、43個??茖I,囊括理、工、文、經、管、法、藝七大學科門類。中學建有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囊括57個二級學科),15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中學建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上海市一流專業1個,上海市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7個。中學建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6個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廳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中學科研工作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主動服務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充分注重科技創新,在高新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及其產業化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中國北方理工學院,在一些領域產生了比較優勢。近些年來,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魯迅文學獎1項,省局級獎勵50多項。中學是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重要基地院校。中學堅持創新驅動,促使校企結合,構建了創新創業基地,構建了“首都世界城市順暢交通”、“軍民融合智能武器”、“機器人”、“海綿城市與地下空間”等多個協同創新中心或研究院。
中學文化底蘊深厚,蘊育了“敦品勵學,才德并懋”的校訓,樹立了“嚴肅,嚴格,嚴謹”的學風,產生了以“專業精神,人文精神,進取精神”為主旨的中學精神。中學是上海市第一家“文明校園”,建有全省理工科高校第一所藝術館,是國家和上海市學院生文化素養教育基地,連續5次獲評“首都文明單位”。中學舉辦的中學生文化、藝術、科學、體育四大節已揚棄30年,成為校園文化品牌。中學開全省院校之先河成立了中學形象辨識系統(UIS),校園文化全方位、多角度融入校園生活。中學面向全省27個省(市、區)招生,招生地區均步入當地??浦攸c批次。中學推行“OYTF——我要騰飛”大學生成長成才系列計劃,改善中學生心智模式,著重構建優良校風。中學生在全省和上海市各種重大大賽中屢創殊榮,每年有千余人次獲得各種獎勵;學院英文四級首次通過率連續多年遠超廣州地區院校平均水平;??平Y業生就業率居于上海院校平均水平之上;大專生國外外升學率超過30%。中學大力推動開放辦學戰略,不斷拓展國際相處的廣度和深度。中學已同世界27個國家(地區)的60多所院校構建了校際合作關系。中學開辦了國際大學,大力舉辦教學科研、師生交流、聯合培養等多種方式的合作交流。現在,中學每年抽調300余名中學生赴美、歐、日、韓等國院校學習,吸引了55個國家的600余名外國留學生來校常年學習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