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1-17 16:08:12作者:佚名
朱秋元,法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兼職律師。 1995年起在上海海關學院任教,現任上海海關學院法律系教授、上海海關學院法學專業帶頭人、海關三級監管員、德國明斯特大學訪問學者、客座教授,以及海關和國際貿易法碩士學位課程的教學專家。同時兼任上海市法學會海關法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歐洲法研究會理事。歐洲學會理事、上海市WTO法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理事。市法學會歐盟法研究會理事。
主要從事歐盟海關法、知識產權法與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國際海關法、國際經濟法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參與建設《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等上海市重點課程4門;主持或參與“海關法視角下中歐貿易順暢優化研究”等國家或省部級課題10項,橫向課題3項,還參與了多個部門組織的科研項目多項海關總署政法司、國際司、科技司等;獨立撰寫《知識...
朱秋元,法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兼職律師。 1995年起在上海海關學院任教,現任上海海關學院法律系教授、上海海關學院法學專業帶頭人、海關三級監管員、德國明斯特大學訪問學者、客座教授,以及海關和國際貿易法碩士學位課程的教學專家。同時兼任上海市法學會海關法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歐洲法研究會理事。歐洲學會理事、上海市WTO法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理事。市法學會歐盟法研究會理事。
主要從事歐盟海關法、知識產權法與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國際海關法、國際經濟法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參與建設《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等上海市重點課程4門;主持或參與“海關法視角下中歐貿易順暢優化研究”等國家或省部級課題10項上海海關學院課程中心,橫向課題3項,還參與政法委課題多項海關總署法律司、國際司。 、科技司等部門;獨立撰寫《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制度原理與實務案例》《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制度國際化與本土化研究》《國際海關法研究》《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制度理論與實踐》實踐》專著4部;主編或參與編寫多部教材或圖書,其中副主編教材2部,參編圖書、教材8部;作為執行主編,主編《海關法評論》6卷;近期發表論文50余篇,譯著2篇,多篇發表在CSSCI系列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上。多篇文章榮獲中國海關學會、上海分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二等獎。還被評為中國海關學會上海分會、上海海關學院海關學會“優秀會員”。被聘為《風俗研究》特約撰稿人,并于2012年9月榮獲上海市教育人才獎。徐峰,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公共管理碩士,現任上海吳淞(寶山)海關副關長、二級海關稽查員。曾任上海海關法規司知識產權保護科副科長、科長、副科長。在此期間,他辦理了千余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案件。其查辦的案件自2006年起連續10年榮獲年度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獎典型案例(十佳案例),多起案件被評為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最佳案例、全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最佳案例等。今年,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質量品牌保護委員會(QBPC)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保護法》,這是兩部法律銜接的最佳案例。 2007年被世界海關組織(wcO)授予“最佳執法海關官員”稱號,2012年被授予“2011年度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最具影響力人物”稱號。現任商務部“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中心”專家。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海關保護、通關監管等。在CSSCI來源期刊及海關法專業發表《涉外OEM加工行為的反思》《歐盟對轉口貨物知識產權海關執法的立場》期刊。發表《評析》、《行政調解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中的應用研究》、《分類通關模式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研究》等文章,并出版譯著《歐盟法規》關于2013年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通知》參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十三五”知識產權規劃“知識產權海關保護面臨的新問題及對策研究”項目。擔任中美知識產權執法能力建設培訓講師;作為中歐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合作項目談判者和執行者之一,擔任《中歐海關知識產權行動計劃》中方專家組成員;同時也是上海市重點課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課程主講人之一。余澤剛是浙江合一冠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高級合伙人。浙江省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委員、寧波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寧波市商標品牌專家顧問團成員、浙江大學“知識產權法律與實務”課程講師休斯頓大學財經法學院“美國知識產權”“法律”項目訪問學者。
1998年加入寧波海關,長期擔任法規司知識產權處處長。具有豐富的知識產權邊境保護經驗。在海關工作期間,他參與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實施辦法》的立法和修訂,深入了解了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背景、法律沿革和執法程序。中歐海關知識產權專家組成員,2007年被世界海關組織評為“優秀執法海關官員”。
2011年加入浙江合一冠達律師事務所上海海關學院課程中心,為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提供知識產權服務。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合作開展“海關知識產權保護風險分析”項目貝語網校,并擔任世界軸承協會(wBA)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特別顧問。
余姚某公司侵犯“”商標權案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質量品牌保護委員會代理。該不正當競爭案件被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2012年寧波市十大知識產權案件”、“2012年寧波市十大知識產權事件”。我所代理的衢州某公司假冒“ ”、“ ”注冊商標案、鄧某等人假冒“ ”注冊商標案被質檢總局評為“2013年度知識產權保護最佳案例”品牌保護委員會。上海某公司、蕪湖某公司假冒“”商標溫控器案被上海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評為“2013年上海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2014年,代理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第一起涉及OEM加工的商標侵權案件。該案入選“2015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50件”,并被浙江省律師協會評為2015年度優秀案例。 2015年,Polo/有限公司訴被告寧波某公司商標侵權糾紛案被評為“2015年度寧波市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之一。 2016年,韓美馳品牌有限公司與永康市某工貿公司侵犯外觀設計專利糾紛案被評為“2016年度寧波市法院十大案件”之一。義烏某公司出口“”和“CAT”渦輪增壓器案被質量品牌保護委員會評為2016年“兩法”銜接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