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1-11 20:10:59作者:佚名
于墨爾本大學環境工程系就讀的學生麥克斯講,“我特別樂意前往中國體悟中國文化,并且還會助力中國學生去感受澳大利亞文化?!薄?/p>

2012年開始,就有麥克斯這個人,到中國去了4回。一回是去中國游玩,一回是參加短期學生交換項目去學中國話,一回是跑到山東濰坊去過年,還有一回是在北京大學學了一學期中文課程。他選墨爾本大學,是因這地方不但有很棒的科學課程,還有豐富繁雜的交換項目以及海外學習項目。從中國回去后,麥克斯加入了中澳青年聯合會,還擔任了翻譯部的主任,屬實厲害。
小時候麥克斯住的地方中國人數量較多,上小學之際他常接觸中國學生,朋友們都對他學中文予以鼓勵。上中學時,他開啟了中文學習。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教育處參贊郭春鳴方面所講介紹提及,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開設漢語課程存在著的已有60多年歷史了。截止到2019年,漢語已然成為了維多利亞州也就是以下簡稱“維州”公立中學之中第二大熱門的外語語種。維州學習漢語的大學生數量約為5000人。

2019年11月22日,在墨爾本大學貝語網校,聽完麥克斯和他同學們的故事,之后墨爾本大學官方網站,到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教育處,與10余位中國留學生展開交流,而后,晚上又急忙趕去,與墨爾本幾位漢語推廣教師進行座談。墨爾本大學中文系教師周少明,以及墨爾本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殷軍,在我們的照片當中,認出了麥克斯。原來,他同樣也是孔子學院的學生。
殷軍介紹說,12年之前,墨爾本大學跟南京大學共同創立了孔子學院,在啟動之后的第一個學期當中,僅僅有一個班級,4名學生。當下每一個學期有20個班級,每一年前來學習的社會各界人士超出1000人,當中35%是墨爾本大學的教職員工、校友以及孔子學院的校友。

墨爾本大學孔子學院有位教師郁潔,于2018年10月抵達墨爾本,在學院名為“門廳”的地方,結識了孔子學院中那位年紀算是最大的學生丹尼 。
郁潔特意提及門廳,緣由在于經由門廳步入辦公區以及教學區得刷卡,每逢上課前后之際,勢必會有一位教師于門廳迎候學生。丹尼的太太安妮身為一名中國人,于2015年離世。此后,丹尼開啟漢語學習之旅,打算前往安妮的故鄉瞧一瞧。除去在孔子學院學習之外,他還與一位中國老師進行在線學習。如今,他已然能夠無需借助英文跟中國人展開交流,并在女兒的陪伴之下前往了西安、上海、北京以及香港。

郁潔跟丹尼約定好了,等回到墨爾本之后,要到門廳那里去聊一聊。郁潔講了這樣一番話:“新的學期到來的時候,會有數目眾多的新學生以及老學生,帶著他們各自的故事走進我們的門廳,然后又會把我們的中國故事帶出門去。”“門廳”,好像變成了孔子學院的一個具有隱喻意義的事物。孔子學院的“門廳”,起著溝通中國和世界的作用。
依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消息來看,維州存在4所孔子學院墨爾本大學官方網站,其一為墨爾本大學孔子學院,其二是樂卓博大學孔子學院,其三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其四乃維多利亞大學商務孔子學院。墨爾本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蒙納士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樂卓博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迪肯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從事漢語教學工作的全職教師大概有35人,從事漢語教學工作的兼職教師大概有30人。

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副教授徐慧說道,目睹自身所教的學生能夠嫻熟運用漢語,這是讓人感到開心的事兒 。她所教的學生貝樂泰,曾榮獲國家漢辦舉辦的“世界大學生漢語橋中文比賽”的總冠軍 ,在聯合國青年論壇上用中文進行過演講 ,并且是湖北衛視“非正式會談”節目的常駐嘉賓 ,因而觀眾親切地稱呼他為“小貝” 。(采訪:雷振海、趙小雅、楊桂青、施久銘、張以瑾 ,執筆:楊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