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1-11 17:06:18作者:佚名
2025.08.09
本文字數:2358,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第一財經?林靖
近期起步網校,各高校2025年度本科專業設置調整工作,陸續開始啟動,一大批高校,積極采用密集方式,調整優化院系專業設置。
8月7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發布了一則《關于2025年度新增、撤銷專業的公示》。根據這個公示情況來看,先是經過二級學院進行了充分的論證,之后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以及黨政聯席會議展開了審議,再經過本科生院審查、學術委員會評議,最后校長辦公會進行審核,學校在2025年度申報了低空技術與工程、智能飛行器技術、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碳中和科學與工程等4個新專業,同時申請撤銷車輛工程、工業工程、功能材料、焊接技術與工程、日語、英語等6個已經停止招生的專業。
7月23日,湘潭大學發布了一份《關于2024年本科專業設置調整的公示》,依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里的文件要求,先是經過了學院的申報,接著學校組織了專業設置評議專家進行審議,之后還經過了學校校長辦公會議的審定,最終情況是同意2024年申報運動訓練專業,同時撤銷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7個專業,并且預備案電子信息材料專業,是這種情況 。
7月22日,東北師范大學發布了一則關于2025年度本科專業設置情況的公示,名為《關于東北師范大學2025年度本科專業設置情況的公示》 。在經過征求學院(部)是否同意的程序后,學校教務委員會進行了審議,之后學校黨委常委會以及校長辦公會也進行了審議,最終得出2025年度擬撤銷財政學等7個本科專業這一結果 。又經學院針對上述事宜提出申請后,學校展開論證,校內專業設置評議專家組進行審議,學校黨委常委會及校長辦公會再次審議,擬新申報數據科學等4個本科專業 。
伴隨新出現的產業迅速地發展,高等教育體系當中的專業安排也得跟新時代產業的發展以及轉型升級相契合。麥可思研究院針對收集而來的超過150所高校所公示的本科專業打算增設的情況做了統計。在申請設置、預申報的603個專業里,低空技術與工程、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等專業的數量比較多,擬增設、預申報的數量累計起來都超過了10個??偟膩碚f,在2025年進行申報增設數量處于較前位置的專業之中,同樣亦是在最近的五年時間里新增數量比較多的受到廣泛關注且受歡迎的專業。
還有,自今年5月開始,很多所“雙一流”院校,密集地宣告成立新的學院,這些學院所關注的領域,集中在了人工智能方面,以及未來技術范疇,還有空天技術領域,另外量子科技領域,以及AI+領域,甚至信息傳播領域 。
6月3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發了一份通知,這份通知是關于開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該通知提出,要以國家戰略作為牽引來優化專業設置,要以市場需求作為牽引來優化專業設置,還要以科技發展作為牽引來優化專業設置。將優化專業設置當作高等教育改革重點,科學地去調整專業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促使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進行重塑,對現有的專業予以升級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興專業,打造特色優勢專業集群,持續提升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程度,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給予有力支撐。
《通知》提出要求,要加快進行急需緊缺專業的布局。支持高校將目標對準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涉外法治、國際傳播、國際組織、金融科技等關鍵領,還有護理康養、文化旅游、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來布局相關專業,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國家戰略人才以及急需緊缺人才。
被裁撤的專業點越來越多,其原因在于就業不理想,在于不能適應社會變化需求,在于不符合學校的特色定位等 。
依麥可思研究院的統計來看,在2020年至2024年這個時間段當中,高校撤銷專業數量位居前五名的本科專業依次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其數量是160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數量為138個,信息與計算科學,有123個,市場營銷,專業數量是104個,產品設計,專業數量為93個。
里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也就是所謂的“信管專業”處在首位。在1998年的時候,教育部把包含經濟信息管理、科技信息、林業信息管理相關的,還有信息學以及管理信息系統這5個專業,合并成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即“信管專業”。
近年來,伴隨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態勢本科專業撤銷,信管專業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距離,逐漸變得越來越遠。2017年,教育部新設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之后,部分學校作出選擇,停辦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單獨去開辦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專業。
廈門大學,擔任經濟學系副教授一職的丁長發,針對第一財經展開分析,指出高校依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及未來發展需求,相應地增添新的專業,并且同時裁撤掉一些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配的專業,這是極為重要的。借助適當收縮這一舉措,將有限的資金,切實投入到國民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一些專業以及高精尖人才的培育上,把有限的資金運用在關鍵之處,而并非追求“大而全” 。
需要留意的是,近些年來,伴隨我國新型研究型大學持續“推新”,新型研究型大學同樣變成了越來越多高分考生的抉擇。今年,乃是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大灣區大學這些新大學本科展開招生的首個年份,錄取分數線已然與985高校相當,甚至還超越了不少985知名院校。
丁長發講,不少傳統高校里,專業的情形是太多且太散,這致使沒辦法做到足夠聚焦。這里面,有好些不符合學校既定特色定位的專業,也開設了相當數量。所以呢,相較于新大學,傳統高校得加快存量資源的優化配置,市場需求所出現的變化,也對高校提出要求本科專業撤銷,要加快專業的調理設置,將好鋼用在刀刃之處。
從發展的趨向而言,伴隨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往后在大學里,不管是專業的被撤銷,還是專業的新增,全部都會變成一種常態的情況。一旦專業遭遇被撤銷這樣的狀況,那些與該項專業相關的老師該如何去應對呢?
麥可思對多校文件加以整理后發現,要是專業出現停招或者撤銷的情況,那么相關教師的分流大致存在幾種情形,其一,分流至相近專業,于學院講授專業基礎課;其二,講授公共基礎課;其三,轉至行政崗位,或者前往實驗室、圖書館等教輔崗位;其四,跳槽到別的學校,。
有不少高校,在制定本校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管理辦法時,通常會構建一套相應保障措施,用以協助相關專業老師順利達成教職轉換。比如今年年初,《安徽工業大學本科專業建設管理辦法》作出明確規定,被停止招生或者撤銷的專業所在學院,應當做好專業停招(辦)之后在校學生的培養工作,并且做好停招(辦)專業相關教師的分流以及轉崗事宜。
丁長發稱,專業遭撤銷后,部分老師能夠轉到相近專業,去轉變一下研究領域哦。有些專業雖不招收本科生,然而卻招收碩士生呢。還有一些能夠轉崗至行政、教輔崗位,另外每年都會有一批退休教師的,有一些老師能夠調動前往其他高校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