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0 08:04:17作者:佚名
引導
近年來,全英文小班化教學模式、國際化的教師隊伍、國內外的學習雙重經歷等特色,使得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同時,這類高校也日益受到眾多考生及家長的青睞與好評。
截至當前,我國境內擁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性質大學共計11家。為了使廣大考生及其家長能更深入地認識這類教育機構,我們特別策劃了“中外合作大學詳解”系列報道,旨在全方位地為大家介紹這些高校的詳細信息。
本系列第一講為大家介紹的是上海紐約大學。
一、學校簡介
上海紐約大學,通稱“上紐”,系教育部批準設立,在上海市及浦東新區政府鼎力協助下,由華東師范大學(我國頂尖的985名校)與紐約大學(全球大學排名位居第43位,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45位)攜手共建的中國首家中美合作研究型學府,同時也是紐約大學全球網絡中,具備學位授予權的三個校區之一。
上海紐約大學扎根于我國,放眼全球,憑借紐約大學的先進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育資源,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它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中扮演著具有創新意義的“試驗田”角色,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世界公民。
二、立于大都市的國際化教育
在上海地區的家長交流平臺上,進行了一項關于“上海紐約大學性價比”的調研。結果顯示,超過七成即72.2%的上海本地家長將上紐大學與上海的985高校相提并論,另有10%的家長將其視為與復旦大學相當的教育機構。這一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強強聯合而成的上海紐約大學在家長群體中享有很高的認可度。
獨特的區位優勢,依托上海,立足城市,融入城市
上海紐約大學坐落于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核心地段。這一選址不僅是對紐約大學與曼哈頓金融區緊密結合的“城市立足,城市融合”理念的借鑒;同時,它也緊鄰浦東新區快速發展的經濟、金融及文化產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在這樣的多元文化氛圍中,學生得以學習并成長,有望成為面向21世紀的創新型人才。
上紐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2023年上海紐約大學錄取分數線(2023-2024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打造了別具一格的教學環境和校園生活,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培養廣闊的國際視野,使他們能夠緊跟全球和社會發展的最新趨勢。
世界一流的師資隊伍與國際領先的生均師資配比
師資力量是衡量世界級教育機構的關鍵標準之一,上紐學院嚴格依照紐約大學的規范,充分借助其全球領先的師資隊伍和選拔機制,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招募優秀教師。
目前,我們已打造了一支素質高、視野廣、組織結構優化的教師團隊。師生比例維持在1比8,這一比例位居世界前列。此外,自辦學以來,已有20余位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級學術泰斗全程為本科生授課。
一流的師資力量與極致的小班教學模式相結合,為學生打造了最優質、高效的教學環境,從而實現了學習成果的最大化。
加入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系
作為全球最早實施大規模國際化的頂尖學府之一,紐約大學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6個主要城市設立了三個具備學位授予權的校區,并建立了13個海外學習基地。
上海紐約大學學子可根據所學專業和學術興趣挑選海外留學城市及教學地點,進行為期一至兩個學期的海外學習。他們能夠無縫融入紐約大學全球化的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既能夠博覽群書,又能夠開闊視野,行走天下。
畢業后,學生們將融入紐約大學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建立的校友網絡,該網絡成員總數超過六十萬人。
國際化校園環境,營造多元文化
上海紐約大學目前擁有超過1800名本科生,其中中國學生與國際學生各占一半比例。這些國際學生來自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使得該校成為國際化程度極高的學府之一。
學校實行全英文授課模式,然而,它也規定所有外籍學生必須掌握漢語。此外,學校在課外和校園生活中積極營造跨文化交際的氛圍和條件,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適應并有效應對國際化工作與生活環境的技能。
暢行世界的雙學位體系
上海紐約大學同時授予學生中美兩國學位,總計發放三份證書,其中包括美國紐約大學授予的學位證書,以及上海紐約大學頒發的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
雙學位項目構成了中外合作辦學的一大顯著特點,畢業生在完成學業后,無論是選擇海外繼續深造,抑或在國內尋求職業發展,都能充分利用中美兩國教育體系所賦予的各自獨特優勢與實際便利。
國際化高水平科研平臺,成果顯著
該高校的科研設施水平,對其學科建設的成果有著決定性作用,同時,這也對高校在全球范圍內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地位及其未來的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
上海紐約大學立足于國家戰略需求及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憑借華東師范大學與紐約大學這兩所母體院校在傳統優勢學科領域的強大實力,充分利用學校國際化與體制靈活的特點,成功設立了涵蓋數學、神經科學、計算化學、社會發展、數據科學、凝聚態物理、波動金融、亞洲文化等領域的11個研究中心。
上海紐約大學構建了一個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研究教學緊密結合的良性互動環境,從而為本科生創造了深入參與校園生活、拓展國際視野的寶貴機會。
三、獨特課程體系和招生方式
“博”與“專”相結合的定制式課程體系
