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1-05 16:08:30作者:佚名
熱烈討論
每天上學都是一段充滿灰塵的旅程;每次進校,都要先接受“泥巴泥水”的洗禮——這不是玩笑,這是內蒙古呼和浩特求是學校4000多名學生十幾年來的經歷。日常的。
據媒體報道呼和浩特市秋實中學,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求是學校多位家長反映,求是小學和求是中學門口一段500多米的土路,近十年來一直沒有修好,正在維修。嚴重損壞。陽光明媚的日子,塵土飛揚,每個學生都沾滿了泥土;下雨天就更麻煩了。上學的路很泥濘。學生不僅會出現“泥腿”,還會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北風吹萬里黃沙”——草原上的大風與黃土結合在一起。即使你沒有親身經歷過那一幕,但從十年前那場沙塵暴的記憶中,你仍然可以感受到。
如今,隨著環境管理的加強,沙塵暴已經很少見了,但這幾千名孩子卻每天還要“吃土讀書”,著實令人震驚。
在偏遠山區,修路資金難以承受,可以理解;但在呼和浩特這樣的省會城市,還是在二環路;這讓與學校僅一墻之隔、素有“市中心”之稱的萬達廣場感到尷尬嗎?
如今的城市發展需要“一張藍圖畫到底”,但求是學校前面的路已經在“藍圖”上走近十年了。 2009年學校成立時,柏油路就已經粉刷完畢,但目前還只是“規劃”。看著周圍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這條被現代城市遺忘的土路,如果你能感受到它,你一定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想想孩子們捂著嘴向前走的小身軀,你還是會覺得有點心碎。
有關部門回應稱,這條路已列入2018年的建設計劃,但施工隊進場后網校頭條,附近幾棟平房沒有及時拆除,資金也沒有到位,所以今年建設任務沒有完成。至于2019年能否“安排”呼和浩特市秋實中學,還得“看年后的打算”。
“明年又是明年,還有那么多明年”——小學加中學最多只能持續12年。不知道“喂”了近10年黃土的孩子們能否在畢業前走上一條“康莊大道”。俗話說,再窮,也不能缺少教育。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無論籌集500米道路建設資金有多困難,也未必“捉襟見肘”;但沙子進到孩子們的眼睛和嘴里確實是一個難題。 。
拆遷、修路是復雜的事情,當然涉及復雜的利益,但再復雜也不是10年就能解決的。關鍵在于有關部門能不能主動出擊,有沒有決心推進。 4000多名孩子和家長、老師都在熱切地等待著。這難道不是地方政府部門應該優先解決的民生問題嗎?
□斯寧(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