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6 14:07:50作者:佚名
在閱讀本文之前,我們真誠地邀請您點擊“關注”按鈕,以便我們以后繼續向您推送此類文章,也方便您的討論和分享。 您的支持是我們繼續創作的動力~
文字| 張潤辰
編輯|t
介紹
“如果世界上有最美的地方,那么九處都在耶路撒冷。”
“巴勒斯坦流著奶與蜜,是上帝賜予我們的應許之地。”
對于猶太人來說,他們似乎對巴勒斯坦情有獨鐘。 那么猶太人如此熱衷于在巴勒斯坦建國的原因是什么呢?
(亞伯拉罕)
1.背叛的歷史
猶太人總說他們是“迦南地”(巴勒斯坦的古稱)的歷史主人。 但事實上,猶太民族的歷史遠早于“以色列猶太王國”的建立,甚至早于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建立王國的歷史。
事實上,猶太人今天所謂的“重返巴勒斯坦”甚至不是他們歷史上的第一次“重返巴勒斯坦”。 根據現代人類學研究,猶太人實際上是閃米特人的一個分支,起源于中東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根據猶太神話的經典記載,猶太人在祖先亞伯拉罕的帶領下首先來到了巴勒斯坦。 因此,嚴格來說,猶太人最早的“家園”應該是現在的敘利亞和伊拉克,而不是巴勒斯坦。
(希伯來人,猶太民族的前身)
但當猶太人到達巴勒斯坦后,他們很快發現巴勒斯坦并不是無主地。 早在猶太人到達巴勒斯坦之前一千年,閃米特人的另一個分支就已經在這里建立了國家。 他們自稱為“迦南人”,他們的國家也被稱為“迦南王國”。 事實上,迦南人是巴勒斯坦人的祖先。
迦南王國允許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居住,但猶太人不滿足于僅僅做“客人”,而想做“主人”。 因此,猶太人多次反抗迦南王國,最后被迦南人驅逐到南方,也就是古埃及王國的領土。
埃及王國也接納了猶太人穆罕默德五世,但當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并占領下埃及時,猶太人開始反過來幫助喜克索斯人,成為“二魔”。 因此,埃及人驅逐喜克索斯人后,很快清算了這“兩個魔鬼”,也被稱為“出埃及記”。
(摩西)
當時的猶太人別無選擇,只能向南走向“文明的邊緣”,向西走向沙漠,向北走向大海。 他們只能向東返回巴勒斯坦。 但這一次,猶太人帶來了埃及先進的技術,以及示巴女王的古老契約。
因此,猶太人擊敗了當地的迦南人,以及后來入侵巴勒斯坦的赫梯人。 古埃及也給猶太王國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因為猶太王國是進入埃及的必經之路。 只要這個國家存在,就可以長期保護埃及免受中東的威脅。
公元前586年,巴比倫王國征服了猶太人,并長期奴役他們。 猶太人的歷史也進入了“巴比倫被擄”時期,但很快波斯帝國的居魯士滅了巴比倫王國,猶太人被釋放。 此后,馬其頓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征服了巴勒斯坦。
(出埃及記)
但在休養一百年之后,猶太人在羅馬帝國時期再次叛亂。 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輕易鎮壓了猶太人的起義,猶太人被驅逐出巴勒斯坦,流散到歐洲各地。
2. 猶太復國主義的企圖和猶太復國主義
猶太民族在漫長的歐洲古典時期和中世紀時期遭受了巨大的歧視和迫害。 然而,工業革命后,歐洲國家逐漸進入君主立憲甚至共和時代。 在“人人平等”信念的感召下,猶太人也在歐洲許多國家獲得了公民權。
這也極大地改善了歐洲和國內猶太人民的處境。 然而英語作文,十九世紀下半葉,歐美發生大規模金融沖擊,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 在這次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猶太人再次成為歐洲國家的“泄壓閥”。
(大屠殺紀念館)
從俄羅斯帝國到西班牙,歐洲各國都發生了大規模的“反猶太主義浪潮”。 1882年,俄羅斯猶太醫生利奧·平斯克首先提出猶太復國主義理論。 他認為,猶太人之所以在整個歐洲受到這樣的待遇,其實是因為猶太人始終未能建立自己的國家。 。
1894年,法國發生“德雷福斯事件”,猶太人終于放棄了幻想。 由于法國是歐洲革命的發源地,也是自由平等的發源地,許多猶太人將法國視為理想的烏托邦。 然而,事實是法國與其他歐洲國家沒有什么不同。
1896年,奧地利猶太記者赫茨爾出版了《猶太國家》一書,這是歷史上第一部澄清猶太復國主義綱領的著作。 同時,赫茨爾也是猶太復國主義的提出者,這一思想呼吁全世界的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故土”,建立猶太國家。
(赫茨爾)
1897年,赫茨爾在瑞士巴塞爾召開了“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這也是猶太復國主義在猶太民族中擴大影響的開始。 然而,此時的猶太復國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仍然沒有完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二十世紀上半葉,各國各行各業的猶太人為實現復辟理想進行了多次不同的嘗試。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猶太銀行家向當時的大英帝國提供了大量貸款和資金,條件是允許猶太人建立自己的國家。
