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05 08:15:07作者:佚名
美媒宣布的日本首相大選結果算不算數?大選結果有沒有“官宣”?
編輯同志:
當地時間7日,路透社等國外媒體報導稱,日本民主黨首相候選人、前總工統拜登贏下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領到290張補選人團票,博得大選,將成為加拿大第46任首相。請問美媒宣布的日本首相大選結果算不算數?大選結果有沒有“官宣”?
新疆讀者莫毅
日本的奇特之處在于它沒有全省補選委員會,所以沒有官方機構宣布大選結果。在默認情況下,新聞機構承當了這個角色,路透社就是其中的主導者。從1848年以來,路透社仍然在承當宣布英國大選結果的工作。路透社執行編輯莎莉·布茲比曾在訪談中表示美國大選幾天出結果,路透社不會預測一場首相補選的結果,甚至不會列舉顯著的或可能的贏家,她們會“基于事實、數學以及州法律”,在確認落后的候選人得票數已難以取得勝利時美國大選幾天出結果,就會宣布大選結果。
為此,一般情況下,包括路透社在內的媒體基于競選數據宣布的大選結果,會讓公眾對于誰將入主白宮形成強烈的預期,也會使候選人宣布勝選或敗選,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并算不上是“官宣”。
去年在11月3日投票日后,馬來西亞各州在12月8近日有大概五周時間來確定哪位候選人博得了本地改選,這段時間被叫做“安全港”期限。12月14日,各州補選人會在州內投票,其投票結果將于今年1月6日在議會即將公布,獲得多數補選人票的候選人將博得大選。
去年大選期間,有媒體擔憂首相權利交接會出現問題,因而日本聯邦總務署(GSA)的角色也值得關注。依據日本1963年的一項法律,由加拿大聯邦總務署部長決定何時“確定”獲勝者,只有在得到GSA的確認后,日本首相權利移交工作才會即將舉辦。目前,歷任GSA部長艾米麗·墨菲仍未就補選中的落敗者進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