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05 20:09:13作者:佚名
根據《華爾街日報》九月十九日的報道,新加坡總理兼財政大臣黃循財在采訪中表達了擔憂新加坡歷史,稱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全球將面臨一個“充滿諸多變數的階段”留學之路,倡導各國承擔起“共同義務”以防止爭端發生,強調臺灣問題是亞洲地區的“敏感焦點”,更是“中國最不容觸碰的底線”。
報道指出,美國對其全球地位的看法發生轉變,特朗普政府提升了關稅水平,并施壓盟國加強自身防衛,黃循財預見到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與沖突,原因是支撐國家迅猛發展及繁榮的國際貿易和安全體系逐漸崩潰。
新加坡堪稱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該國正于變幻莫測的國際環境中前行,據消息透露,當特朗普當局重新評估其貿易與安全方針時,新加坡正積極拓展同其他國家的互動往來。

我們正面臨一個變動莫測的階段,黃循財談到,往后數年,全球格局會更趨多元、對抗加劇、合作難度加大,新興的國際體系構建過程或會相當動蕩且復雜。
黃循財談到,從過往觀察來看,類似體量級的地緣政治變動大多“不得不借助全球性對抗來最終化解”。他強調指出,為防止歷史悲劇再度上演,各個國家都必須承擔起應有的“協同義務”。
黃循財表示:危險狀況普遍存在,世界各地的暴力和沖突不斷加劇。美國影響力減弱后,許多國家更敢公然違反國際法,而且受到的懲罰也越來越輕。他提到,新加坡這樣人口六百萬、領土與紐約市相仿的小國,正處在這樣險惡的國際環境中,面臨著不小的威脅。

他接著說明,亞洲最突出的爭端之一涉及臺灣海峽兩岸關系。他強調指出,一旦臺灣海峽地區發生任何沖突,整個亞洲將會遭殃,并且會對全球帶來毀滅性影響。
據黃循財表示,美國以及一些國家,不能只著眼于遏制中國大陸用武力攻占臺灣,也要遏制臺灣當局的“臺獨”活動。他將這一點稱作中國最敏感的底線。
關于臺灣的局勢,發言人屢次表明,臺灣屬于中國版圖,臺灣的事務完全是中國自己的事情,中方決不允許任何國家用任何手段干預臺灣的事務。中國必須完成統一,也一定會完成統一,中國達成完全統一對區域和平穩定最為有利。

黃循財近期在一場活動上發表講話 新加坡媒體
新加坡與美國維系著緊密的軍事合作關系,每年將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用于國防開支,從美國引進先進戰機,同時許多由美國培訓的飛行員操控著數量可觀的F-16和F-15戰機。
在特朗普上臺之后新加坡歷史,新加坡一方面與美國維系了安全合作,另一方面則加強了同其他國家的商業往來。
黃循財談到新加坡對美國參與亞洲事務的態度,既歡迎其增加介入,也傾向采取折中立場,他補充道,許多人期望獲得自主權,能夠自主決定,不必被迫依附任何一方。

今年九月初期,新加坡聯合挪威、新西蘭以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十三個中小型經濟體,共同發起了一項名為“投資與貿易未來伙伴關系”的合作計劃。黃循財表示,新加坡計劃進一步拓展這一合作計劃,同時推動其他貿易組織及協議的運作,“通過與理念一致的國家攜手,致力于維護并加強貿易的多邊體系”。
黃循財談到,預計商業往來形勢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他充滿信心地指出,新加坡依舊會是國際貿易的關鍵節點。他還強調,中國的長處在于其龐大的市場體量、扎實的工程功底以及迅速的更新換代速度,在短時間里,沒有其他國度能夠超越。從長遠角度出發,或許會有部分制造業轉移到其他地區去。
今年四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涉及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文件,宣布美國將對貿易伙伴實施10%的“基礎性關稅”,同時向部分貿易伙伴加征更高關稅。在東盟國家中,唯一對美國保持貿易逆差的新加坡,也被美國加征了10%的關稅,未能幸免。
對于美國向所有貿易伙伴加征關稅的行為,黃循財當時明確表示,美國不該對新加坡設置任何關稅,他對此感到十分沮喪,美方此舉實非對友邦應有的舉動。

黃循財指出,兩個國家之間存在自由貿易協議,并且新加坡從美國購入的商品數量超過美國自新進口的商品數量。所以,如果美國的關稅確實是對等的,并且是針對那些與美國存在貿易順差的國家,那么就不應該向新加坡收取任何關稅。
《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給新加坡帶來的沖擊相對輕微。統計資料表明,2025年上半年度,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實現同比增幅逾四成,其對外貿易活躍度與商品輸出量均顯現出較強活力。不過,一旦國際貿易領域的摩擦升級,當前的良好態勢極有可能發生逆轉。
黃循財持續表達擔憂。他指出,醫藥產業和芯片制造是新加坡的兩大出口行業,美國當局至今還沒有明確相關稅率的設定,并且“無法預測數月后這個‘基礎關稅’是會上升還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