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29 10:12:35作者:佚名
引言

總算醒過來了!澳大利亞出現轉向,這如同一下很響亮的耳光,打在了西方盟友的面頰之上。自十月開始,這個以往對中國老是擺出“冷臉”的國家,呈現出一場令人驚訝的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劇情。過去兩年一直緊跟著美國的腳步、以很高的姿態進行對抗,然而現在卻頻繁地釋放好感之意,其經濟方面的政策也變得特別地務實。這到底是“浪子回頭”般的徹底覺悟,還是遭受現實極其嚴厲地教訓之后的不得已而清醒呢?答案呀,隱藏在它所走過的曲折道路以及所付出的代價當中。
正文

那時,莫里森政府緊跟美國,對中國發起一系列“硬剛”留學之路,這是故事開端,并不光彩,中澳關系急轉直下,中國反制迅速精準,紅酒、牛肉、煤炭、龍蝦等澳洲優勢商品一夜面臨壁壘,澳洲農民、礦主、出口商叫苦連天,庫房堆滿賣不出去的產品,利潤斷崖下探,更扎心的是,騰出來的市場份額很快被其他國家瓜分,其中包括高喊“澳美同盟”的美國自身 。這種被盟友在背后插刀的滋味,給澳大利亞造成影響,使其一度淪為國際笑柄,荷蘭的遭遇如同鏡子,清晰照出“脫鉤”代價,在高端光刻機領域配合美國行動后,荷蘭不但沒得到任何好處,而且面臨失去全球最大市場的巨大風險,澳大利亞看到這些,心里疼痛,若再跟著美國起哄,倒霉的只會是自身,現實壓力促使了政策轉向。成為關鍵人物的是國庫部長詹姆斯·扎莫斯,面對美國財長要求“徹底脫鉤”所施加的壓力,他回應時不卑不亢地表示“我們要擴大貿易,而非僅僅設置壁壘”,這樣的表態意味著澳大利亞開始把國家利益放置在意識形態之上,他們終于清楚依靠資源、憑借貿易以及通過實干才是立國的根本所在,并非總是充當別人的“馬前卒”,當然澳大利亞的轉向并非是完全“脫美親中”,澳軍P - 8A巡邏機非法進入中國西沙領空的事件,彰顯出其復雜的“兩面戰略”。換言之,他們正嘗試于軍事安全領域緊緊靠攏美國,于經濟貿易范疇尋覓自主獨立。這般“安全跟經濟雙管齊下”的方針,雖說顯得分裂,然而相較于往昔的“全方位對抗”可要睿智得多 。
結語

回到起始的問題,澳大利亞這回是如夢初醒,還是被實際打醒呢澳洲是哪個國家,答案可能是兩者都有,現實的極大壓力催生出理性的思索,往昔的慘痛教訓逼迫他們再度審察對華關系,從激進對抗轉變為務實合作,這條道路雖說不容易,然而更契合澳大利亞的根本利益,國家利益才是關鍵所在澳洲是哪個國家,意識形態講得再響亮,也比不上老百姓的一頓飯,一個國家的成熟,不在于它對誰唯命是從,而在于它能不能清醒判定誰真正是朋友,誰能帶來切實的益處。澳大利亞為這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不過也因此收獲了寶貴的經歷,未來能不能持續秉持這條注重實際的路線,仍有待時間去驗證,起碼當下的他們,比起以往任何時刻來都更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