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0-31 20:04:04作者:佚名
在寧波鎮海這座臨江臨海的古城,院士不僅僅是一個門面,而是一種貫穿歷史、深入骨子里的文化。是寧波幫深厚人文積淀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寧波被譽為“院士之鄉”,鎮海也沐浴在它的光輝之中。截至去年,我國“兩院”院士1570人中,浙江籍就有225人。來自寧波的院士群體尤其引人注目,多達111人,其中鎮海人29人(因行政區劃變化,原鎮海縣包括現鎮海區、北侖區)。
5月24日至26日,朱高峰、楊雄利、吳祖澤、倪光南、周永茂、何顯圖、陳祖玉、陳樹興等8位鎮海院士回到家鄉。院士們不分年齡,都以真誠和深情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院士們獻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智慧。李應泉 攝
院士們進行了很多有益的發言,建議建立浙江大學寧波校區
只有在信息領域當老大老二,才有光明的未來。
“雖然我們已步入暮年,但我們依然心系家鄉,愿意為家鄉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通信技術與管理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朱高峰表示。
院士們回國的時間恰逢第一個全國科技工作者節前夕。今年5月30日是第一個全國科技工作者節。活動的主題是“忠誠報國、敢為人先、拼搏奉獻”。我省從5月下旬開始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慶祝科技工作者節系列活動。鎮海院士家鄉行由鎮海區委、區政府和寧波市科協主辦,鎮海區科協、寧波市院士服務咨詢中心承辦。
精忠報國龍賽中學,時代雖逝,但精神永存。
在人們心目中,院士是忠誠報國的科技英雄。古代,在戰場上擊退敵人,靠的是大智慧和大勇氣;今天,國家富強靠敢為人先。
回國貢獻智慧的院士們在數學、核物理、計算機、通信、水利、醫學、生理學等領域取得了創造性成果。其中有用造血干細胞續寫生命篇章的吳祖澤,有努力拓展核電之路的何賢圖,有點燃中國通信工程之光的朱高峰,還有陳樹興,努力學習并成為榜樣的數學家。
院士座談會上,院士們針對當前當地存在的不足,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他們不遮遮掩掩,對癥下藥,直擊核心問題。
“柳傳志找到了倪光南,開發出了聯想漢卡,這就是聯想。”是的,倪光南院士是聯想集團第一任總工程師。從“聯想漢卡”到IT“中國芯”,他被計算機專家解決了,這個經典故事至今仍在北京中關村流傳。倪光南建議,在信息領域,要集中力量扶持龍頭企業,輻射帶動產業發展。 “只有當老大和老二才有未來,當老三就沒有未來。”大數據已將生產力提升到新的水平。寧波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鎮海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機遇,集中力量扶持信息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將其培育成行業領軍企業,輻射帶動全行業發展。由于要參加在貴陽舉辦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龍賽中學,倪院士在研討會上發表第一個演講后就匆匆趕往機場。
寧波是“院士之鄉”,但出國留學的人才很多,回鄉工作的院士卻很少。主要原因之一是寧波缺乏相應的平臺。陳祖鈺院士提出浙江大學與寧波深度合作,建立浙江大學寧波校區,吸引高端人才落戶寧波。建設浙江大學與寧波“五位一體”校園,是寧波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增強科技創新實力的重大舉措。也是浙江大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全國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城市和首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寧波如何站在制造業前列?朱高峰院士提出建議。他表示留學之路,中國制造的規模不是問題,但產品質量和效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制造業必須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三化”轉型升級。建議寧波智能制造不要急于與智能工廠等高端領域對接。創新驅動是國策,但創新的成果必須體現在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上。真正的創新,是研發出來后將產品商業化,創造經濟價值,賺錢。
何賢圖院士建議,好的企業要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針對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陳樹興院士建議中小學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他的孫子也在上海的一所私立學校上學。他說,現在私立學校很受歡迎。有的貴族學校每年學費在10萬元以上或20萬元以上,有的學校實行西式教育。一些家長將中小學生送到美國留學,并不清楚孩子是否認同中國文化或美國文化。當然,應該拒絕應試教育,但鎮海應該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歸國院士合影。李應泉 攝
由于他的發明,黑色素瘤這種疾病得以挽救。院士勉勵鎮海中學生:“寧波現象”不會被打破。
回國期間,院士們深入開展科普和學術活動,參觀了院士園區和中科院寧波材料科學研究所。陳祖宇前往鎮海中學做主題講座,何賢圖前往龍賽中學分享科研之路,周永茂前往鎮海科技市場與青年才俊互動。
核反應堆工程專家周永茂來到鎮海科技市場和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與企業代表、專家互動。周永茂高興地說:“只有整合民間資本的力量,才能順利完成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科研成果的轉化,這里的好做法值得全國學習和借鑒。”
周院士長期從事核潛艇和反應堆的工程設計、研究和建造工作。有趣的是,1995年他剛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后,就轉向核工業二次創業,研究發明醫院中子輻照器,希望利用自己在核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造福人民。醫學并戰勝癌癥。
作為一種先進的癌癥治療方法,中子捕獲療法可以利用中子射線照射含硼的癌癥部位,可以準確殺死癌細胞而不損傷體內正常組織,從而實現有效的癌癥治療。黑色素瘤,在電影里,大家都在談論腫瘤的變色。現在,這種疾病有治療方法。目前,周院士主導研發的醫院中子輻照儀已獲得專利,并已成功開展4例黑色素瘤的臨床診治。
周永茂院士正在考察交流。
在鎮海中學,水利水電土木工程專家陳祖鈺為同學們做了《聚焦三峽》學術講座。他說,“兩院”院士中有不少來自寧波的院士,這得益于這里的文化教育。鎮海中學的優秀學生未來也將有機會成為院士,“寧波現象”不會間斷。
楊雄利院士為寧波院士公園內的銅像撐傘。
讀《鎮海院士》爭當優秀科技工作者
回國期間,院士們出席了《鎮海院士》一書首發式。該書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記錄了鎮海29位院士在基礎科學、國防工業、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等領域開拓奉獻的歷程。贊揚院士們知行合一,銳意進取,創新報國。精神。
“是鎮海培養了我們的祖先、父輩和我們。《鎮海院士》的編輯出版,體現了家鄉人民的關心和鼓勵。”朱高峰院士在啟動儀式上表示。
“希望這本書能在鎮海乃至全市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倡導科技創新的氛圍,同學們讀了它,立志刻苦學習,科技工作者更加具有創新精神。”讀后進取,為寧波打造‘東方文明之都’奠定堅實基礎。”精神動力。”該書編寫者鎮海區科協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