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15 11:08:50作者:佚名
1.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已有百余年的辦學歷史,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創建于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分為卓越學術英才型和卓越工程師型,分別設綠色開采課組、露天開采課組、智能開采課組、地下工程課組、國際學習課組等專業方向。學校的采礦工程專業是國家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2013年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第三方機構專業排名一直保持全國第一。詳細
2.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與礦業學院前身是1998年4月在采礦研究室、地質專業委員會、測量研究室、礦建研究室、巖土所、高水所基礎上成立的“資源開發工程系”。學院招收采礦工程、工業工程2個專業的本科生,其中采礦工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學院擁有礦業工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礦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采礦工程、資源開發與規劃、工程管理3個博士點,采礦工程、資源開發與規劃、工程管理3個碩士點,礦業工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詳細
3.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創建于1952年,是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級特色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專業。學校專業擁有由院士、資深教授及優秀中青年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力量雄厚。擁有“國家金屬礦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深部金屬礦產資源開發與災害控制重點實驗室”和“深井礦山安全高效開采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平臺,實驗設施齊全,儀器設備先進采礦工程排名,專業辦學條件一流。詳細
4.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資源工程系(原采礦工程系)是北京科技大學最早建立的系所之一,其主干學科--"采礦工程"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該系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培養研究生,1981年被批準為全國第一批"采礦工程"學科博士點,1986年設立全國首批"礦業工程"博士后流動站,1998年獲"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教育部批準建設"金屬礦山高效開采與安全"重點實驗室。詳細
5.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10月的采冶工程系。學院設有采礦工程系、安全工程,設有礦業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采礦工程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國家特色專業,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被評為重慶市重點學科,形成了本、碩、博、博士后完整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詳細
6.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采礦工程專業成立于1926年,是國內第一個黑色金屬礦山采礦工程專業。學校采礦工程專業于1987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經過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重點建設、專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2010年成為國家特色專業,2012年列入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該專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礦業工程博士后流動站。詳細
7.太原理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是國內重要的以煤炭為主的各類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利用的高級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采礦工程排名,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流動站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開設采礦工程(含采礦方向、煤礦電氣化方向、煤礦機械化方向)、安全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礦物加工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九個本科專業。其中采礦工程為山西省品牌專業,采礦工程是山西省特色專業。詳細
8.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始建于1951年,先后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礦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山東省品牌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核心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該專業已連續4次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學校以采礦工程專業為核心的礦業工程學科是山東省一流學科、泰山學者設崗學科、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2019年獲山東省筑峰工程建設資助。詳細
9.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前身是創辦于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礦務學門。學院設有采礦工程(含煤與煤層氣方向)、工業工程和交通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采礦工程為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優勢特色專業、學校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為學校第一個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進入全國A類專業行列。詳細
10.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采礦工程學科是學校創建最早的學科之一,是"礦業工程"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礦業工程學科為安徽省A類重點學科,采礦工程學科為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該學科具有博士、碩士和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是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該校采礦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礦業工程基地獲首批安徽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礦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獲批設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