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25 20:09:17作者:佚名
近日,浙江省教育廳發布了《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全省統一命題的通知》,還發布了《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優質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工作的通知》。該通知出臺后,網上好評如潮,同時也引發了安徽省眾多教育界人士的關心,引發了安徽省眾多教育界人士的關注。針對浙江新中考政策,合肥有一知名中學資深校長點評道:不得不說,浙江還是先進的多。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如北京、上海、山東、廣東以及浙江等,陸陸續續開始啟動中考改革。下一步,安徽的中考改革肯定也要到來。俗話說“不會種地看鄰居”,那從我們的老鄰居浙江的中考改革之中,我們應該學點什么呢?
就為了能更好地去了解,并且能夠認識浙江新中考,我們選取當前安徽合肥的中考政策,來開展一番對比。

01.看各科分值的設置和占比
以文化課狀況而言,浙江的總分是620分,其中語文為120分,數學為120分,英語為120分,它們各占比19.35%,社會科目(政史)是100分,其占比為16.13%,科學科目(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是160分,占比為25.81%。
合肥的總分是690分,其中語文的分數為150分,數學的分數是150分,政史的分數同樣是150分,語文占比為21.74%,數學所占比例為21.74%,政史占比21.74%,英語的分數是120分,英語占比21.74%,物化的分數為120分,物化占比17.39%。
關于浙江中考與合肥中考存在怎樣的區別呢,第一個方面是從兩地的各科設置情況來看,浙江計入中考總分的文化課數量是9門2025安徽中考答案,合肥計入中考總分的文化課數量是7門,合肥比浙江少了生物以及地理這兩門課程。

二是,從各科分值占比方面來看,浙江突出語數外的同等地位以及主要地位,其他政史和物化生地呈現均衡分布,合肥突出語數和政史,物化比政史弱。
02.看政史的考試方式組織形式上
浙江新中考有規定,“社會”科目在2024年設置過渡期,2025年也設置過渡期,在這兩個年份會同時命制開卷考試試卷,還會命制閉卷考試試卷,試卷由省級統一命題,開卷考試試卷分值為100分,閉卷考試試卷分值同樣為100分。原采用開卷方式的地區在2024年可繼續選擇開卷2025安徽中考答案,在2025年也可繼續選擇開卷。到2026年起,全省統一采取閉卷考試。
在合肥進行中考時,有著這樣的規定,道德與法治這一科目考試,是允許攜帶教科書等相關資料的,歷史考試同樣如此,也就是說,這兩門考試采用的是開卷考試形式。
提及政史閉卷的益處里,存在有人表示,閉卷能夠更優地考查考生對于政史知識的把握以及理解本領,同一時間還可以降低考生的備考壓力,進而更為公平地評估考生的能力水準。說到政史開卷的好處之處,有人講,能夠減輕學習負擔量,減少沒必要的背記。

開卷的政史,和閉卷的政史,究竟哪種更好呢 ?由于政史是開卷考試的緣故 ,眾多考生以及家長一直持有錯誤的認知 :部分考生平常上課的時候不認真聽講 ,在政史學科上不愿投入更多精力 ,對教材不夠熟悉貝語網校,該背誦記憶的知識點不去背 ,盲目迷信沖刺班以及所謂的 “寶典 ” 。近些年 ,安徽政史中考的試卷出題有非常高的水準 ,既然是開卷考試 ,就不會讓學生輕輕松松就找到答案 ,不然的話就是對出題人的一種諷刺 。當然 ,出題人也絕對不會故意搞得很神秘 ,脫離課本內容 ,每一道題目都是經過精心打磨的 。考生對課本不熟悉,要點沒背記,不會歸納總結,導致最后在考試中失分過多,與理想高中失之交臂。安徽中考,特別是合肥中考,近幾年存在“得政史者得天下”的情況。
由這兩年中考情形可見,開卷考試已背離原本意圖與價值,非但如此,部分考生還被其誤導,實際上,事實比雄辯更具說服力 。
03.看省示范高中指標到校生分配比例
浙江省作出規定,依據《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優質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優質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比例不能低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60%,從2025年開始,分配生招生比例要達到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70%,不可以憑借任何名義去占用分配生招生名額。
合肥目前省示范高中指標到校比例為85%。
關于省示范高中指標到校分配比例,國家教育部有規定,要落實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安徽省教育廳明確了省示范高中招生計劃不少于80%的比例,省內蕪湖市、阜陽市、滁州市和蚌埠市等多個地方按照80%的比例進行了分配。

省示范高中比例過高能夠推動教育走向均衡,比例過小反而越發有助于優質學校得以發展。在省示范高中比例方面,如果來確定一個合理數目,使其在此過程當中既能夠做到兼顧均衡,又能夠實現促進優質教育獲得發展,那么這是需要依據當地實際情況,而且這更是對政策制定者的智慧進行考驗 。
04.看省示范高中指標到校生和統招生錄取順序
浙江省有規定,分配生招生錄取的批次,由設區市教育局制定,志愿填報等具體實施細則,也由設區市教育局制定,原則上應當在統招生前錄取。
合肥市有著這樣的規定,省示范高中會先進行全市統招生的錄取工作,且是該校自身的全市統招生,之后呢,會依據初中學校指標到校生的計劃,從分數高的學生開始,一直到分數低的學生,按照分校的方式來錄取指標到校生,指標到校生必須要達到市區普通高中錄取的最低分數線 。
浙江的省示范高中錄取是先指標后統招,合肥是先統招后指標。

浙江中考會優先錄取指標生,之后才進行統招,大家或許有的不太明白,先進行指標生錄取再開展統招,更多是出于對公平的考量,因為指標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計劃分配到一定范圍的學校進行招生,其目的在于促進教育平等化,讓各初級中學的學生都能擁有上好高中的機會,先進行指標生錄取能讓這些優質高中,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后統招的意思便是擇優錄取,大家在統招時會各展所能。
要是先進行統招然后才是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著,這些省級示范高中相較于其他高中,獲得了兩次福利 。
前段時間有人講,合肥在二零二四年進行中考招生時,省級示范高中或許會先按照指標到校來開展招生工作,隨后才是面向各個高中學校的統一招生。這樣子就像是顧及到了各個學校的發展情況,更加有益于各個學校之間能夠實現公平競爭。不清楚這種做法實際實行的可能性究竟會有多大呢?
中考改革,改得晚存在改得晚的益處,具備后發優勢,能夠更優地學習且借鑒全國其他省份良好的做法,盡可能防止少走彎路,同時能夠更優地向民眾問計,多傾聽一線校長與老師以及家長們的意見建議。
浙江有著新中考政策,其中值得我們安徽去學習以及借鑒的地方存在著許多,萬民所稱僅僅是拋磚引玉,提出了上面的四點,歡迎各位家長還有老師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