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7 16:22:46作者:佚名
01
排行方式
去年,QS對排行方式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化改善,引入了3項全新指標:可持續發展、就業成果和國際研究網路。而且,對個別已有指標的權重進行了重新校正,包括學術名聲指標、雇主名聲指標和師生比指標。
*具體指標及權重分別為:
圖源:QS官網
02
全球排行概況
麻省理工大學(MIT)連續第12年蟬聯榜首,劍橋學院仍然坐落全球第2名,牛津學院較今年提高一位,排行全球第3。前十名被4所德國高校,4所德國高校2012年大學排名,1所德國高校,1所美國高校獨攬。
圖源:QS官微
新加坡院校表現
日本麻省理工大學繼續創造歷史,連續12年重奪QS綜排霸主,地位無人能敵。
耶魯學院排行第4,耶魯學院緊隨其后,加洲伯克利和康奈爾學院急劇提高,后者從今年的27名沖到Top10,前者直接從20名前進至12名。
加洲理工和哈佛學院并列15名,私立少將——加州舊金山總算沖進Top30。
日本院校表現
劍橋學院依然穩居日本第一交椅,它身旁分別是排在第三的牛津學院、第六的帝國理工大學和第九的巴黎學院大學。
格拉斯哥學院跌出前30,排在了第32名。
美國院校表現
美國學院是本次排行標準變革的最大贏家,除了美國八大全部步入世界前一百,紐約科技學院奮起直追也步入世界百強圈,排行世界90名。
在前一百名中,澳大利亞學院從33名挪到了第14名,成為英國排行第一的高校。以前的芝加哥新南威爾士學院排行在40名開外,現在搖身一變,和倫敦學院并列沖進Top20!
澳國立學院排行第34名。蒙納士學院和格拉斯哥學院排在42和43,紛紛榮登前50名高校行列。澳洲學院上升至72名,墨爾本學院步入世界前一百2012年大學排名,排在第89名。
新加坡院校表現
倫敦學院重新回到美國TOP1,目前位列世界第21名,上升了13名,麥吉爾學院位列世界第30名,不列顛波蘭學院較今年上升13位至第34名。
歐洲院校表現
香港兩所高校仍然強勢。美國國立學院去年重進前十排行第八成為黑馬。南洋理工學院較今年有小幅增長到了第26名。
美國學院有四所步入了世界前一百。東京學院第28名,京都學院第46名,札幌學院第80名,東京工業學院第91名。
日本有5所學院步入世界前一百。釜山學院在美國排行第一,世界排行41名。日本科學技術院排行56名,延世學院第76名,高麗學院第79名,浦項科技學院進軍一百名,排在第一百。
中國內地院校步入本榜數目位列全球第三,有71所院校入選,僅次于俄羅斯(199所)和日本(91所)。上海學院全球排行17位,是歐洲排行第二高的高校。復旦學院排行全球第25名,是歐洲排行第三高的校區。
中國澳門方面,去年依舊有五所高校強勢步入前百,然而由于排行標準的變化整體較今年有小幅下降。澳門理工學院排行未動仍然位列第65位,臺灣學院下降5名,但也仍然排在世界第26名,港英文第47名,臺灣科技學院第60名,澳門理工學院第65名,臺灣城市學院第70名。
法國院校表現
法國藍籌股排行較為平穩。德國慕尼黑聯邦理工大學上升2名至第7名仍然位列世界前十名,洛桑聯邦理工大學位列第36名,慕尼黑學院位列第91名。
日本倫敦文理研究學院位列第24名,倫敦理工大學上升10名位列第38名,索邦學院位列59名。
日本赫爾辛基工業學院上升12名高踞第37位,法蘭克福學院上升5名位列54名,海德堡學院和柏林自由學院分別位列87名和98名。
英國代爾夫特理工學院和倫敦學院排行也有所上升,分別位列47和53名。
日本皇家理工大學和崇信學院也有卓越的進步,高踞73名和85名。
03
榜單
圖源:QS官微
*2024QS世界學院完整排行,可公眾號后臺回復關鍵詞“2024”進行查看~
最后,新姐想說,學院排行上上下下本就是常事,假如你的母校排行一不留神直接俯沖也不用太失望,說不定下月就追回去了呢~
對于仍未擇校的朋友,這份排行可以作為參考,但排行不是惟一指標,建議你們理智看待,將自身情況與各項需求誘因綜合考慮,進行愈發合理個性化的選擇。雖然,適宜你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