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9 10:50:30作者:佚名
說到許子東,他的名字前通常會加上兩個頭銜: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前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節目嘉賓。
圖片來自網絡
他早年經歷過文革,是個上過山車、下過鄉的知識分子。他出生于上海,后來移居美國洛杉磯,最后回到香港攻讀博士學位。作為學者,許子東最初并不接受知識分子上電視。后來機緣巧合之下,他接受梁文道的邀請,在《鏘鏘三人行》做客節目。隨后他從大學教授跨界成為電視臺的常駐嘉賓,一做就是十幾年。
圖片來自網絡
近兩年,他做客電視節目《看文字當面孔》《圓桌會》等上海電視大學網上課堂,在騰訊直播聽眾超過百萬的《經典課堂》,在喜馬拉雅、搜狐文化專欄開設音頻節目……雖然他橫跨多個領域,但無一絲毫減損他的治學品格。
圖片來自網絡
生于浙江天臺。現為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亞語言文化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國文學哲學博士。曾任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中國文學理論研究會理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郁達夫研究、張愛玲研究、“文革”小說研究。
張愛玲和
著有《徐子東講座》(三冊)、《吶喊與流言》、《遺忘的集體記憶》、《徐子東的現代文學課》等。
圖片來自網絡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出版。這本書是許子東在香港嶺南大學講課的實錄,講課內容涵蓋“五四”文學革命的起源,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沈從文等著名作家,是一部中國現代文學簡史的實錄。課堂原本是私下的,許子東主動公開,出版成書,是他“跨界”的又一次新嘗試。
圖片來自網絡
許子東對人、對事的評判總是讓人耳目一新、一針見血:
魯迅是一座山,張愛玲是一條河。
如果你想了解中國的人和事上海電視大學網上課堂,你必須讀魯迅。
如果說巴金是巧克力牛奶,茅盾是卡布奇諾,老舍是紅茶,那么周作人就是最好的龍井茶。
在播出的節目中,許子東平時并不是最活躍的那個,他有點嚴肅,總是在談論文學。他的參與能讓節目變得“嚴肅”和“沉重”,節目也通過“變得更加無恥和玩世不恭”和“考慮讀者的反應”改變了他。
或許確實轉型了,但仔細想想留學之路,許子東“跨界”多年卻不減其學者本色。無論他做什么節目、討論什么話題,都沒有刻意去討好觀眾,總能看到他幾十年人生經歷和文學研究的影響與塑造。
圖片來自網絡
騰訊網擁有超過100萬聽眾的“經典課堂”,是騰訊網副總編輯李侖找到許子東后創辦的。李侖說,現在網絡直播興起,但內容比較雜亂,希望他也能做點直播,做些優質有營養的內容,“在香港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都可以做直播”。許子東想了想,覺得唯一有價值、可以直播的,就是上課。于是雙方達成合作,開始了為期一學期的“經典課堂”直播,把許子東在香港嶺南大學給新生講授的中國近現代文學史課搬到網上。效果還不錯。
圖片來自網絡
在公眾場合,許子東不像竇文濤、梁文道那樣溫和善辯,常常顯得不夠冷靜,帶有一種學者的激進態度,脾氣也比較急躁。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有時也會生氣,說話也越來越尖銳,在批評時弊時,滔滔不絕,語氣中隱隱透著迂腐刻薄,像個窮書生。但這樣的許子東不但不討厭,反而讓人覺得更加真誠可愛。在世間這么久,他并沒有被世俗磨平,依然保留著那份率真灑脫,有著一個知識分子的擔當,這或許就是許子東身上難得一見的東西。
圖片來自網絡
太過難得,讓人覺得非常值得。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