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20 16:04:01作者:佚名
牛在十二生肖里,代表著勤勉、堅韌、默默奉獻等優秀品質,是百姓普遍喜愛并視為吉祥的動物形象。牛年光臨之時,常被人們看作是財富增長、事業順利的年份,這體現了人們追求好運、規避不祥的傳統觀念。為了順應節日互贈禮品的習俗,圍繞生肖和新春主題,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配套商品,生肖幣就是其中一種。中國人民銀行從1981年起發行十二生肖題材的貴金屬紀念幣,如今已構建成規模宏大的收藏體系。
令人驚奇的是,海外也存在生肖紀念幣。克勞斯出版社的《世界硬幣標準手冊》里可以找到同類型最早的作品,即為新加坡在1985年推出的牛年生肖紀念幣,可以說,牛年生肖紀念幣就此開啟了“國內流行,國際同樣受歡迎”的新階段。此后,海外牛年生肖紀念幣在圖案構思、材料選用、設計手法等方面持續推陳出新。通過對比2021年發行的牛年生肖錢幣,能夠審視不同國家貨幣圖案構思的共通之處與差異,同時也能洞察海外人士對牛年的認知。
奇異外觀,引人注目
海外生肖牛的流通貨幣,本質上歸類為商業流通紀念品。此類流通紀念品根據來源方式,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某國專門機構鑄造的貴金屬紀念品,由官方造幣單位鑄造;另一類是國際錢幣設計公司構思制作,經某國貴金屬紀念品鑄造機構許可,再交由國營或私營造幣單位鑄造。一般情況下,商業紀念幣由國際錢幣開發公司設計制作,其造型設計和圖案設計等方面無需過多考慮,設計師可以自由施展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可以檢驗先進的鑄幣工藝,這樣也促使紀念幣市場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繁榮景象。

與我國相似,全球多個國家在2020年秋季陸續發行了2021年版牛年生肖紀念幣,部分錢幣在圖案設計和制作工藝上表現非常突出。
這枚由蒙古制作的牛年紀念幣,從外觀上看,好似一件小型造型的藝術品,其實際形態卻是扁平的金屬圓片,這種銀質圓片牛年新年祝福語,或許會讓一般收藏家覺得不妥,但在商業用途的紀念錢幣制作方面,這種設計風格已經算是比較穩妥保守了這款硬幣由列支敦士登硬幣投資公司(CIT)負責研發,委托德國梅耶造幣廠制造,制造時運用了先進造幣工藝——這種工藝能在保持硬幣大小和重量恒定的狀態下,使其變得更薄,同時提升圖案的立體感和精致度,屬于當前造幣領域的新技術。
十二世紀末,蒙古族開始以十二生肖記年,按順序把每個生肖年稱作“子年”“丑年”等。在蒙古國,牛是“五畜”之一,該國畜牧業中占有關鍵地位,同時代表豐饒。所以蒙古國發行牛年紀念幣,十分合理。
老撾同樣流行十二生肖體系,深受中華文化熏陶。2011年,該國推出了兔年主題的金銀幣,該幣鑲嵌有翡翠,為生肖紀念幣系列注入了新元素。2021版牛年生肖幣,則構成了這一系列的最新補充。

這枚錢幣(見圖2)正面以老撾塔鑾為主景,塔鑾是位于萬象的圣塔,被視為老撾的象征性建筑。錢幣背面鑲嵌有天然翡翠,中央位置裝飾著鍍金牛,翡翠周圍刻有中文祝福。這種祝福語每年都會更換,例如兔年版本上寫著“兔年吉祥如意”,龍年版本則印有“龍年大吉大利”。2021年恰逢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家家戶戶平安的祝愿,讓人倍感溫馨。畫面兩邊,擺放著形態各異卻彼此對應的牛,有的顯得性情溫和,有的顯得斗志昂揚,它們分別象征了牛身上諸多值得贊揚的優點。
現在,生肖觀念在澳洲的華人當中依然盛行。媒體曾經報道過,澳洲華人區總商會最近設計了一種富有創意的“澳洲動物十二生肖”,這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是:袋鼠、考拉、塔斯馬尼亞虎、鴨嘴獸、龍蜥、巨蜥、笑翠鳥、樹熊、袋獾、鴯鹋、澳洲野狗和針鼴。這個組織打算在澳洲的學校里普及嶄新的十二生肖,讓當地學生參照咱們國家的十二生肖來了解,從而促進中華文明與澳洲文化的交流。其實,早在九十年代,澳洲就已經發行了生肖錢幣,時至今日,生肖觀念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澳大利亞鑄造的這枚牛年紀念幣,其正面中央部位鐫刻著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頭像,頭像外圍裝飾著中國的十二生肖圖騰。背面描繪了牛在柳樹蔭下悠閑踱步的場景,頗具中國水墨畫的意境。不過這枚錢幣的特別之處還在于——它實際上是一枚帶有弧度的錢幣,正面呈現內凹設計,背面則是外凸造型,這種工藝制作難度較高,同時也能增強防偽性能。

