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25 11:07:21作者:佚名
那么,名校的普通本科生和繼續教育學院學生究竟有何差別?
哈佛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差別何在
大家普遍知道,哈佛大學的本科教學基本由文理學院旗下的哈佛學院負責,而像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法學院、商學院、教育學院、牙醫學院這些機構,都是專業學院,它們不招收本科生,專門負責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此外,哈佛大學里面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部門,那就是繼續教育學院。
哈佛學院為哈佛大學歷史最為悠久的組成部分,其歷史可上溯至1636年哈佛大學成立之時,至今已近四百年。如今它是哈佛大學僅存的本科教育機構,通常所說的“哈佛本科生”,指的就是這所學院的學生。該學院對入學申請者的要求極為嚴格。哈佛學院在錄取學生時,一般需要申請人遞交個人陳述、標準化考試分數、兩門選定的SAT考試分數,以及高中階段的中期和期末成績記錄(含最終成績單),同時還要附上兩位授課教師的推薦信,并可能要求提供其他輔助性材料。進入哈佛大學本科學習非常困難。以2015屆新生為例,學院總共收到了三萬七千三百零七份入學申請,但最終僅錄取了兩千零八十一名學生,錄取與申請的比例大約為二十比一。

哈佛學院的本科教育充分展現了哈佛大學的核心教育理念。在這里,每位學生需要完成32門課程才能獲得學位,其中8門是通識教育課程。每門課程都設定了很高的學術要求。所有哈佛學院的學子都必須進行全天候在校學習。不僅如此,哈佛大學引以為傲并引領全球趨勢的通識教育,主要也是在哈佛學院開展。哈佛大學本科教育之所以廣受好評,這與哈佛學院所實施的嚴格規范密切相關。
哈佛大學繼教學院是個相當龐大的機構,類似國內很多高校的成人或繼續教育部門。它著重于服務社會大眾,特別是大波士頓地區的居民。所以該學院開設了涵蓋本科、研究生及職業提升等不同階段和形式的教育項目,既有可以獲取學分的課程,也有非學分性質的學習內容。
它承擔著服務大眾的職責,因此在招收學員時特別強調學習途徑的普惠性,歡迎所有人士報名繼續教育學院的課程,入學流程十分便捷,無需繁瑣的步驟。若學員僅希望選修部分課程,只需完成報名和繳費,并選擇心儀的科目,便可以順利開始學習。本科階段每門課程學分的價格范圍是1350到2400美元,而無需學分的課程,單科費用介于800至2400美元之間。申請本科資格,需要完成一套規范但難度不高的學習過程。學術方面,學生必須修完三門基礎課程,每門課成績都達到B級或更高,才有資格攻讀本科項目(管理或金融類課程成績需達到B+或以上),這樣之后才能學習其他課程。
繼續教育學院招收的學生大多是社會人員,其中有些人是邊工作邊學習的,所以學院不強制要求學生全天在校。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學生能夠依據個人狀況選擇網絡學習、晚間授課、周末班、業余進修等途徑。不過,有個基本規定,至少要選四門課通過到校上課來完成。
缺少統一居住安排,并且學生構成多樣、學習各自為政,所以在繼續教育學院的學員中,很難產生類似哈佛學院那種的本科生文化認同和身份標志。

一般來說,哈佛大學的本科生就是哈佛學院的學生。要分辨某個學生是不是哈佛學院的學生很簡單申請哈佛大學,只要查看他的郵箱域名就可以了。哈佛大學的各個學院和部門,都會使用自己機構名稱作為郵箱的后綴。哈佛學院的學生,他們的郵箱域名都是特定的。
哈佛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學生,雖然他們不是直接來自哈佛學院,即本科生院,但倘若他們已經拿到了繼續教育學院的本科學歷,我們同樣不能忽視他們曾經在哈佛大學完成過本科學習的過程。無論是哈佛學院的學生,還是繼續教育學院的學生,實際上都可以被視為哈佛大學的一份子。我們必須明確認識,這兩者在學生來源、學業標準、教育方式、民族認同感受以及文憑類型等方面,有著許多不同之處。
其它精英高校的繼續教育
目前,眾多美國頂尖學府紛紛提供非學歷課程。美國高等教育體系呈現多樣性,各校實施策略差異顯著,這導致國內部分人群難以準確評估海外學習經歷的實質價值。