大英帝國同意了猶太人的條件,并向猶太銀行家提供了三個替代地點。 第一個地點是埃及的西奈半島,第二個地點是英屬烏干達,第三個地點是尚未屬于大英帝國一部分的巴勒斯坦。
(大英帝國支持建立獨立猶太國家的《貝爾福宣言》)
當時西奈半島的地理位置非常好。 如果猶太人在這里建立國家,他們還可以獲得蘇伊士運河的部分控制權。 但西奈半島多為沙漠地形,氣候過于惡劣,建立人口中心的候選地點太少。
另一方面,英屬烏干達在氣候和資源方面都非常好。 但英屬烏干達有兩個致命缺陷。 首先,太偏遠了。 其次,這里有大量的黑人原住民,猶太人統治這里沒有基礎。
因此,巴勒斯坦自然成為最佳選擇。 然而,一戰結束后,大英帝國并沒有兌現承諾,將巴勒斯坦作為自己的殖民地進行統治。
(西奈半島)
美國也向猶太人伸出了橄欖枝。 他們提議猶太人可以購買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并在這里建立一個猶太國家。 該地區幾乎沒有土著人,阿根廷定居者也不多。 不過,這里的地形多為山地,距離南極太近了。 氣候寒冷,又十分偏遠,因此也遭到了猶太人的排斥。
蘇聯和日本也向猶太復國主義者伸出了橄欖枝。 蘇聯政府曾希望在遠東地區建立蘇聯框架下的“猶太聯盟共和國”,并借此獲得猶太銀行家在外匯方面的支持。 然而,隨著“大俄羅斯”斯大林的崛起,這一計劃被擱置。
日本近衛文麻呂政府還提出了“花魚計劃”,希望在滿洲建立猶太國家,以獲得猶太銀行家的財政支持。 但隨著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慘敗,猶太人也放棄了與日本人的合作。
(烏干達)
隨著二戰的結束和聯合國181號決議的確定,猶太民族終于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自己夢想的以色列國……
3.這是巴勒斯坦
事實上,猶太人大規模移民巴勒斯坦早在十六世紀就開始了。 猶太人唐·約瑟夫·納西曾幫助奧斯曼帝國蘇丹塞利姆登上王位。 作為回報,蘇丹塞利姆將位于今天以色列東北部的提比里亞交給了納西人。
作為巴勒斯坦千百年來第一位猶太領主,納西立即開始組織歐洲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 納西也是幾千年來最接近建立猶太國家愿景的人。 在接下來的數百年里,猶太人不斷移民到巴勒斯坦,但與阿拉伯人相比,他們的人口仍然是少數。
(唐·約瑟夫·納西)
但隨著二戰的爆發,猶太歷史上最大的災難開始了。 水晶之夜之后,大批德國猶太人開始逃往歐洲各國,而阿爾巴尼亞的穆斯林國王佐格一世是歐洲為數不多的愿意接納猶太人的領導人之一。
阿爾巴尼亞也成為當時猶太人前往巴勒斯坦的重要節點。 由于阿爾巴尼亞是穆斯林國家,從這里前往阿拉伯世界非常方便,更何況當地政府也會提供便利。 但意大利占領阿爾巴尼亞后,官方支持不復存在,但當地人仍然愿意幫助陷入困境的猶太人。
二戰末期,德軍進入阿爾巴尼亞,許多穆斯林甚至為保護猶太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法國巴黎穆罕默德五世,大清真寺的當地伊瑪目斯。 加杜爾·本·胡布利德( bin )甚至親自向納粹證明猶太難民的“穆斯林身份”。 數以千計的猶太人通過大清真寺被授予“穆斯林”身份。 穆斯林的證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逃脫了死亡。
(佐格一世)
同時,由于當時巴黎所有醫院都拒絕為猶太孕婦提供醫療服務,巴黎大清真寺成為唯一愿意收留分娩期間猶太孕婦的安全區。 許多猶太兒童從出生起就受到穆斯林的保護。
摩洛哥蘇丹穆罕默德五世是戰爭期間拯救最多猶太人的人。 在維希法國占領期間,穆罕默德五世利用手頭僅有的資源,保護了摩洛哥境內的所有猶太人和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共計11萬人。
穆罕默德五世甚至這樣說過:“在我的國家,不存在種族分歧,他們都是我的人民。” 最終,摩洛哥沒有一個猶太人被殺,但穆罕默德五世本人卻被維希法國當局流亡者殺害。
(巴勒斯坦領土變化)
在巴勒斯坦,當地的阿拉伯人欣然接受了猶太難民。 當時,猶太難民船上掛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德國人摧毀了我們的家庭和家園,請不要摧毀我們的希望”。
但阿拉伯人無意摧毀他們的希望。 自阿拉伯帝國以來,穆斯林一直是對猶太人最寬容的群體。 在阿拉伯帝國內,猶太人可以擔任公職、參軍以及從事除宗教工作之外的所有職業。
然而,歷史就是這么不可思議。 現在猶太人摧毀了巴勒斯坦人的家庭和家園,甚至摧毀了巴勒斯坦人的希望……
參考
張樹清. “關于巴以沖突的歷史根源。” 煙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4(2001):7。
甘艷麗. “關于巴以沖突的歷史淵源和根本原因。” 理論觀察2(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