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09 10:14:02作者:佚名
1、 調查問題背景
中國學生出國接受教育的歷史可上溯至清朝末代,迄今已歷經三個時期,清廷推行新政期間,選派了一批熱血青年前往西方鉆研工業技藝,意圖實現"學習外邦先進技術來抵御外敵"的構想。1930年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眾多青年跨越山河,遠赴海外求取真知,其中亦不乏早期共產主義革命家。新中國成立后,受制于冷戰時期國際環境中的特定角色,前往海外求學的中國人主要選擇以前蘇聯為主要目的地。1978年成為新的起點,出國深造活動迎來了蓬勃發展。根據網絡公開的數據資料,在1978年至1996年這十八年間,我國學子遍布全球的數量總計為二十七萬之眾,其中通過國家財政支持的留學項目有四萬四千人,由工作單位資助的有八萬六千人,其余的十三萬九千人則是依靠個人經濟能力實現留學計劃。從九十年代開始,每年在美國獲得理工科博士學位的中國學者數量已經超過了國內授予的博士人數,僅1995年,就有2751名中國學生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所有在美國求學的國際學生獲得博士學位總量的百分之十以上,位居各國之首。
我們團隊在校內隨機選取學生進行訪問,目的是探明他們對于出國深造的意愿程度,以及個人觀點。
二、 調查問卷
大學生出國留學調查表
各位朋友,你們好!隨著社會進步,走向國際舞臺,拓展全球視野,已經成為當前很多中國人共同的想法。為了了解大學生群體對于出國深造的愿望和看法,我們團隊特意設計了這份問卷,進行相關研究。這份表格需要占用您一些時間,我們真誠地請您根據真實情況填寫。最后,我們衷心感謝您的參與和幫助!
你性別是 A女B男
如果你有機會,你愿意到海外接受教育嗎女生千萬不要出國留學,A愿意,B不愿意,C不確定,還沒考慮過
你準備在什么時候離開國內?A.完成大學本科學習以后 B.獲得碩士學位以后 C.在獲得碩士學位之后,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
3什么原因讓你選擇出國留學?
A追求更高學問,拓展眼界,在國內尋求職業發展 B海外學歷更具優勢,將來更容易獲得理想職位
C那個國家物質條件優越,他渴望過去安家立業,D心里沒底,正觀望別人遠行,也想跟風體驗一番。
4你希望出國念哪方面專業?
A學科領域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和歷史學等, B學科領域包括理學、工學、農學和醫學等。
C藝術類學 D其余
5你家庭對你出國留學態度是
A支持 B他們不論這事 C不支持D還沒和他們商議
6你會選擇以下那類國家作為自己出國留學對象?
A美國、加拿大 B日本、韓國、澳大利亞
C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 D亞非地域發展中國家
E其余發達國家如挪威、奧地利、巴西、瑞士等F其余
7 你在選擇留學國家時候,最關注是哪個原因?
A該國對外來者態度B該國留學生政策 C在該國留學費用
D該國教育水平 E該國綜合實力
8 你出國留學,你會選擇什么類型學校?
A名牌大學 B普通大學C國外大學就能夠
9出國前,你是否會參加中介機構培訓?
A會 B 不會 C看情況,不確定
10在你出國留學專業選擇上,你態度是?
當前最受歡迎的學科領域是A,個人興趣所在的是B,大學期間主修的領域是C,對于這個領域的情況我了解得不夠透徹。
11.對出國顧慮?
