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09 17:15:27作者:佚名
美國遭遇經濟下行,許多居民消費能力減弱,生活變得拮據。但美國人吃糖的習慣卻持續增長,呈現不降反升的態勢。經濟不景氣時,用甜食排解壓力,已經逐漸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糖果銷量增
《紐約時報》網站于24日發布消息,國內部分生產其他商品的工廠經營艱難,但眾多大型甜品公司的商品銷量卻呈現上升態勢。

統計表明,吉百利企業2008年的盈利較上一年度增長了三成,雀巢集團在同一個時期內收益增加了百分之十點九。2008年多數時段內,好時集團業務表現欠佳,不過該公司在當年第四季度的盈利突然提升了百分之八點五。
媒體報道戲稱,美國的經濟低迷似乎偏愛糖果。部分甜品生產商、分銷商及業內分析師指出,失業率攀升后,美國人,特別是成年人,購買甜食的頻率增加了。
這種現象有多種解釋方式。對于某些人來說,糖果帶來的愉悅體驗能夠增強受經濟不景氣削弱的心理狀態。對于其他人而言,熟悉的糖果風味能夠喚起他們的懷舊情懷,讓他們沉浸在過往美好歲月的回憶里。此外,糖果相較于其他一些商品,價格更為低廉,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零售經紀公司“愛德華-瓊斯”的分析師杰克-P-拉索表示:困境時期,人們能夠適度放縱自己,選擇這些,它們是相對容易負擔得起的經濟實惠商品。
吃糖解憂愁
現年三十三歲的室內設計從業者雷蒙德-施奈德于去年十二月失去了工作職位起步網校,他承認,失業之后,自己變得非常喜歡吃糖,每次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都會購買許多糖果。
他正把市面上常見的幾種糖果裝進購物袋,同時向《紐約時報》的記者透露美國疫情期間巧克力銷量飆升,現在不論去哪里,他內心都缺乏經濟上的踏實感,并且認為“糖果可以給人帶來慰藉”。

紐約曼哈頓的“經濟糖果”糖果鋪掌柜杰里-科恩透露,今年一月和二月期間,他增加了十分之一的訂貨量,目的是為了應對某些糖果品種被顧客大量搶購的情況。
科恩的糖果鋪地方不寬敞,光顧的多是成年人。這家小店時常需要多名員工齊上陣,才能把顧客拿走的商品補上新品。科恩表示,他們總是清空庫存。
米切爾是科恩23歲的兒子,他在華爾街擔任投資銀行家。周日,他偶爾會去父親經營的糖果店提供幫助,因為他覺得在那里能夠體驗到一種令人精神一振的感覺。
米切爾表示,他在金融界的伙伴們也開始大量食用甜食了。他辦公桌上擺著近五公斤的糖果美國疫情期間巧克力銷量飆升,以前要花上二十天才會被周圍的人吃光,現在卻只要七天就能見底。

這是我喜歡到這家店鋪度過星期天緣由,因為那里的人都很高興,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愉悅的笑容。
史上有先例
美國歷史上存在糖果行業在不利形勢下表現突出的情況。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期間,糖果行業表現突出,推出了一些至今仍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馬爾斯公司于1930年推出了“士力架”巧克力條。1931年,“圖齊()”牌棒棒糖面世。緊接著,“馬爾斯杏仁巧克力條”和“三個火槍手巧克力條”于次年相繼推出。
根據好時公司“社區檔案主管”帕梅拉-懷特內克所講,好時公司曾是“大蕭條”期間糖果行業的領軍企業。該公司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利潤水平一直維持在較高狀態。企業自身運營順利,同時也為失業者提供了工作機會。

史密森學會勞動和產業部門負責人彼得-利布霍爾德表示:糖類行業在經濟下行時表現穩健,在“大蕭條”時期,相關公司維持了正常生產。
不過,專家警告說,糖果行業不宜盲目樂觀。
太陽證券公司負責食品行業研究的專家埃德加-勒施分析,在經濟下行期間,平價糖果品牌將獲得更多發展良機,而部分豪華糖果品牌可能會面臨經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