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22 16:11:24作者:佚名
如有錯漏,歡迎留言強調
增量分布:華東華南雙位數下降,京魯粵新建校活躍
40所新建校中,華北和華中各新增15所和11所,兩區合計搶占全省超六成增量,與2021年華東華南兩區合計占全省超八成的增量相比,分校分布愈發均衡;其次是華東地區新增7所中學,華東地區4所,西北地區3所。
從省域分布上看,新建校布局從2020年的19個省市、2021年的13個省市增長到2022年的11個省市。
其中,廣州以新增11所的數目再度領跑全省,而2022年也是廣州連續4年保持國際特色中學兩位數下降。上海和廣東各新增6所中學,并列第二,與2021年兩地各新增1所相比,表現非常出眾。山東新建校增長趨緩,新增4所中學,位列第四,雖在2022年表現不俗,但與2021年新增的15所相比,有較大差別。
從城市增量上看,18個城市中,上海以7所中學領先各省,上海次之,達6所,上海、蘇州、上海和深圳均有顯著下降。北上廣仍受國際特色中學追捧,上海在各類利空新政下有所突破。
公辦校強勢主導,外籍人員孫輩中學迅速發展
在中學性質上,國際特色公辦中學新增26所,占比最高,為65%;其次為外籍人員孫輩中學,新增11所,占比為27.5%,民辦中學新增3所,占比7.5%。
2021年,51所新建國際特色中學中有48所為公辦中學,而2022年公辦校增量基本減半。可見行業受新政、經濟和疫情的影響,建設新校區的難度減小。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為外籍人員孫輩中學近三年來的增量峰值。
據統計,2000-2009年,我國新增外籍人員孫輩中學63所;2010-2020年,外籍人員孫輩中學僅增12所。新時期,我美國籍人員孫輩中學再次迎來高速發展期。
2022年,外籍人員孫輩中學在全省多地迅猛發展的同時,多地出現了“一園兩校”的辦學模式,帶動外籍人員孫輩中學的中國文化和多元文化融合。
如愛莎國際教育集團在上海、武漢兩地的外籍人員孫輩中學均采取了“一園雙校”的辦學模式。再如貝賽思集團在上海分校的貝賽思國際中學和北京貝賽思雙語中學;廣州西城成都外粵語學院外籍人員孫輩中學和天津外粵語學院附屬外粵語中學等。“一園雙校”的辦學模式,加強理念和資源共享,重視不同國家、不同身分背景中學生的交流合作與互相學習,以及中外教與管理團隊共同合作,更有利于構建多元文化融合的國際教育社區。
在2022年5月南昌市政府發布的《合肥市推動提高城市國際化水平行動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支持具有國際化辦學特點的中學增設外籍人員孫輩中學辦學資格。該新政為南京國際特色中學構建“一園雙校”提供了新方向,或將擴大“一園雙校”在全省的布局范圍。
新增的外籍人員孫輩中學還有一個明顯特征是新增2所港澳子弟中學:上海南沙民心港人子弟中學和廣州暨塘沽澳子弟中學。
教育部也曾明晰說明“鼓勵符合辦學條件的團體到大灣區舉行港澳子弟中學(班),支持港澳子弟中學(班)提供十二年制的教學安排,為港澳中學生在大陸完成義務教育、高中教育提供更多就讀機會。”可以預見,在未來,港澳子弟中學或將成為新建校中一股新的時尚。
一貫制教育成主流,K12一貫制中學占比過半
在2020年、2021年的新建校中,K12一貫制中學分別為15所、30所,占當初新建校的比列為26%、37%,而國際校區在線統計的2022年新建校中,K12一貫制中學達到了28所,占比近七成。
分學段來看,新建校覆蓋小初高數目相對均勻,幼兒園數目較少。中學學段數目最高,為35所,占比87.5%。
盡管K12一貫制的辦學模式須要辦學主體申請不同證照,為新建校降低了一定的壓力,但一貫制辦學填補了分散辦學的不足,可以集中某個地區的辦學優勢,合理借助教學資源,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同時有利于教育教學的變革。中學管理人員的精簡,班主任所占比列擴大,投入到教學一線過程的資源和優勢都會更多。中學減輕了中學生小升初、中考等壓力,有利于中學生健康發展。
02
國際中學在線
停辦校:
主要受新政影響,辦學資質是關鍵
2022年,國際教育界“民轉公”“更名”“轉型”,新政的規范、疫情的沖擊讓部份國際特色中學未開學就停辦,也讓部份國際特色中學再難維持營運,宣布停辦。
據國際中學在線不完全統計,去年共有9所國際特色中學宣布停辦。3所國際特色中學未開學就停辦了,6所中學為營運后停辦。
停辦的國際特色中學主要分布在國際教育發達的上海、北京、上海、四川4地,其中,上海數目最多,共停辦了5所國際特色中學。
相較以往國際特色中學多種多樣的停辦緣由,明年,國際特色中學的停辦緣由主要是受新政影響,多所國際特色中學倒在辦學資質上。