A.出國成本太高 B.成績不太好,出國后擔心發展不好
C.不同地區生活習俗差別明顯,恐怕難以融入D.對前途感到迷茫E.懷念故鄉
感激您合作
3、 組員分工
郝悅童:設計問卷調查,發放與回收問卷,數據分析
張向陽:發放與回收問卷,數據分析
趙亞康:統計試驗數據,進行數據分析
劉曉杰:統計試驗數據,進行數據分析
4、 數據搜集方法
根據設計方案制作問卷女生千萬不要出國留學,向眾多學生群體分發問卷,采用隨意選取調查對象的方法,調查范圍覆蓋所有礦業大學的學生。
5、 數據搜集結果

分發了二百份問卷,收到了一百七十五份,全部有效,回收比例達到了八十七點五,收集情況相當理想。
6、 分析方法
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得出圖表,并進行語言分析
7、 數據分析結果
統計結果—男性與女性構成比例,有意向赴外者性別分布,參與進修意愿度,不同留學時長分布,選擇出國動機探究
進行操作時,首先需要展開研究,接著對數據進行概括性統計,然后統計各類別的頻次,具體包括性別、離開國境的時長、想要出國的傾向、是否參與中介機構的學習、選擇出國的動機等要素,隨后制作圖形,圖形種類為柱狀圖,圖形數值以百分比表示,最后進行確認
統計量
性別 出國意愿 出國時間 是否參加中介培訓 出國原因
N 有效 175 175 154 154 154
缺失 0 0 21 21 21
性別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 男 102 58.3 58.3 58.3
女 73 41.7 41.7 100.0
共計 175 100.0 100.0
出國意愿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 愿意出國 110 62.9 62.9 62.9
不愿意出國 24 13.7 13.7 76.6
不知道,沒想過 41 23.4 23.4 100.0
共計 175 100.0 100.0
出國時間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 本科畢業以后 100 57.1 64.9 64.9
碩士畢業以后 39 22.3 25.3 90.3
碩士畢業后,去攻讀博士 15 8.6 9.7 100.0
共計 154 88.0 100.0
缺失 系統 21 12.0
共計 175 100.0
是否參加中介培訓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 會 36 20.6 23.4 23.4
不會 42 24.0 27.3 50.6
看情況 76 43.4 49.4 100.0
共計 154 88.0 100.0
缺失 系統 21 12.0
共計 175 100.0
出國原因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具備優秀能力,進行深度學習,拓展眼界范圍,前往海外工作,111,64.6,73.4,73.4
海外學歷更具優勢,將來能獲得更佳職位,20,11.4,13.0,86.4
海外生活品質優越,渴求能搬遷安家,20,11.4,13.0,99.4
不清楚,見別人前往國外,自己也渴望去體驗一下
共計 154 88.0 100.0
缺失 系統 21 12.0
共計 175 100.0
結論

175份問卷里,男生有102份,女生有73份。有110份問卷表示愿意出國,占總數的62.9%,這說明出國意愿很強。在出過國的人群中,本科畢業后來選擇出國的有100份,占總數的57.1%,這表明現階段選擇出國讀研的意愿很高。對于是否參與培訓,多數人態度猶豫不決,有76份反饋表示要視情況而定,選擇出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識、開闊眼界,整體有效問卷的比例達到了73.4%。
交叉分析顯示,專業背景與性別分布存在關聯性,出國動機與留學目的地選擇有關聯性,學校級別與專業認知存在關聯性
實施流程:首先進行剖析,接著執行概括性數據計算,然后制作并列分析圖表,以性別作為橫向維度,專業作為縱向維度,最后加以確認
剖析統計方法,涉及交叉分析,以出行動機作為行項,以留學去向、教育機構性質、專業取向作為列項,旨在明確
性別* 專業 交叉制表
計數
專業 共計
人文社科領域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等學科門類,理工農醫學科門類涵蓋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專業方向,藝術學科門類自成體系,其他學科門類則另作區分
性別 男 53 27 3 8 91
女 34 24 1 4 63
共計 87 51 4 12 154
案例處理摘要
案例
有效 缺失 共計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前往海外動機 針對求學人員 154 88.0% 21 12.0% 175 100.0%
離家求學的緣由 ,針對的機構種類是154 ,占比高達88.0% ,包含21所 ,比例是12.0% ,總數為175 ,百分比為100.0%
選擇離家學習的原因 針對學術追求的看法 154人 88.0% 21人 12.0% 175人 100.0%
出國原因 * 留學對象
交叉表
計數
留學對象 共計
