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8-19 14:05:58作者:佚名
為了接受更國際化的高等教育,這些香港中學生會選擇去臺灣讀中學,臺灣中學、香港英文中學、香港工科學院等學院在香港的著名度頗高。去年開學季,臺灣各私立大學總計迎來1500名香港新生前來攻讀碩士。而臺灣對面的另一個特區——澳門,其實是大多數香港中學生眼里的求學“小透明”,極少有人留意到這座面積僅32.8平方英里的城市,居然接納了比臺灣更多的香港中學生。
眾多專業名氣雄厚
現在,香港大學結業生可以就讀的香港大學有6所,分別為香港中學、澳門科技學院、澳門工科大學、旅冬令營院、澳門月湖護理學校和香港城市學院。據香港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的統計數據,2016年,上述6所大學在香港招收碩士生約3000名。
按照規定,考取香港大學的師生應當大學結業,且出席中考。以2017年為例,師生需在5月至6月末間通過網上報考的形式申請香港大學。香港大學投檔會參照各地碩士各批次分數線,擇優投檔,部份專業需筆試。香港大學在香港招生屬單獨招生,不占用考生中考志愿。若同時被香港大學和香港中學投檔,可以自由選擇其中一方就讀。香港教育與青年局的數據顯示,2016/2017學年共有659名會考成績一本線以上的香港中學生來香港升學,而該學年獲取錄香港中學生,99.5%的成績在專科線或以上。
結業于香港科技學院的梁老師告訴《環球晚報》記者,香港大學普遍比較“年輕”,且學院規模有限,但有不少著名專業。近些年來,財會是香港中學最熱的專業之一,該校財會專業選用與國際接軌的用書,且其結業生可以在國際注冊財會師(ACCA)的14門考試中斬獲9門免考的資格。因而,澳會議計專業近些年的招生分數都要高出一本線100多分。之外,澳大的微電子專業也排在世界前列。
香港中學生考取香港科技學院的熱門專業是公商管理和飯店管理,香港工科學校最受歡迎的則是財會和電子商務。之外,旅冬令營院的旅游和飯店管理類專業,排行歐洲第二。梁老師還補充說澳門大學研究生學費,因為歷史緣由,香港各大學的英語專業都很不錯。而賭場管理專業即使聽起來很有“錢途”,但因為賭場在香港并不合法,香港中學生結業后也不能在香港工作,所以選擇的中學生甚少。
傳統與國際化糅合
但是香港大學的全球排行并不突出,不及臺灣和大陸的名校。但在接受《環球晚報》采訪時,多名在香港就讀的香港中學生都表示,香港大學所提供的國際化平臺是最大的收獲。
在香港中學就讀碩士的何老師告訴《環球晚報》記者,澳大絕大部份課程是數學講課,編寫學術論文也參照國際標準。同學對待學術非常縝密。何老師親眼見過極某些來“混”的香港中學生,在收到3封警告信后被責令轉學。
香港大學的師資特別國際化。以香港中學為例,其600多名班主任基本都有教授學位,但是大部份都是美國著名高校的教授,而且有大量的英籍班主任。以何老師所在的專業為例,十幾名班主任中只有一名來自香港,并且所有人都在中國、歐洲或臺灣榮獲的碩士學位。之外,香港大學還紛紛聘任學術界大咖為講堂博士、特聘院士,如楊振寧、丘成桐、莫言、金庸、星云前輩,很多名人不時出現在香港大學的沙龍上。
香港大學與世界各國學院有著密切聯系,常常有短期視察和常年交換項目。香港中學已與全球160多家本科高校簽署合作協定,所有師生都有機會到臺灣、澳洲、法國、加拿大等地出席一學期至一學年的交流。從香港中學結業的段老師曾在大三抵達臺灣某常春藤高中交換了一年,她的朋友們還有不少人選擇交換,很多機會比一些香港985學院需要多。
