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0-28 20:03:50作者:佚名
2月16日,濟南市中小學德育工作推進會在山東省濟南市實驗初中召開。山東省濟南市泉城中學校長孫保偉作了題為《厚基立久,積德行未來》的典型發言。
健全保障機制,夯實心理教育基礎四點支撐
1、加強隊伍建設,構建密集的管理網絡。團隊建設和管理機制是任何工作的基石。學校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對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優先資源支持:專職心理教師享受班主任待遇,心理咨詢時間納入延長服務時間,優先支持專業心理教師的發展。通過這些工作,有效調動了心理教師的能力和工作積極性。同時,完善全流程教育體系,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志愿者服務團隊齊心協力,編織起密密麻麻的防護網,有效防范學生心理危機。
2.推動課程開發,開設心理學課程。每周開設心理學課程,由全職教師授課。學校有39個班級。每個班級每學期保證有8節心理學課。心理健康教育穩步推進。繼續建設“全知心”心理學課程,不斷提高教研質量和教學水平。
3、建設輔導中心留學之路,育人成效明顯。近年來,在歷下區教育體育局專項心理資金的支持下,學校投入近70萬元建設了高標準的“全智信”心理健康咨詢中心。輔導中心平日全天開放,每天有專兼職心理老師駐守12小時。他們每年輔導學生200多名,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4、開展促進快樂成長專項活動。活動體驗的教育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通過定期舉辦學生心理建設、家庭心理教育、教師賦權發展三大系列心理教育活動,將學校建設成為積極賦能機構,營造全環境育人的良好環境。生態。這些活動設計精良,深受家長、老師和學生的歡迎。例如,每年5月舉辦的心理健康節,都有“遇見幸福,送你一??朵小紅花”系列活動。本活動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設計了具體的激勵方法——“小紅花”。 “花”印章,學生通過參與“看到幸福”、“聽到幸福”、“記錄幸福”、“創造幸福”等9個環節,積累紅花印章,并獲得相應獎勵,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幸福。他們對活動的參與。融入其中。除小紅花活動外,五一健康節期間還開展了心理減壓練習、“春之心”游園會等活動,優化學生心理發展。
創新教育路徑深入發展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上述密集網絡、課程開設、心理咨詢、專題活動等常規工作外,近兩年來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不斷進行新的探索,兩項任務已取得初步成果結果。
1.心理篩查模型成為示范案例。學校采用“星級評價”方式,構建“初步評估—心理訪談—評估分級—分級反饋—多方會談—輔導干預”六步心理危機篩查模式。這一心理篩查范式已通過山東省重點課題研究論證,成為歷史上心理教育“區校一體化”工作模式的示范案例,并已編譯出版,為嚴謹規范的心理篩查工作提供助力。心理篩查工作。
2、改進思維方式,創新心理教育路徑。 2022年8月起,學校在專家指導下開始開展“成長思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成長心態是一種基于“智力是可塑性”這一核心信念的思維模式。它堅信,智力和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實踐不斷提高。新的成長思維方式的形成,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未來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學校將成長心態理念融入學校管理、教師成長、學生發展的各個方面。學校通過“全員培訓→項目實施→分層實踐→階段性提升”的工作流程,將成長型思維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設、課程開發、班級管理、學生活動等方面泉城中學,積極推動這方面從從被動應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到主動引領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觀念,為他們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經過半年多的實踐,初步搭建了多個平臺。成長型思維校報《啟航》已上線,思維培訓課程《享受·成長》已開課,《成長課堂日記》也已上線。從結果來看,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表現出更加旺盛、向上的成長心態。
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工作。雖然事情很困難,但是只要你去做了,你就會成功。學校將繼續以傾聽出發,以理解同行泉城中學,精心呵護學生身心健康,讓每一個孩子享受成長的喜悅、成功的喜悅!
-結尾-
來源 |濟南日報泉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