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8 20:06:50作者:佚名
近年高考數學考題的綜合性持續提升,這類考題不僅有效檢測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也是數學教學研究的關鍵素材,對中學數學教育具有顯著的導向作用。從發展態勢看,高考數學對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綜合素養的考查標準不斷提升。這些特點恰好與競賽數學考題新穎的考察角度和創造性特質高度契合。這里提供的是學習啦小編特意為各位準備的一份資料,內容涉及廣東高考文科數學的復習規劃方法,內容詳實,歡迎各位查看并借鑒。
廣東高考文科數學的復習準備方法有這些:文數部分,題目數量有所增加,難題的挑戰性也提升了。
數學學科包含人文社科類數學與自然科學類數學,現在針對人文社科類數學進行探討,根據考察內容分布情況判斷,全國統一試卷與廣東省試卷之間存在顯著區別,
廣東卷總共包含21個題目,其中有2個選做題可以二選一,全國卷則總共有24個題目,設有3個選做題供三選一,從廣東卷轉換到全國卷,題目的數量會變多,這需要考生提升答題的效率,此外,由于廣東卷題目的數量有所增加,題目分數的分配也出現了變化起步網校,全國卷的每道大題分數都是12分

廣東卷的選講內容包含“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選講”和“幾何選講”,學生從中選擇一項作答,答題形式為選擇題,每項滿分5分。全國卷的選講內容則涵蓋“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選講”、“幾何選講”以及“不等式選講”,學生可以從中挑選一項進行解答,答題形式為問答題2025廣東高考文科數學,每項滿分10分。由此可見,全國卷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比廣東卷更多。
題目類型上,全國性考試的選擇題多關注空間幾何與旋轉體,而廣東省的題目分布則較為均衡,各部分內容考查比例相差不大,并且,在廣東省考試中不常出現的解三角形問題,在全國性試卷里卻是頻繁出現的部分。
備考建議:注重教材上的例題習題
無論文科還是理科,在準備考試時,大體上,按照考試大綱,關注新增加的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方式,只要能做到兩個要點就可以了:

重視“新增”內容,不忘“邊緣”考點。
新增內容就是《數學課程標準》里新加的部分,具體包括:函數與方程,算法初步,幾何概型,條件概率,正態分布,統計案例,三視圖,全稱量詞與特稱量詞,以及理科的定積分。根據最近幾年試題的統計,這些新內容在數量上逐年增多。在出題的難度和變化上也有所提升。
另有引人關注的現象,即那些看似“減少”或“簡化”的“次要”知識點反而頻繁出現,例如2010年課標卷Ⅰ文理科第19題都涉及了“獨立性檢驗”,2014年課標卷Ⅰ理科第18題考察了“正態分布”,課標卷Ⅱ理科第19題涉及了“線性回歸方程”,2015年課標卷Ⅰ文理科第19題同樣考察了“回歸方程”。
必須強調的是,全國性考試和廣東省考試在處理“概率統計”及“統計實例”這類內容時,無論是出題思路還是考核標準,都存在顯著不同,學習準備期間務必給予充分關注。

明確“考綱”要求,加強“雙基”訓練。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主要參考,也是考生備考的關鍵指引,教師必須掌握其動態調整,所以需要認真研讀《考試大綱》。
學習準備期間,應當以課本內容為根基,對課本中的例題和核心概念進行歸納、提升和拓展,以便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成效。梳理資料時,需要充分發掘教材例題和習題的作用,深入把握教材精髓,探究教材深層含義,借助課本內容帶動整體學習,達成從根本到全面的進步。每年高考數學試卷里,有些題目源自課本,難度又超出課本,尤其是選擇題和填空題,大部分都是課本例題或習題的再創作,解答題部分也常能看到課本試題的蹤跡,或者直接運用課本里的定理和公式。
全國卷的客觀題和解答題,整體難度都比廣東卷大,因此更應加強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綜合訓練。

高考數學復習須注意四個問題
養成良好習慣。
學習期間需要適量完成練習題,培養規范答題方式,務必注意審題仔細,書寫工整,表述嚴謹,繪圖精確。審題必須認真,題目提供的條件、要求一定要仔細閱讀;書寫必須規范,避免隨意修改,字跡的優劣、卷面的干凈程度會直接影響老師批改的心情;答題要重視圖形與數字的結合,分類探討時先分解再綜合;作圖時必須用圓規、三角板等工具準確繪制,不能隨意涂鴉。
合理運用資料。
復習資料不宜堆砌太多,兩三套最為適宜,倘若數量超額,便容易落入“題海”的窠臼之中??忌鷦毡卦趯煹囊I下篩選學習材料2025廣東高考文科數學,切忌淺嘗輒止,即便閱讀量看似龐大,實際成效卻甚微。
訓練答題習慣。

一份考卷的題目難度通常表現出“從易到難、逐步增加、最后陡升”的特點。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為例,通常前10道題目的難度會逐漸加大,第10道題的難度一般較高,但第11道題未必比第10道題更難。考生應當避免在難度較大的題目上花費過多時間。
建立錯題集。
備考初期應當準備一個記錄錯誤的簿子,時常回顧分析,這樣能夠獲得新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