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話:這是我去的時候感受和行程:
個人體會:
洛陽 雖然歷經戰亂,但是遺址和地下文物保護的還算不錯。可以游玩的歷史景區也比較多。" />
更新時間:2021-07-01 09:02:27作者:admin2
兩三天的話 一個城市就夠了 推薦洛陽。
洛陽的話:這是我去的時候感受和行程:
個人體會:
洛陽 雖然歷經戰亂,但是遺址和地下文物保護的還算不錯。可以游玩的歷史景區也比較多。如果全部玩下來,沒有一個星期都是不可能的。就聞名程度而言要數 龍門石窟 一定要去,本身也是5A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其次像博物館一類的也有不少,展品也比較豐富: 洛陽 博物館、周天子駕六博物館、周公廟博物館、隋唐運河博物館(山陜會館)、 洛陽 古代藝術博物館( 洛陽 古墓博物館)、定鼎門博物館等等。
除此之外白馬寺、關林也名聲享譽中外,時間充足也可以逛逛。不過明堂和天堂是現代重建,而且并不是完全仿照古代資料完美復制的,再加上票價高昂,反而不建議去。
除了白馬寺和 洛陽 古代藝術博物館以外其余大部分景區都在市中心附近。如果要去白馬寺或 龍門石窟建議越早越好,這兩個景點往往到了十點之后人山人海,影響游玩的感受。
消費:
洛陽 的消費水平不高。飲食便宜,以 洛陽 水席、不翻湯、龍須酥、牡丹鮮花餅聞名。就特產而言還是在 洛陽 買比較好,后面的 鄭州 開封 基本上在特產方面就比不上 洛陽 啊~交通便宜,基本在1元左右。門票適中,如果有學生證打五折的話性價比會更高。成人也可以在網上預定門票,一般都能打個8、9折左右。
行程安排:
Day1:
下午: 洛陽 博物館(3h)——周天子駕六博物館(1h) 晚上:麗景門&洛邑古城(2.5h)——明堂&天堂(1h)
Day2:
上午: 龍門石窟 (3.5h) 下午:關林(1.5h)—— 洛陽 古代藝術博物館(2.5h)——洛河(1.5h)
Day3:
上午:白馬寺(2.5h) 下午: 洛陽 山陜會館(1h)——周公廟(1h) ?
洛陽博物館
洛陽 博物館位于城市的中軸線上,北臨風光旖旎的 洛浦 公園,南接初具規模的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采用"鼎立天下"的設計理念,整體建筑外觀為大鼎造型,整體建筑外觀為大鼎造型,以非對稱的空間結構為支撐,借鑒園林手法在方形流線的轉折位置設置庭院和采光天井,使空間布局達成動態的均衡。雖說只是地方性質的博物館,但由于豐富的館藏被評為了國家一級博物館!
周天子駕六博物館;
周天子駕六博物館是一座展示東周王室車馬坑的展覽館。東周距今已有近兩千五百年的歷史,當年的建筑古跡早已灰飛煙滅。這里則是了解東周王室文化的最好場所了。最令世人矚目的是唯一一 輛“駕六”的發現,以直觀清晰的形式印證了古文獻中“天子駕六”的記述,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處原址展示的“天子 駕六” 。
麗景門&洛邑古城:
?“東都皇城西面有兩門,南曰麗景門,北曰宣輝門”。——《唐兩京城坊考》
始建于隋代的麗景門,自古以來就是古都的西大門,是 洛陽 的門面。在隋唐時期,麗景門曾經是朝廷六部的辦公場所,武則天還在這里設置過秘密監獄。1944年日軍圍攻 洛陽 之時,唯獨麗景門久攻不下。僅僅一年之后,日軍又在麗景門繳械投降。
如今的麗景門是現代仿照古文獻重建的,雖然失去了古代的韻味,但仍可見當年東都 洛陽 的恢宏神韻。
明堂和天堂:
明堂是它的一個稱謂,其實它還有另一個更霸氣的稱呼:“ 萬象 神宮”。其影響深遠,后世的 北京 祈年殿就是以此為藍本建造的。
據《資治通鑒》中記載,明堂共三層,底層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面通天宮效法一天中十二個時辰。頂層為圓形,四周環繞 九龍 雕塑。中間有周長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貫,故此又名為 萬象 神宮。可惜現在重建的明堂沒有按照記載的規格建造,顯得有點小氣。 ? ?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是 中國 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龍門石窟 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 中國 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 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 ?
關林: ?
公元219年冬,關羽退走麥城,大義歸天。220年春,孫權將傳關羽首級于 洛陽 曹操處,曹操敬慕關羽為人,追贈關羽為荊王,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于 洛陽 城南十五里,并建廟祭祀,遂成今日之關林。關林為海內外三 大關 廟之一,千百座關廟中獨稱“林”,是 中國 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筑。 ?
白馬寺:
白馬寺創建于東漢,是 中國 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 中國 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 中國 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寺內現存的建筑最早都是明代的了,唯獨這座石馬是宋代的遺留物,成為了白馬寺內的標志性“名片”。石馬估計是為了紀念當時第一批用白馬馱著佛經和佛像的 印度 僧人而建造。
洛陽山陜會館:
和這幾天在 洛陽 看到的修葺一新的建筑相比, 洛陽 的山陜會館顯得格格不入:老舊的木構建筑,游客罕至的氛圍讓人以為這是一座沒有游玩價值的地方。但我卻格外喜歡這個地方,沒有大量嘈雜的游客,有的只是欣賞古建筑的寧靜;沒有修葺一新的色彩斑斕,只有歷經歲月沉淀的歷史美。這座清代修建以來幾乎沒怎么大修過的會館讓我看到了 洛陽 曾經的四通八達,商賈涌動的大都會風潮。
?
更多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我的游記:http://www.mafengwo.cn/i/1021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