美利堅合眾國和加拿大,日本和韓國,以及澳大利亞,英倫三島、法蘭西和德意志等歐洲列國,亞洲和非洲地區的成長中經濟體,還有像挪威、奧地利、瑞士這樣的其他發達國家,以及剩下的一些國家
前往海外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識水平,增長見識,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共計三十六人次,其中六人選擇短期交流,六十二人計劃長期學習,三人參與交換項目,一人進行博士后研究
海外學歷更具優勢,將來獲得更佳職位
海外生活品質優越,渴望前往那里長期居住
不清楚,見別人去國外,也想跟風去一趟
共計 58 18 69 3 3 3 154
出國原因 * 學校類型
交叉表
計數
學校類型 共計
名牌大學 普通大學 國外大學就能夠 5.00
前往海外目的在于提升學識水平,增長見識,尋求更廣闊的就業機會,具體表現為85人選擇提升學術水平,26人希望拓展眼界,1人旨在謀求職業發展,另1人則是為了體驗不同文化環境,總計113人表達了此意向。
海外學歷認可度更高,將來更容易獲得理想職位
國外生活水平高,希望能夠移民定居 14 3 3 0 20
不知道,看他人出國,自己也想試試 0 0 1 0 1
共計 115 32 6 1 154
出國原因 * 留學專業態度
交叉表
計數
留學專業態度 共計

熱門專業 自己喜歡專業 本科所學專業 不清楚
學習提升,增長見識,尋求職業機會,10,81,18,4,113
海外學歷更具優勢,將來更容易獲得更佳職位
國外生活水平高,希望能夠移民定居 1 10 6 3 20
不知道,看他人出國,自己也想試試 0 0 0 1 1
共計 14 104 28 8 154
結論:
根據性別與專業分布對比可知:男性更傾向于報考理工類學科,女性則更偏愛文史類學科。
根據對出國動機同留學目的地國別層次、教育機構級別以及專業取向三者關聯的統計研究可知:多數人選擇出國是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學習,因此在目的地國別中,傾向于選擇教育實力較強的國家,而較少考慮亞非等發展程度相對較低的地區;在選校方面,更愿意進入聲譽卓著的大學,而非一般性的院校;專業選擇上,主要集中于攻讀自己感興趣且希望提升的學科領域。這些現象表明,出國的初衷與所選擇的國家、學校以及專業意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3) 單原因方差分析之一
留學對象與所選專業、關注原因和出國顧慮關系
實施流程:首先進行剖析,接著一般采用線性方式,然后是單一變量,把出國人員作為結果變量,把所選學科、留意緣由、外派擔憂當作不變因子,進而加以明確
主體間效應檢驗
因變量:留學對象
源 III 型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修正方案 86.692a 31 2.797 2.893 .000
截距是164.195,第一個值是1,再次確認數值為164.195,另一個數值是169.860,統計檢驗結果為.000
專業 17.417 3 5.806 6.006 .001
關注原因 7.684 4 1.921 1.987 .101
對國外的擔憂 11.705 3 3.902 4.035 .008
該領域值得重視的緣由包括八個方面,其具體數值分別為六,一點四三六,一點四八六,以及零點一八八。
對國外行走的擔憂 8.557 3 2.852 2.951 0.035
由于對國外存在擔憂,因此產生了這種想法,具體表現為,有百分之二十一點七二的人選此項,占總數的百分之八,這一比例的對應概率是百分之二點七一五,而另一種相關概率則為百分之二點八零九,其極小值為千分之七。
專業領域,對于為何選擇出國,存在哪些疑慮,其比例數值為,三三六,一,三三六,三四七,五五七。
誤差 117.931 122 .967
總計 982.000 154
校正總計 204.623 153
a. R 方 = .424(調整 R 方 = .277)
留學對象
關注原因 N 子集
1 2
這名學生前往該國求學的開銷,具體到b和c項目,總計為27,折合成年均費用是1.7407。
該國綜合實力 18 1.9444
該國留學生政策 32 2.1563 2.1563
該國對外來者態度 38 2.3421 2.3421
該國教育水平 39 2.7179
Sig. .102 .083
, b, c 該地求學開銷 27 1.7407
該國綜合實力 18 1.9444 1.9444
該國留學生政策 32 2.1563 2.1563
該國對外來者態度 38 2.3421 2.3421
該國教育水平 39 2.7179
Sig. .263 .073

已顯示同類子集中組均值。
基于觀察到均值。
誤差項為均值方 (錯誤) = .967。
a. 使用調和均值樣本大小 = 28.442。
b. 各組規模不一致,會采用組規模均衡化處理,并計算平均值,但無法保證 I 型錯誤率達標。
c. Alpha = 0.05。
留學對象
出國顧慮 N 子集
學生紐曼,成績欠佳,赴海外后憂慮前途,年齡二十二,比率二零九零九。
國內外生活方式差異大,擔心不適應 11 2.0909
出國成本太高 92 2.2065
對外來不確定性 29 2.5517
Sig. .408
ea, b, c, 學習表現欠佳, 前往海外后憂慮前景, 二十二歲, 平均分二點零九零九
國內外生活方式差異大,擔心不適應 11 2.0909
