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9 15:08:47作者:佚名
2月24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不少大學公布了考研初試的分數,同日,2025年研考的國家分數線也公布了。
考研的全國性分數線有什么調整?這樣的調整又代表著什么?在這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競爭的領域,學子們應該關注哪些方面?

24日,九派新聞就相關議題采訪了研究中國教育的專家儲朝暉,他對此進行了說明。
【1】國家線首次全面下降,專家預測:實際錄取分數線會漲

考研成績公布、國家分數線這些內容在二十四日占據了熱搜榜單前列位置。九派新聞的記者經過整理分析后發現,哲學、理學、工學、醫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在2025年的國家分數線都出現了近三年來的首次降低現象。
以A類考生為參照2025年考研分數線,比較2025年錄取標準與2024年錄取標準,具體數據見下表。
各學科A類考生的國家分數線普遍沒有上升,其中經濟學降幅最大,減少了15分,其次是文學、理學及管理學下的兩個門類,它們的分數線也降低了14分,其他學科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唯獨軍事學的分數線保持穩定。

近兩年A類考生考研國家線對比。圖/九派新聞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2025年申請讀研的學生數量減少了2025年考研分數線,公布的錄取標準也跟著降低了,不過他強調,要區分看待公布的分數和最終錄取的分數,他認為,真正的錄取標準相比過去還會上升,或許在各個專業、不同領域之間會有差異留學之路,但整體上還是趨向于提高。

【2】專家:AI時代瞬息萬變,避免跟風熱門專業
盡管公布的錄取標準有所降低,在社交平臺上,關于“查詢到考研全國排名第一”“學霸情侶都成功被錄取”等話題引發關注,同時也有“英語一,我非常討厭你”之類的表達不滿的討論。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參與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登記的人數為388萬,而計劃招收的碩士研究生數量在一百多萬,可見通過考試并非易事,落榜才是普遍現象,由此催生了連續多次參加考試的群體。

考研學子方面,儲朝暉表示,當今社會環境轉變迅速,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可謂變幻無常,因此,同學們需要審視自身長處,調整對研究生階段人生意義和價值的認識,不能只看重學歷,應該從多個層面、更寬泛的視角進行考慮,不能僅僅為了增強求職優勢而選擇深造。
他著重指出,應當挑選一個與個人能力相匹配、貼近的領域,切莫盲目追逐一些流行專業或知名學府,務必選取符合自身條件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