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1-14 11:16:07作者:佚名
南都訊,記者是董曉妍,實習生為嚴一涵,通訊員乃華軒,4月9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舉辦了2021年綜合評價招生媒體見面會,對相關情況作了詳細介紹。今年,經教育部批準,華南理工大學在上海、江蘇、浙江、山東以及廣東這5個省市,深化開展基于高考基礎上的綜合評價招生錄取改革試點工作,也就是“631”綜合評價錄取。
媒體見面會。
包括采取該方式的8個招生專業,這些專業均設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 ,而且共計劃招收400人 。內容涵蓋 “631”綜合評價招生錄取 ,還有新增本科招生專業與計劃數 ,另外何鏡堂院士擔任2021級新生書院院長 ,華南理工大學今年的招生錄取和培養計劃 ,稱得上堪稱是 “干貨滿滿” 。
廣州國際校區作為大灣區國際化教育個案試點改革全面啟動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下稱國際校區,于2017年3月15日,由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以及華南理工大學簽約共同建設。國際校區采用在地國際化辦學范式,也就是立足中國實際之處華工主頁,融合世界先進教育理念,引入全球優質教育資源,提供沉浸式國際化成長環境,從而讓全體學生在本土接受國際化教育。
智慧科室。

國際校區,作為華南理工大學“一校三區”當中的一個,對于2021級學生而言,若在既定的年限范圍之內達到所需要的畢業以及學位授予的全部要求,那么便會獲取由華南理工大學所頒發的本科畢業證書,還有學士學位證書,此證書與其他校區的證書完全一樣。
列為教育部跟廣東省一塊兒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重點工作當中的一項內容,今年教育部正式準許廣州國際校區著手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教育改革試點工作。華南理工大學于廣州國際校區運用綜合評價招生,在招生錄取方面、學生培養方面以及畢業去向等方面針對校區辦學予以優化升級,全面開啟改革試點工作,探尋國際化辦學的新途徑。
創新工場展示。
聚焦前沿交叉學科,新增3個招生專業

在 2021 年,國際校區開始進行招生,招生的專業一共有 8 個,當中包含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的機器人工程專業,還有智能制造工程專業,微電子學院的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以及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分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另外還有未來技術學院的人工智能專業,以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這些專業都是當前最為熱門的前沿交叉學科專業。
這里面,集成電路設計跟集成系統、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是今年新增加的專業。8個專業總共計劃招收400人,當中廣東省250人、上海市16人、浙江省36人、山東省58人,江蘇省40人。國際校區的所有專業都是通過綜合評價來招生的,于提前批進行填報,既給具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改變“一考定終身”的限制,讓學生擁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同時也不會對普通批次的錄取造成影響,多一次選擇的機遇。
在國際校區學習,在國際校區生活所帶來的感受,真的是與平日有極為明顯的差異了??傮w感受是,學校將本科生置于相當之高的位置,書院是如此這樣做的,學院亦是這般把本科生擺在很高所處。19級智能工程學院智能制造班專業的同學李金鵬,分享了他自己于國際校區學習以及生活的感悟,他講在學習方面,在科研方面,課程運用全英授課方式而且著重培育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氛圍濃郁,老師跟同學們的關系處于平等狀態 。在生活上,國際校區的基礎設施十分齊全,生活條件舒適。
創新工場參觀。
新成立銘誠書院,由何鏡堂院士任院長

銘誠書院,是國際校區成立的第二個書院,2021級新生會進入其中,受“現代書院制 + 全員導師制”的多重呵護制度大全,在這里得到文化的浸潤,受到環境的熏陶,實現品質的養成,獲得多元的培育,書院首任院長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何鏡堂擔任。 。
銘誠書院,是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改革的主要承載者華工主頁,是達成“三全育人”的關鍵平臺。其院名叫做“銘誠”,院訓為“銘信至誠(銘信立世,至誠至真)”,這院訓是從《中庸》這話而來:“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薄拔ㄌ煜轮琳\,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書院緊緊扣住“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推行一種全人教育理念,該理念是“德才兼備、知行兼修、通專兼顧”,把素質教育以及專才教育融入其中,集成配備了諸多功能房,像學習室、活動室、圖書室、談心室、咨詢室、研討室、辦公室等,致力于去打造“50米文化養成圈”,還傾心打造“100米運動成長圈”,旨在給學生提供具備多元化的成長社區。
打造創新工場2.0,學生動手實踐觸摸前沿
國際校區踴躍去打造創新工場,其簡稱為I.F. ,它給學生供給條件完備且設施先進的科研平臺,借此提升學生應對復雜工程問題的相應能力。國際校區已然建成了擁有化學中心、物理中心、電子電工中心、計算機中心等的創新工場,該創新工場覆蓋各類實驗室52間、設備2120臺套,這是1.0版的創新工場。目前國際校區正在著手建設2.0版創新工場,并且全力以赴去打造成國家示范性工程創新訓練中心。
致力于把產業以及技術的最新發展,還有行業對人才培養的最新要求,引進教學過程,將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技術,引入教學實踐環節,2.0版創新工場;規劃設計“一工廠三平臺”,存在“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機器學習”“3D打印”“數字化加工”“傳統加工”等25個實訓模塊,采用全天候24小時“智能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校區獨特的粵港澳大灣區優勢與國際交流資源,給學生提供跨學科、跨學院、跨校園、跨國境的交互實踐模式,則注重培養鏈與創新鏈相融合,引導學生開展前沿探究、創新訓練、競賽驅動跟創業孵化。2.0版創新工場計劃于2021年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

之后,國際校園會進一步打造這樣一個3.0版創新工場,它融合了科技競賽創新、創業訓練、商業培訓以及管理培訓等創新創業實踐,從而達成學校國家級雙創基地“一校三區”的布局安排。
附:五省市招生宣傳及咨詢方式公布
學校會派出國際校區招生宣講團,前往上海市各地市,前往山東省各地市,前往江蘇省各地市,前往浙江省各地市,前往廣東省各地市開展實地宣講,借助線上線下多種途徑來展示校區,以便于廣大考生跟家長能深入去了解,校區當中各個學院會開通招生熱線,歡迎大家通過電話咨詢此類方式去獲取更多專業方面的信息。
學校招生咨詢電話:
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
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微電子學院:
未來技術學院:
傳真: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