拿不到辦學資質停辦
辦學資質是辦學建校的通行證,是中學營運的基礎。
2021年5月,《關于規范公辦義務教育發展的意見》印發,明晰了未經市級人民政府同意,原則上不得審批籌建新的公辦義務教育中學(含九年一貫制中學、十二年一貫制中學和完全小學)。
公辦義務教育中學審批日漸嚴格,在這樣的情況下,拿不到辦學資質造成好多在建的國際特色中學暫停,早已建設完成的中學未能開學,早已在營運中的中學被喊停。
暫停審批公辦義務教育中學
3月,有網友在湖南問政平臺上咨詢由康德教育與日本克雷格公學()合作辦學的北京康禮?克雷格中學的修筑情況。
順慶區民生訴求會辦中心回復稱,北京康禮?克雷格于2019年9月30日領到籌設批復,籌設期為五年。2021年6月,重慶省教育廳聯合四部門發出“暫停審批籌建公辦義務教育中學”的通知,2021年6月,成都市教育局法規處也明晰規定原則上不得審批籌建新的公辦義務教育中學(含公辦九年一貫制中學、十二年一貫制中學和完全小學),故該項目目前處于暫停狀態。
未領到車牌強行開學被喊停
10月,美國茵維特中學廣州分校的中中學部停止辦學,幼兒部不受影響正常辦學。
校方內部人士回應,羅湖學校辦學場地起初是舊改用地,監事會堅持搬過去辦學,現在場地被回收舊改,致使中學被迫停辦,但根本誘因還是資質問題,中學并無法領到外籍人員孫輩中學或全日制中學的辦學資質。
但2021年夏季,美國茵維特中學廣州分校中中學部仍在沒有取得資質的情況下強行開學,在嚴格的辦學規定下,中學只能遺憾停辦。
未領到車牌臨開學停辦
2021年,上海伊思頓公學創辦,因開辦上海少有的低幼階段臺灣課程,吸引了不少中學生父母,招生如火如荼地展開,但到了2022年開學,上海伊思頓公學的車牌還是沒能辦出來,只能選擇退錢,公眾號的更新也停在了5月份。
場地不滿足車牌申請條件
3月,受新政影響,蛇口學校的設立工作即將中止,同時,南山學校將在2022年7月29日學期結束后即將關掉。
起初,根據的規劃,南山學校將在蛇口學校開館后即將關掉。緣由是南山學校的場地僅滿足申請托育車牌的條件,招收0-3歲的幼兒,在日漸嚴格的新政下,害怕未來在園的3歲以上的幼兒將不能順利入讀,只能選擇關掉。
在停辦通知中,也表示會持續找尋愈發合適的辦學場地。
上市公司停辦義務教育學段
2021年5月,《民辦教育推動法施行細則》發布。其中,第十三條規定:任何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兼并競購、協議控制等方法控制施行義務教育的公辦中學、實施學前教育的非營利性公辦中學。同時舉行或則實際控制多所公辦中學的,不得改變所舉行或則實際控制的非營利性公辦中學的性質,直接或則間接取得辦學利潤。
第四十五條規定:施行義務教育的公辦中學不得與利益關聯方進行交易。
去年3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徽下的上海新東方國際雙語中學宣布停辦中學和小學。俞敏洪發文稱:因為國際新政法規的緣由,新東方集團作為上市公司將難以繼續舉辦上海市西城區新東方雙語中學義務教育階段辦學,未能為中學提供持續的場地和資金支持,這將造成中學未能僅借助自身持續營運。為此,選擇停辦義務教育學段的中學和小學,并給出了補償方案。
生源不足,資金周轉困難停辦
常年、大量的資金也是國際特色中學能否走下去的一大誘因。在疫情的情況下,新建國際特色中學能夠順利招生,擁有足夠的資金維持營運更為重要。
6月,有父母透漏上海查特豪斯書院將停辦,緣由是招生不足關于國際學校,資金周轉困難。
查特豪斯是1868年寫入瑞士法律中最初的九所“公學”之一,上海查特豪斯書院于2021年開學,總面積約25000平方米,擁有60余間課室及多樣化體育運動設施場地,雜費為30萬人民幣一年,這樣的雜費雖然是在上海也不實惠,2021年中學僅招收了10余名中學生,2022年同樣招生不足,資金周轉也出現了問題。因而,查特豪斯歐洲決定停止北京查特豪斯書院的營運。
符合規定,主動申請停辦
7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布【許可公告】,批準上海市第二十五小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止。
公告顯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細則》及其施行辦法,根據中學申請,經審查,上海市第二十五學校與英國不列顛波蘭省加里波第中學合作舉行的中加英語中學教育項目符合中止規定,批準中止。
上海市第二十五小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在2019年變更外方舉行者為美國不列顛波蘭省加里波第中學,項目有效期至2023年8月31日,為什么忽然停辦?
