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1-17 08:09:01作者:佚名
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 袁秀月)近日,有媒體證實中國人民大學將退出國際大學排名。此外,南京大學明確不再將國際排名作為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的重要建設目標。蘭州大學還表示,未參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多所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此事很快在網上引起熱議。有網友表示,只有退出這種商業排名留學之路,才能更加專注于學術研究。有些人認為可以優化自己的評價體系,不能看全部排名,也不能忽視它們。
2022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世界大學排名是怎樣的?可靠嗎?
近年來,一些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大學排名在國內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人民大學退出國際高校排名,全球公認的世界大學排名有四個,分別是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于慶表示,QS排名強調大學軟實力,注重學術聲譽和畢業生用人單位評價。 THE排名給予教學和科研各約30%的權重。 US News排名強調學術研究,另一個重要指標是學校的整體聲譽。 ARWU看重科研成果數量等客觀指標,如獲得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數量,以及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
于慶表示,沒有哪一個大學排名是絕對權威的,排名差異較大的原因是各自側重點不同。
此外,有專家分析,各類大學排名,無論是綜合排名還是單項排名,都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過度關注,特別是與資金等資源配置掛鉤,也帶來了不理想的后果。不存在一些排名指南扭曲大學功能、影響排名的主觀指標等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排名涉及太多商業操作,難免會招致客觀性和公平性的詬病。國內一些大學排名也出現過收取“咨詢費”等人為操縱排名的事件。
專家指出,如何設計有利于大學發展和學科建設的大學評價指標,如何引導大學排名的方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資料圖:北京大學迎來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從大學排名中掉出意味著什么?專家分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中新社記者,大學的評價是多維度的,排名只是一種顯性的方式。大學排名本身分為兩類:媒體排名和學術排名。比如QS,其實主要是媒體排名。在他看來,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真正的一流大學并沒有統一的標準。 “優秀與杰出不同,一流也與一流不同。”
儲朝暉表示,過去20年,中國一些大學非常關注排名和國際排名。因此,出現了一些大學與國外排名機構相互勾結、灰色交易的現象。他認為應該淡化排名,減少排名的功利性,減少非專業非學術因素對排名的影響。
同時,褚朝暉也提醒,大學評估對大學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簡單拒絕并不可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撰文分析稱,這些大學對于世界大學排名的態度應該說是一個重大轉變。
他認為,大學排名實際上是對大學的社會評價,是受過教育的人選擇大學和社會機構選擇合作伙伴的依據。大學可以將大學排名作為辦學參考,分析辦學進度。存在不足和問題,但不能“僅排名”。這才是對待大學排名的理性方式。
同時他指出,如果一所大學宣布“退出”或“拒絕”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機構不會將該大學排除在外,因為有些排名使用公開數據,并不要求學校提供。關鍵是大學不要擔心自己的“排名”,想怎么辦就怎么辦,堅持自己的定位。如果大學淡化名利人民大學退出國際高校排名,就不會關心大學排名,更不會成為排名中的大學。這也有助于引導公眾理性對待大學排名。 (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