因為較高的國際化程度,香港幾所大學很適宜作為碩士出國退學的跳板,其學分和文憑在歐澳洲家也被普遍認可。何老師告訴《環球晚報》記者,不少會考落敗的大陸同學會選擇目前澳大讀一年書,將SAT和雅思考好后,申請到英國的知名學院直接讀大二。
國際化并不意味著香港大學缺乏美國文化的弘揚和凝練。香港中學就抨擊先師,在校內建立“住宿式書院”。2500多年前,孔子與師生一起生活,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被覺得引領了“住宿式書院”的先河。現在,劍橋學院、牛津學院等名校也選用住宿式書院。
何謂“住宿式書院”,就是把師生的學習與生活結合上去的大型學生共同體。2014年開始,香港中學全面實施書院制,現在設有10所書院。何老師告訴《環球晚報》記者,所有師生入學時就會被分配到一個書院。書院獨立于原本的學校,即師生會有某大學師生和某書院院生的兩種身分。中學成立書院制是希望以住宿式書院的生活經驗為中學生提供一個與正規課堂教學互補的機會,讓來自不同文化、言語、家庭、教育背景的朋友共同生活,擁抱多元文化。
中學經費寬裕
發達的賭場業為香港帶給優厚收入,并且這座小城以7萬多港元的人均GDP,成為全球最富于的地區之一。15年義務教育、免費醫療、市民紅包、老年人紅包……澳門政府常被比喻為“就是愛發錢”的“任性”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也很“豪氣”。香港中學的橫琴學院就是個反例,這座占地1.09平方英里的校園總投入超出78億香港元。何老師告訴《環球晚報》記者,2014年,香港中學經整體遷建至橫琴學院。橫琴學院除了面積比老學院大了20倍,設施也十分健全。何老師印象最深的是圖書館,除了設計可愛,但是藏書充足。有24小時學習室,還有專門的學習共享空間供師生們進行討論,并且每位人還可以申請自己的個人學習室或討論室。“這是我見過的軟件設施最好的沒有之一的中學了”,何老師自豪地說。
不僅建新學校那樣的大手筆,香港每所大學都可以得到上億香港元的撥款,其中一部份就弄成了同學的高薪和師生的福利。據介紹,香港中學為電子商務專業耗費數十萬香港元訂購了SAS、SAP等電子商務方面的系統;為了計算機系和電子商務系處理大數據時更快,將筆記本更換為新品一體機。因此,學校對師生的課余活動也會予以充分支持:每年有大大小小幾十次交流訪問活動;出席小吃聯誼活動、晚會、運動會,師生們幾乎不用掏錢。
香港中學有專門的“海外交流捐助計劃”,為本校本科學生抵達境外學習提供如住宿及交通費的補貼。曾在香港中學交換的Paul老師前年曾遠赴美國進行學術交流澳門大學研究生學費,不僅機票錢外,學院幾乎全部報銷了全部旅費。而在中國常春藤高中交換過的段老師表示,她只需正常交香港中學的費用,并且交換其間還收到各類補貼。正式結束交換歸國前,她幾乎每天都要請朋友睡覺——因為香港中學為她提供的餐飲補貼完全花不完。
香港朋友在香港讀書似乎不可以上班,但可以申請各類獎學金、助學金,也可以通過幫助同學做科研來獲取酬勞。段朋友透漏,她在香港中學讀書4年沒有耗費家里很多錢。正如Paul朋友所說,學院樂意在中學生頭上掏錢,這本來就說明香港大學對師生和教育的注重。
費用方面,香港大學比臺灣大學更有優勢。按照香港各大學官網信息,香港中學一年費用約為3.4萬香港元,香港工科大學費用約為2.48萬香港元,香港科技學院費用約為7萬香港元。兩校每年的住宿費約為2萬香港元。總體來看,比港大等臺灣大學動輒一年十幾萬美元的成本要實惠不少。
文章寫于《環球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