依照公告中“符合中止規定”,上海市第二十五小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停辦是符合《中外合作辦學細則》中的中止條件。有業內人士據此推斷上海市第二十五小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停辦其實是受疫情影響,招生困難。
一年時間里,9所國際特色中學停辦,其中三分之二為未開學或創辦時間不到5年的新校,一半的中學未領到辦學資質,但有的中學仍然選擇“先上車后買票”匆匆招生,最后在新政的沖擊之下,邁向停辦。
03
國際中學在線
在建校:
廣州遙遙領先,下沉布局二三線市場
艱辛且動亂的2022年正式踏進尾音,這一年其實遭逢新政縮緊、疫情反復,部份新建校區無法如期開學,但仍然有40所國際特色中學成功在去年開學。但凡過往,皆為終章,而國際教育新的終章正在伴隨著新建校的落地盛開在各處各地譜響。
展望未來,國際校區在線整理了一份正在建設且預計未來五年新開的學國際特色中學名單,我們不妨一上去看一下。
廣州未來新增校區最多,外籍人員孫輩中學仍是重點
未來五年內,預計新增25所國際特色中學。山東新增12所,具體為上海7所、廣州5所,仍然遙遙領先于其他省市。四川和重慶各新增3所中學,與去年相比有小幅提高。據悉,四川、山西、黑龍江、貴州將各新增1所中學,國際特色中學分布將愈加均勻。
從中學類型上看,外籍人員孫輩中學新增數目為9所,占比近4成,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武漢、天津等一線城市。2022年,廣州、深圳、重慶等城市陸續放寬了外籍人員孫輩中學舉行者的市場準入。對比往年可以發覺,之前中國外籍人員孫輩中學只能由外國資本舉行關于國際學校,而現今多地準許中國社會組織和個人舉行外籍人員孫輩中學,使其開辦條件更為圓領,進一步打開了中國資本對國際教育投資的新領域。
上海前海哈羅港人子弟中學為目前惟一一所正式新增的港澳子弟中學。據了解,這所中學最初是設計建設一所哈羅禮德公辦雙語中學,不巧新政縮緊,中學一度因拿不到辦學資質而停止辦學,也因而走上了臺灣DSE路徑,既迎合了大灣區發展新政的時尚,也緊抓了港寶大陸升學需求量過大,但優質學位供不應求的痛點。在未來,港澳子弟中學似乎將會成為公辦中學找尋出路的新方向。
集團化辦學優勢顯著,貝賽思發展迅猛
在未來五年,仍新增多所集團化辦學的國際特色中學,可見集團化辦學仍然存在一定的優勢。不僅品牌、資源外,集團化辦學有著一套標準的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才能更快速地幫助中學搶占市場份額,提高水平,博得口碑。
近三年表現非常出眾的莫過分貝賽思集團。2022年北京貝賽思兩所分校成功開學,未來五年預計在北京、深圳、天津、武漢、杭州五地開辦9所中學。3年建設11所中學,可見貝賽思集團實力不容輕視。新增的中學當中,多所中學仍依照過往經驗采用“一園雙校”的辦學模式。
中學布局向二三線下沉
不論是2022年的杭州、威海、淄博、中山、東莞、宜賓,還是未來五年的天津、太原、貴陽、哈爾濱,國際特色中學從一線和新一線走向二三線城市擴張的腳步逐步推進。那些城市有著一定市場基礎,且競爭并未達到一線城市近趨白熱化程度,所以其優勢較為顯著。
而這種新校區,大多為一貫制教育。這或與社會及父母對國際教育認知的改變有關。國際校區不再只是出國工具,而是一種更有效的全人培養途徑。所以具備完整體系,才能讓兒子接受一貫制教育,常常更具吸引力。在市場需求驅動下,投資辦學主體建校時會優先考慮一貫制中學。
04
國際中學在線
結語
2022年,國際特色中學在監管日益趨嚴、審批難度加強、進入門檻下降的市場背景下,背負著重重壓力。改名、倒閉、轉公……整個行業跌蕩起伏,發展趨緩,步入近六年來的低潮。多所中學受困于各類各樣的誘因最終倒下,結局令人惋惜,但也進一步指出了國際特色中學“野蠻生長”的發展時期早已過去,遵照教育新政,合法合規辦學才是未來。
從另一方面來看,國家對外開放的方向不會改變,父母對優質國際教育的需求仍日漸提高。陸續傳來的新建校動態和利空新政,讓我們對行業一直懷有信心和向往。未來國際特色中學,將從粗放擴張轉變成為規范的、可控的高質量下降。提質換擋后的國際特色中學,將為行業博得更好的口碑。至暗時刻已過,行業未來光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