庫克群島推出的牛年紀念章(圖4)出自意大利造幣公司Power Coin之手,該紀念章的背面點綴著珍珠母——一種色澤明快的裝飾品,近年來常被用于制作商業紀念章,圖案里一頭牛顯得溫順安靜,背景是鄉村景色。
喀麥隆鑄造的牛年紀念章出自波蘭造幣廠,其背面呈現了栩栩如生的牛首造型,牛額上方點綴著一枚三角形的施華洛世奇水晶裝飾物,設計十分獨特。該紀念章還特意設置了兩個穿孔,方便將其作為飾品懸掛。市面上存在不少具備實際用途的商業紀念章,然而它們能否在未來成為市場主流,目前尚難斷言,但這一現象確實值得深入分析研究。
精美圖案,別出心裁

另有一些錢幣,整體形態依然維持著慣常的圓形,不過其圖樣構思卻頗具巧思,因此更能博得眾多集藏愛好者的青睞。
紐埃島所造牛年紀念幣出自新西蘭造幣廠,其背面呈現有繁復紋飾的“紅牛”形象,牛體色彩從黃向紅逐漸過渡,這種著色設計,意在防止通體赤紅造成的視覺突兀。在中國傳統吉祥觀念里,色彩扮演著關鍵角色,紅色歷來蘊含著安康、歡慶、富貴、長壽、尊榮、融洽、相聚等多重吉祥象征意義所以可以明白,這種貨幣選用“紅牛”圖樣,意圖表達歡樂的寓意。不過依照華夏民族的經典審美,“紅牛”顯得過于火暴,牛角鋒利且牛尾上揚牛年新年祝福語,再結合鮮紅色彩,并非年畫中那種和順的模樣。
托克勞新出的牛年紀念幣(圖7)比之前的版本更巧妙些。這枚硬幣的背面圖案體現了對稱均衡的設計理念:左側的底板是光滑的鏡面,牛的圖案是磨砂的工藝。右側的底板則是磨砂的表面,牛的圖案采用了反向磨砂的處理方式。從視覺上看,這種設計似乎在模仿中國的太極圖,展現了陰陽的哲學思想。陰陽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一種二元論思想。古人常借助某種思想闡釋性質對立且彼此聯系的現象,諸如天與地、日與月、動與靜、剛與柔。當今世界正經歷全球化時代,東西方文明交融時,常顯現出相互滲透、彼此包含的態勢。唯有讓不同文化和睦相處,方能惠及后代子孫。
巴黎鑄幣局鑄造的牛年紀念幣(圖8),畫面內容十分豐富:正面畫面上,一頭雄壯的水牛佇立在圓形拱門之中,精雕細琢的浮雕技藝使其顯得非常逼真。拱門四周裝飾著花卉、生肖形象、神秘符號等紋樣,整體觀感顯得頗為熱鬧。背面畫面同樣有一扇門,與正面形成對應關系。門上的門閂和拉手都帶有鮮明的中國式設計風格。門邊擺放著一件刻有十二種動物造型的屏風,屏風外圍點綴著自二零一八至二零二九的連續序號,象征著十二年輪的循環往復。

法國同中國之間,早有數百年文化上的往來。17世紀和18世紀期間,部分法國耶穌會士抵達中國,擔當起促進中法文化交流的角色。他們廣泛傳播中國的文字知識,向法國人呈現了中國的物質財富和文化遺產。那個時段,歐洲出現了“中國熱”現象,讓法國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抱有好感。在動蕩的國際形勢下,法國于上世紀60年代率先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兩國間的持續文化交流,促使中法民眾之間形成了相互理解的紐帶。因此,法國紀念幣上展現中國圖案,我們無需感到意外。
最后一款要說明的是喀麥隆制造的牛年紀念章,它出自波蘭的鑄幣廠。紀念章的反面重點展示了一頭金色牛,牛體上裝飾著許多股市相關的曲線和數字。背景部分有接連不斷的箭頭和數值,象征著交易量的增長。這款紀念章的立意是“Time to Win”,個人將其譯為“取勝之時”。這個錢幣的象征意義在于期盼財富增長,促使股市呈現繁榮景象。投資者習慣用牛或熊來比喻市場的看漲和看跌態勢,據說這種說法起源于近代英國。在牛年期間迎來牛市,也是大眾的一種美好期盼。
綜上所述,當今世界瞬息萬變,牛年生肖紀念章亦在持續融合多元文明,為收藏錢幣系列貢獻力量。至于何種錢幣能博得藏家青睞,便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