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24 11:13:34作者:佚名
來自中國的被稱作“神童”的田曉菲,在年僅13歲的時候就被北京大學破格予以錄取,之后踏上出國留學之路,在28歲之際嫁給了53歲的美國籍老師,在婚后馬上就更改成為美國國籍 。
田曉菲,如今身為國際漢學界的重量級人物,是現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她的著作《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秋水堂論金瓶梅》等,在學術圈引發巨大反響,還獲得美國學術界多項大獎,這位學界翹楚的人生軌跡曾存有充滿戲劇性的轉折。
1971年,田曉菲出生在哈爾濱,那是一個書香世家,這個小女孩聰慧過人,4歲時就在《天津日報》上發表了人生第一首詩,當時,父親在天津文聯工作,他怎么也沒想到,女兒的天賦會如此驚人。
田曉菲在70年代,和家人一起擠在簡陋的地震棚里,當時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然而就是這個喜愛讀書的小姑娘,在艱苦環境當中,硬是培養出了超乎尋常的文學素養。
她13歲那年出版詩歌,該詩歌獲得一等獎,于是她一舉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要知道當時北京大學是很多人拼盡全力,都難以企及的學府 。
于北大求學之時,田曉菲結識了詩人海子,他倆成了摯友,可是天妒英才,海子25歲時臥軌自殺,海子離世給她帶去沉重打擊,或許正是這段經歷,促使她做成改變人生軌跡那樣的決定,遠赴重洋去美國求學。
命運向來滿是意外,于哈佛攻讀博士之際貝語網校,她碰到了改變其一生之人,那便是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這位年長她25歲的導師,不單單是她學術路途上的引導者,更成了她的人生伴侶。
消息傳回到國內的時候,輿論一下子就炸鍋了,“為了綠卡”,“學術妲己”這一類各種各樣難聽的標簽紛紛接連不斷地到來,最令人感到震驚的是這個情況,她在時年二十有八的那一年,毅然決然地做出決定嫁給了五十三歲的宇文所安,之后又變更成為美國國籍句號
田曉菲母親接到女兒越洋電話時差一點氣暈過去,然而面對各方質疑,這位是才女的她只是淡然回應說讓時間說話吧。
的確時間給出了堪稱最佳的答案,婚后的田曉菲并未依附于丈夫,而是憑借自身實力在學術界穩穩地站住腳跟北京大學出國留學,35歲之際就成為哈佛最為年輕的華裔教授北京大學出國留學,盡管因學術操勞致使滿頭皆是白發,然而她所取得的成就大家都能看見。
她進行研究,其范圍跨越古代與現代,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一直到網絡文學領域,對于這些都能夠闡述出新的見解,在國際漢學界當中,她開創性地提出了多個重要理論,還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研究生。
最令人難以預料的是,這位看上去叛逆的學者,事實上為中國文化于國際學界的傳播貢獻了巨大力量,她以英語撰寫的中國文學研究著作,使更多西方學者知曉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眼下的田曉菲依舊佇立在哈佛的演臺上,借她的思路闡釋著華夏文學,從地震棚中走出的才女,至享譽國際的著名學者,她以切實行動證實,人生不必被世俗目光規束,只要堅守自身的決斷,便可閃耀獨特的華光。
關于此情況,您持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于下方評論區域留言,煩請您輕點一下“關注”以及“點贊”,借此便利您下次能夠看到更為引人入勝的內容,祝愿您生活中充滿愉悅,多謝給予支持。
信源:鳳凰網2015.9.13《宇文所安與田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