緊鄰哈佛大學的麻省理工學院,其繼續教育途徑多種多樣。里面的職業培養計劃,主要招收已有職業背景的人士,申請者須持有大學本科文憑,并且有三年以上從業經歷,還要符合語言標準。雖然這不是學歷教育,但參與者在這里修讀的學分能夠兌換,這些人可以帶著這些學分去其他學府深造,以獲取更高層次的學位。此外,麻省理工大學還設有更多種類的課程資源,例如網絡在線課程,并且提供更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比如短期課程,以此促進其繼續教育的發展。
斯坦福大學里沒有像哈佛大學那樣規模宏大的成人教育機構,只有一個規模較小的繼續教育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全校的成人教育事務。這個部門只開設課程,并不具備頒發學位的資格。通過非傳統學習途徑獲取的學分,與標準課堂學習模式下的學分有所區別,這類學分被稱為“非傳統學習單位”(Units),而非本科學分,并且這類學分無法用于申請斯坦福大學的任何學術資格。
康奈爾大學設有繼續教育和夏季學習學院,負責處理相關事務。該學院面向眾多群體,涵蓋本校學生與教職工、校友及其親友、中小年齡段學子、海外學員以及本地人士。此舉旨在踐行學院奠基者康奈爾的主張,使這所大學成為面向所有人傳授各類知識的殿堂。學生可選范圍相當寬廣,包括學分課程、非學分課程、學期課程、單日研討會、校內學習或校外學習、實習等。與眾多學校的繼續教育項目類似,該項目也不屬于學位教育范疇。
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普林斯頓學院,進修途徑包含社區參與課程(??)以及深造計劃(??)。前者讓鄰近區域的成年人,只要年滿18歲,就能夠到普林斯頓學院的課堂去聽課,不過需要提前登記并支付費用。因為是聽講性質,參與者無法獲得任何學分。后者服務對象包括本地住戶、學院工作人員、他們的另一半和小孩、新澤西州的中學教師,還有在讀學生。它的選拔流程相當嚴謹,申請者須遞交個人陳述、學業記錄、標準化測試(例如SAT)的分數、兩封推薦證明以及其它附加文件。盡管此項目不頒發任何文憑,參與者所修學分卻能夠轉移到其它教育機構。
紐約大學負責成人教育的主要部門是繼續和專業學習學院,由Paul主管,主要服務對象為已滿19周歲但尚未獲得學士學位的成年人,也包括來自其他社區學院或四年制學校的轉學生,學院開設多種專業,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專業獲得副學士學位或學士學位申請學位需要學生遞交個人陳述、學業證明,并且要符合語言能力的基本標準,比如托福考試成績達到一百分或更高。修讀的專業課程學分可以轉入紐約大學其他學院,學生能夠帶著這些學分繼續學習其他學科,直至獲得該學院的學位證書。

紐約大學里,常規本科生和成人教育學生雖然各自隸屬于不同的學院,不過借助諸如學分轉換之類的途徑,這兩類學生已經實現了相互關聯,這一點與哈佛大學把學士分為兩種不同規格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大學為何開展繼續教育
持續進修現已成為當代高校的常規任務。通常來說,持續進修采取一種比較靈活的運營模式。它不同于普通本科那種注重競爭的招生機制和嚴苛的學術規范留學之路,持續進修的學員在入學門檻和學業規范上更為寬松,學習途徑也更為豐富。如果只是選課,學員僅需完成基礎登記;即便申請學位,流程也較為簡便,不用像普通本科招生那樣通過嚴苛繁瑣的選拔。
之所以如此,在于二者秉承的理念和歷史淵源不同。

大學教育的雛形伴隨高等學府的建立而形成,其核心作用在于實施教學、塑造人才,這一模式已持續很長時間。隨著世紀之交的到來,學術機構逐漸擺脫封閉狀態,同周邊地域及社會大眾的互動愈發頻繁。與此同時,民眾對知識提升的渴望持續增強,終身教育觀念的傳播,給長期存在的高等教育模式帶來了新的挑戰。當前形勢下,怎樣滿足民眾期待,又確保本校教學水準,是所有大學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完善當前教育模式的方法,是增設非傳統學習途徑:常規本科教育繼續承擔知識傳授與品德培養職責,而新增項目則主要滿足社會成員的學習愿望,并且能為高校創造切實的財政支持。
有些大學,比如紐約大學,曾試圖在這兩者之間構建某種聯系,然而對多數學校而言,它們在錄取條件、學習規范、學生檔案處理、經濟資助體系、學生宿舍安排、校內設施利用以及畢業資格認證等許多方面,都存在顯著的不同。優秀高等學府的常規學生通常能獲得各類經濟支持,而進修學院的學生大多需自行承擔費用,并且極少有機會獲得助學金;常規學生遵循統一居住安排,能夠構建出特有的本科生社群生活及文化氛圍,然而多數學校的進修學院往往不提供學生住處,更不用說營造社群文化了。
人的成長前景相當開闊申請哈佛大學,對于掌握知識的人而言。假如個人能力突出,今后的成就并不會完全取決于過去的教育程度和求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