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22 20:08:20作者:佚名
7月2日,2025年全球銀行千強排名公布,中國四大金融機構持續多年占據前四位。
中國銀行研究院的專家馬天嬌指出,中資大型金融機構在獲得資本金增加的支持后四大投行是哪四大,其國際上的競爭地位將更加穩固,并且會持續增強,有可能促使全球范圍內銀行行業的集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大型銀行展現更強經營韌性
這份榜單主要看重銀行的核心資本體量,這體現了銀行抵御風險和實現盈利增長的水平,同時也是衡量銀行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馬天嬌指出,前20位名單十分穩定,全球金融行業頂尖機構的優勢更加明顯。
2024年歲末,全球頂尖銀行的一級資本規模排行與前一年相比,沒有出現顯著變化,僅做了些內部調整。中國的四大金融機構已經連續八年位列榜單前四位。
引人注目的是,招商銀行的一級資本提升了百分之十一點三,在所有前三十家銀行中,這一增幅位居首位,其排名超越了交通銀行和富國銀行,達到了第八的位置,興業銀行的一級資本增長了百分之七點八,也超過了三菱日聯和法國巴黎銀行,最終位列第14。
馬天嬌指出,當前全球金融經濟形勢愈發錯綜,大型金融機構展現出更為扎實的運營能力,整個銀行業的集中程度呈現小幅增長。到2024年底,排名前二十位的銀行,其核心資本占所有銀行核心資本總額的比重為37.2%,比上一年增加了0.2個百分點,其總資產占所有銀行總資產的比重為36.6%,比上一年增長了0.4個百分點。中國大型金融機構的資本增加計劃已經實施,其國際市場地位將隨之更加穩固并持續增強,這或許會促使全球范圍內銀行行業的整合程度進一步提高。
從區域角度分析,馬天嬌指出,亞太區域千家行實現的凈利潤非常突出四大投行是哪四大,在高利率背景下,歐美千家行所獲收益和面臨的風險相互交織。2024年歲末,千家行整體資產總額達到162.5萬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71%;稅前收益總額為1.59萬億美元,同比增加了3.4%,但增速比前一年減少了10.57個百分點;總資產回報率為0.78%,和上一年的水平一樣;核心資本總額為11.15萬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92%。亞太區域的企業盈利水平非常突出,其整體收益占全部利潤的41.48%,領先其他地區,北美區域次之,貢獻了22.37%的收益,西歐區域位列第三,占比為21.90%。
美國千家行稅前收益為3040億美元,較上年提升18.1個百分點,摩根大通、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以及高盛均取得超過十點的稅前收益增幅,然而2025年地緣政治局勢加劇,全球經濟發展動力減弱,經濟政策方向不明朗,美國金融業遭遇信貸風險加劇、資產狀況惡化以及利潤空間壓縮的多重困境。歐洲貸款機構的稅前盈利大幅減少,超過五成,瑞士、奧地利、保加利亞、荷蘭和比利時的減少程度特別顯著,這主要是因為利率高企導致企業借款費用增加,凈利息收入急劇減少,貸款違約情況明顯增多,銀行承受的信用風險隨之增大。
中資銀行將進一步提升全球競爭力
審視國內金融機構,馬天嬌強調,這些機構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助力金融強國的構建。到2024年底,中國有143家銀行入選,較2023年底增加了3家;這些上榜銀行實現的稅前收益總額為3730億美元,較上一年度下降了0.79%;其核心資本總額達到3.7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26%。去掉美元增值的干擾,用人民幣核算,中國銀行金融機構的稅前收益總額和核心資本總額分別增加了百分之零點四二和百分之六點五六。個別城市商業銀行的業績十分突出。比如,北京銀行本年度前進兩個名次排在第49位,是僅有的一個進入五十強排名的城市商業銀行;寧波銀行位次在第72名,比前一年提升了八個位次;南京銀行座次在第86位,比上一年進步了五個位次。
馬天嬌覺得,往后,中國銀行會增強國際上的競爭優勢。首先,要充實資本,增強抗風險水平。要改進資本補充的方法,借助優先股、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手段,調整資本構造,提升支持經濟活動和防御風險的力量。促進TLAC非資本手段的創設,既要符合國際監管標準留學之路,也要加強企業內部自救功能,并且持續增加風險抵御能力。
其次要增強服務產業經濟的根本觀念,推動金融供給方的結構性調整。構建豐富多樣的專業產品服務框架,促進先進產業構造的完善,有效處理關鍵領域問題,幫助迅速提升新型生產要素的發展,真正提升競爭水平與支持作用,成為服務產業經濟的核心力量。
三是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國際競爭優勢。全面分析全球市場狀況,依據各國經濟金融成長、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要素,適時變動海外業務的發展方向和目的,著力開拓亞洲太平洋區域等核心市場。
中國銀行研究院的研究表明,當前全球銀行業的發展情況,從2025年開始,整體資產規模的擴張速度明顯減慢,不過由于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制造等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新的業務機會,使得盈利狀況有所改善;資產質量方面呈現出不同的表現;資本充足水平則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大型跨國金融機構持續增強其金融業務的多元性與智慧化程度,為戰略性產業領域給予周全而高效的金融協助。
中國銀行研究院一份文件預測,往后三個季度,由于許多國家加強了對人工智能等新生行業的政策扶持,世界范圍內銀行機構的賺錢能力預計會保持穩定并有所提高。美國銀行業預計將因科技和創新推動持續獲益,凈利潤增速將維持在較高水平;歐元區銀行業凈利潤保持穩健增長,這得益于新興產業促進了投融資的活躍度;英國銀行業有望減緩利潤同比下降的勢頭;澳大利亞銀行業將繼續呈現輕微的規??s減;日本銀行業正加大對新興市場人工智能等產業的投入,以維持凈利潤的高速增長;在新興市場內部,巴西、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銀行業將因新興產業集群的壯大以及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其盈利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