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24 15:17:14作者:佚名
《鄭州中考》
距離中考還有 255 天
小莉有話要說
今天我們不談應試教育、不談政策改革,只單純談努力與奮斗這個話題——你能不能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成為一個努力的人!
本文獻給正在求學路上的學子們,無論你的成績還是你的分數,你也許并不優秀,但我希望你是一個勤奮、懂得努力的人。別說到了該努力的時候就努力,到了該努力的時候,習慣了偷懶、放松的你,真的懂得努力嗎?
對于衡水高考的成績,大家都在感嘆。
但我不愿意做出這樣的努力,
這是一個恒中畢業生的告白!
《習慣了——衡中生活回憶》
衡水中學高考成績
2010年清華北大在河北省招生一百多人,一個城市就占了近90人,該市一所中學就占了78人,2012年更是增加到96人(清華63人,北大33人)!
有連續11年奪冠的中學,有5年誕生4位狀元的中學,有5年共有301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有5年誕生11個中科大少年班的中學,還有香港的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
在一等升學率只有8.5%的河北省,她創造了84%的奇跡。是的,這座城市就叫衡水市,這所中學就叫衡水中學。更可怕的是,在衡水,不僅有衡水中學,還有衡水二中、武義中學、冀州中學、棗強中學、鄭口中學等等。
在經濟如此落后的地方需要什么來提供如此高質量的教育?
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每天5點半就要起床,在10分鐘之內完成起床、穿衣、洗漱、整理床鋪、打掃衛生等工作,被子要疊成豆腐塊,不能有一點皺褶,從教室到食堂再到教室,不到10分鐘就能走完。每天誰先到教室留學之路,誰最后離開教室,都會被記錄得很詳細。老師指出的任何問題,都會被記錄得很詳細。
確實,我們所承受的壓力是難以言表的——每天要填作業卡、讀成績;老師每天在成績單上寫名字;每周的考試總分排名;每月的考試總分排名、單科成績排名、進步程度和退步程度的排名……我們不堅強,但必須堅強。每次的成績,總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喊叫、猶豫、眼淚、委屈,多種情緒交織在一起的感覺,從來都不是愉快的。
但有人知道我們為此付出了多少錢嗎?
有誰知道衡水中學成績查詢,我們白天沒有時間或地方發泄,晚上則躲在被窩里,蒙著頭默默哭泣?
有誰知道,當我們付出那么多努力卻沒有取得任何進步,反而倒退時,那種沮喪的感覺是多么痛苦?
有誰知道我們這么努力還是會被老師批評嗎?
有人知道嚴格的時間管理會讓我們為哪怕是最小的行動付出巨大的代價嗎?
有誰知道,為了夢想,我們失去了什么,又承受了什么?
事實上,我們已經習慣了...
我習慣于早上天還沒亮就沖出宿舍衡水中學成績查詢,甚至不洗臉、不刷牙。
我已經習慣只用5分鐘就跑到鍛煉地點。
我已經習慣了千篇一律的跑步運動,那些響亮的口號似乎還能在耳邊響起。
我已經養成了每次進入教室之前先掃一眼貼在教室外面的目標的習慣,這讓我更加自信。
我已經習慣了因為晨讀太輕聲而被老師一次又一次的責罵和提醒。
我已經習慣了早讀課結束后最后幾個走進餐廳的人。
我已經習慣了一邊等著買菜一邊努力學習,狼吞虎咽地吃著飯(現在我上了大學,才真正明白我以前吃飯的速度有多快,我還沒發現這里有人能像我一樣吃飯快)。
我習慣每天自習的時候看倒計時,不停的看著手表,確保每一秒都過得有意義。
我已經習慣了休息不再是高三的專屬時間,不再是聊天的時間,能做的就是努力去理解那些不懂的東西。
我習慣在休息時向老師提問。
我習慣在休息時間去洗手間洗頭,無論天氣多冷或多熱。
習慣了在午休鈴響前8分鐘沖出教室,跑到食堂,狼吞虎咽吃完飯再跑回宿舍,時間剛剛好,每次到宿舍都會按鈴。不知道那是怎樣的生活,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匹渴望生存的狼,那時我們渴望的就是知識和高分。
我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除非餓了,否則不會去餐館吃飯。
我養成了經常將第二天的課程表抄寫到黑板上的習慣,以幫助我的同志們準備明天的任務。
我已經習慣了如果晚上 10 點以后還不離開,就會被樓長趕出去。
習慣了晚上躲在被窩里想著一天的收獲,默默背誦著高考目標,無數的淚水一次次浸濕了被窩的純真角落。那時候的生活真的很難過,有時候對高考感到迷茫,也許一次次被成績擊中,不知道從哪里尋找再次前行的力量。
我已經習慣了害怕考試,但我總是期盼考試,并且每次都認真準備。
我習慣于每天的作業都有成績單。
我已經習慣對成績單表現得漠不關心,但我仍然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它們,并將它們與我的目標進行比較。
我們已經習慣了每周的考試排名,無數的不盡人意的成績永遠無法擊垮我們的自信心,無論進步還是退步,努力的汗水永遠都不會停止。
我習慣在每次考試后設定自己的對手和目標,開始新一輪的奮斗和戰斗。
我已經習慣了家長會和幾個月考之后的更換學生號碼。
我習慣了每三周放一次假,但在家里待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12個小時,晚上天黑后才回到溫暖的家,第二天天還沒亮就把還沒干的衣服整理好,再次踏上追夢的旅程。
我們真的習慣了……
我們老師呢?在學校,他們吃飯睡覺的時間幾乎全部在班上。晚上10點我們休息后,他們還要來檢查我們,早上我們起床前,他們還要在操場上等著我們,年輕老師還要跟著我們做操。老師們跟我們一樣,沒有假期。有位老師忙得3歲的孩子都不知道爸爸是誰了。有位老師白天上課,晚上就在病危的父親病房旁邊批改作業。很多年輕老師只有結婚才請假。
我們校長當著全體教職工的面哭了,計劃外考進恒中的,可謂是人山人海,都是大戶人家,為了保證優秀生源,校長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啊!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被“體制化”,我只知道這個地方已經烙進了我的靈魂,無論是像林沖臉頰上永遠洗不掉的“兵役”金印,還是貴族們引以為傲的家徽,我只知道,沒有其他地方能讓我有如此多的愛與恨、怨與誓、激情與失落。最重要的是,它給了我一個單純的青春,充滿了可笑的理想和無畏的奮斗。
這個曾經讓我恨得牙癢癢、每天咒罵八遍卻不允許任何人說它壞話的地方,這個剛來時想早點離開卻在真正要離開時卻想多呆一會兒的地方,偷偷地留下了我獨一無二的青春。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不會選擇恒中,因為初戀的感覺是無可替代的!
在衡中時,我們不知苦,卻不曾想,離開之后,我們才知福。
我不知道別人怎么看待他的高中生活,但我敢說,恒中的每個人都問心無愧,視之為一生的財富。每當網上有關于恒中的事,大家都會轉發,每逢節假日,大家都會組織聚會,每到一座城市,都有一群經常聯系、互相幫助的孩子。
為什么,為什么大家對恒中二字這么敏感?為什么,為什么大家都在感嘆大學生活的頹廢?
“因為,因為我們是恒中的學生,離開了才明白恒中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文章由家長會整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精彩文章
一篇很好的、有深度的文章,強烈推薦!
一起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