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0-06 16:31:00作者:留學之路
收到offer后,同學們要仔細閱讀里面的文字,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回復offer的截止時間。否則,學校就會自動撤回你的offer。
根據美國大學招生顧問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1%美國大學曾經因為final year撤銷過至少一位學生的大學offer。
在被撤回的錄取通知書中,超過半數都與成績有關。如果學生的12年級成績不達標,或沒有及時提交學校成績單,就容易被學校取消錄取。
對于同學們的GPA斷層滑坡,大學會認為學生沒有保持求知欲,之前的學術成績就是單純為了申請而不是為了實現更長遠的目標,因此認為同學不是理想人選從而撤銷同學們的offer!
因此為了保住offer以及為大學學習做好準備,同學們在最后一年的高中學習千萬不要松懈,繼續為自己的GPA添磚加瓦。
除了學習過關,言行舉止同樣也要注意!招生官還會去“視奸”你的社交賬號,互聯網可不是法外之地!不過也有不少同學忽略了這點:
2017年6月,哈佛大學取消至少10名已獲得秋季錄取的新生入學資格。原因是他們在社交網站聊天小組中發布涉及種族歧視、兒童虐待等極端言論和圖像。
2019年,一名被哈佛大學錄取的學生凱爾·卡舒夫(Kyle Kashuv),因為兩年前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種族主義言論,而被哈佛大學撤銷了錄取通知。
2020年,康奈爾大學一名即將入學的新生因為發表種族歧視言論被橄欖球隊開除,無法成為康奈爾大學的學生。
2022年,一名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微信上發布了一條帶有暴力威脅言論的朋友圈,哥倫比亞大學校方接到舉報后展開調查,最終決定取消該生的入學資格。
所以同學們在社交媒體無論是朋友圈也好還是其他公域平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論。而且尤其是在近段多所美國大學發生一系列沖突事件的特殊時期,同學們還是要謹言慎行。
每一年都會有同學因為學術造假的,而被撤銷offer!學術造假的行為一般包括標化成績代考、學術經歷造假、推薦信造假、成績單造假等等。
1. 成績單造假
國外就曾經有這樣的例子,一名原本畢業于私立高中的學生,謊稱自己就讀Home-School,沒有通過高中提交任何資料,而是自己杜撰了一份高中成績單成功錄到羅切斯特大學。
2. 標化代考
2019年就有過MIT撤銷本科Offer錄取的案例,因為學校收到舉報,發現該學生的SAT1和SAT 2是由不同的人代考的。
3. 推薦信造假
在國外論壇上,有學生自爆偽造推薦信的經歷當時距離截止日期還有一個星期且正值假期,根本找不到可以寫推薦信的老師,于是在研究了幾位教授的寫作風格后,進行了仿寫并提交。
在如今強調招生群體多樣性的大環境下,我們在瀏覽各大院校的新生履歷時發現:部分的新生會有一些特殊的身份。
所以就導致有些同學“鉆空子”,謊稱自己是非裔、運動員等等并成功拿下哈佛、哥大、斯坦福等頂尖大學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