出國成本太高 92 2.2065
對外來不確定性 29 2.5517
Sig. .493
已顯示同類子集中組均值。
基于觀察到均值。
誤差項為均值方 (錯誤) = .967。
a. 使用調和均值樣本大小 = 22.012。
b 組規模不一致,會根據組規模和平均值進行調整,無法保證 I 型錯誤率
c. Alpha = 0.05。
結論
選擇留學目的地時,學生最關心的首先是留學開銷和相關規定,對于出國可能遇到的問題,主要擔心的是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留學所需的經濟支出,由于留學國家大多屬于發達國家,因此所選專業對最終結果影響不大。
單原因方差分析之二
人的性別差異,體現在選擇學習的領域,決定是否前往海外,影響出發的時刻,決定接受教育的國家,關系到家人的看法,也左右了人們選擇關注的原因
考察之后對比平均值,針對單一因素,把性別作為自變量,同時把專業背景、出國動機、留學時長、接收國家、家庭看法、選擇動機這些方面列為因變量,接著明確
ANOVA
平方和 df 均方 F 顯著性
專業 組間 .020 1 .020 .026 .872
組內 116.376 152 .766
總數 116.396 153
出國意愿 組間 .001 1 .001 .002 .969
組內 123.793 173 .716
總數 123.794 174
出國原因 組間 .001 1 .001 .003 .960
組內 83.226 152 .548
總數 83.227 153
出國時間 組間 .084 1 .084 .189 .665
組內 68.000 152 .447
總數 68.084 153
家庭觀念 分組間 17.969 一個 17.969 10.408 .002
組內 262.427 152 1.726
總數 280.396 153
留學目標 分組間 1.119 1 1.119 0.836 0.362
組內 203.504 152 1.339
總數 204.623 153
關注原因 組間 .813 1 .813 .430 .513
組內 287.116 152 1.889
總數 287.929 153

研究結果顯示,僅有家庭立場和留學意向這兩個因素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其P值低于0.5。這表明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如何看待家庭影響和留學選擇這兩個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至于其他因素,它們對于是否出國留學的影響并不顯著。
(4) 相關性分析
性別與家庭態度之間關系
描述性統計量
均值 標準差 N
性別 1.4171 .49450 175
家庭態度 2.4740 1.35376 154
相關性
性別 家庭態度
性別 Pearson 相關性 1 -.253**
顯著性(雙側) .002
N 175 154
家庭態度 Pearson 相關性 -.253** 1
顯著性(雙側) .002
N 154 154
**. 在 .01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根據分析,在出國留學方面,性別差異和家庭立場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性別不同,家庭立場也常有顯著區別。
(5) 復式條形圖分析
執行:進入圖表功能,選擇傳統設置界面,接著挑選條形圖類型,再選取復合條形圖,并選擇按個體分組顯示方式,隨后點擊設置,把性別標記在分組維度上,把專業信息設置在分類維度中,同時將學校類別安排在水平方向上,最后完成設置
結果表明:多數學生傾向于申請知名高校深造,也有部分人選擇了普通國外學府繼續學習,在專業方向上,偏好的有文學歷史學科和科學技術學科,名校中,理工科的女生比例高于文學歷史科的女生比例。
最終止論:
根據前述研究顯示,大學生若有機會出國,其留學意愿普遍較強,主要目的是為了繼續深造和學習,因此他們傾向于選擇經濟發達國家和知名學府。此外,國家對于國際學生的政策以及接納程度,對他們的留學目的地選擇具有顯著影響。在家庭因素方面,多數家長持中立立場,而學生自身尚未完全決定是否出國,主要是有留學意向,但在具體實施方案上存在較多顧慮。
提議:
根據先前分析,我們得出這樣的看法:目前眾多學子都懷有留學海外的打算,一旦時機合適,會有不少年輕人付諸行動,由此可見,多數人還是覺得到國外深造能為個人未來發展增添砝碼。但是,現階段前往海外接受教育依然十分繁瑣,需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財力,因此,學生們在考慮此事時,不能盲目跟風,而要依據個人、家庭以及學校的具體條件,全面權衡出國深造的利弊得失。學校和家長需關注學生的學業進步,提供必要指導,同時留意孩子是否考慮出國深造,幫助他們理性評估各種路徑,避免盲目跟從,以免因此給個人和家庭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小組組員:
郝悅童 經濟10-5
張向陽 經濟10-4 09104219
劉曉杰 經濟10-5 4
趙亞康 經濟10-5 09104230
名牌大學
普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