上海紐約大學堅持博雅教育的宗旨,緊跟經濟全球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步伐,秉持拓寬知識面、夯實基礎的原則,將通識教育優勢與專業訓練相結合2023年上海紐約大學錄取分數線(2023-2024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塑造了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本科教育體系。
學生入學時并未劃分專業方向。在本科學習的前兩年,學校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通識核心課程,涵蓋社會文化、自然科學、數學、算法思維、語言及寫作等六大課程板塊。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得以接觸并了解不同學科領域的內容及其發展趨勢,進而更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學業興趣和特長,以便更有目的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或發展方向。
學生在大一學年結束后便能夠明確自己的專業志向。上海紐約大學本科教育提供了12個主修專業(包括19個細分方向)和眾多輔修課程,內容涵蓋商業、計算機與工程學、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在確保學生掌握核心專業知識的同時,課程設置充分考慮了學生選擇特定細分領域和進行跨學科學習的需求。
學生能夠自由搭配選擇專業知識和技能單元,構建出獨具特色的職業成長軌跡和核心競爭能力。此外,他們還融合了通識教育所培養的跨學科視野和綜合能力,成為既專又博、能觸類旁通的復合型人才,從而為個人的未來發展開辟出無限廣闊的空間。
“雙向”選擇的多樣化招生錄取方式
上海紐約大學在仔細審查每一位學生的申請資料之后,通過綜合高中學習表現、校園日活動評估以及高考成績等多方面因素,成功挑選出一批與上海紐約大學理念高度契合的杰出學子,摒棄了僅以高考成績作為錄取標準的做法。
1、提前申請,早做準備
報考上海紐約大學的考生需登錄“上海紐約大學本科申請系統”進行身份驗證,并提交相應的書面申請文件。該大學的招生委員會會對這些材料進行初步篩選,并通過申請系統狀態更新來告知考生審核結果。
請注意,所需提交的申請文件數量眾多,考生務必盡早著手準備,全面展現個人特長;同時,整個申請過程要求學生及家長密切關注時間安排,特別是臨近截止日期時系統可能會出現擁堵,因此建議學生至少預留一周時間提前提交。
2024上紐申請流程
2、"校園日活動"—24小時的雙向選擇
通過初審的學生被邀請參與上海紐約大學的“校園日活動”,該活動以英語為交流語言,并定于春季舉行。
學校在“校園日活動”中,通過模擬課堂、英文寫作、團隊協作以及個別交流等環節,重點評估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水平,同時考察他們的求知熱情、領導才能、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溝通技巧、心理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等綜合素養,以挑選出最符合上海紐約大學培養宗旨和理念的學生。
在為期24小時的活動中,學校能夠全面地觀察和評估學生的表現,同時,學生們也能近距離地全面了解上紐大的各個方面。他們可以參觀學校的教學設施,有機會深入感受上紐大的課堂氛圍,并與在校生交流關于學習生活、社團活動等方面的信息,從而提前領略在紐大學習的氛圍。
3、分檔錄取,綜合考評
上海紐約大學的本科招生委員會將依據學生在初審階段及“校園日活動”中的表現,經過對每位學生情況進行嚴格評估和深入討論,最終決定其是否被優先錄取(A.預錄取)、考慮錄取(B.待錄取)或不予錄取。
在提前批次或綜合評價批次進行招生時,上紐對獲得預錄取或待錄取資格的考生有特定要求,即這些考生必須將上紐作為該批次的第一志愿進行填報;若該批次實行平行志愿制度,則需將上紐置于A志愿位置。
四、畢業生成績斐然
中外合作大學的“海外背景”究竟是否對學生就業產生積極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就業質量分析報告來深入了解這一情況。
《上海紐約大學2023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在當前就業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上紐大學2023屆的本科畢業生以高達92%的就業去向落實率,呈現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這382名來自36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畢業生,從浦東前灘的校園出發,分布到世界各地,其中69%的學生選擇在非本國進行深造或就業。
本科畢業生的深造比例達到了57.5%,在這其中,有17位同學在本科畢業后直接進入了全球頂級的博士研究生項目,這一數字創造了歷史新高,每位同學平均收到了6.6份錄取通知。此外,還有178位同學選擇了攻讀碩士研究生項目,另外還有3位同學成功入選了伊拉斯謨世界計劃學者、富布賴特等國際知名的獎學金項目。
超過三成的畢業生決定畢業后立即投身職場,他們的工作地點橫跨北美、歐洲、亞洲等多個區域。他們分別加入了金融、會計、銀行業,互聯網、軟件、信息技術、硬件產業,酒店、食品、消費品、娛樂行業,教育、科研領域,以及管理咨詢等行業。此外,還有不少同學選擇了法律、非營利組織、社會服務、政府部門等領域。
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落實率高達94%,其中,有79%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平均每人收到了4.0份錄取通知。在這部分學生中,有114人選擇了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繼續學業,這一比例占到了深造學生總數的64%。
中國職場新人們涉足眾多領域,依然受到眾多企業機構的青睞。在我國就業的畢業生中,年薪超過30萬元的比例達到了35%,年薪介于20至30萬元之間的占25%;而在美國就業的畢業生中,年薪在4至6萬美元(約合28至43萬元人民幣)的占32%,年薪在6至8萬美元(約合43至57萬元人民幣)以及10萬美元(約合7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各占21%。
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憑借其國際化的教育理念以及高比例的海外深造機會,逐漸贏得了廣泛的認可。這種教育模式,對于眾多渴望獲得世界一流大學優質教育資源的學子及其家庭而言,其報考的吸引力愈發顯著。
上海紐約大學,作為中外合作辦學的高等學府,不僅代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更是通往世界一流大學的“黃金橋梁”。該校的社會認可度正逐步提升。就讀于上紐大,學生不僅能接觸到國外頂尖名校的教育資源,還能有效減少留學成本,對于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既保險又實惠的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