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5-21 08:05:32作者:佚名
近日
北京多所高校相繼公布了
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
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等
一起來看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
復試基本分數線
1統考生
2專項計劃生
“強軍計劃”要求考生政治理論成績須達到40分及以上;外國語成績亦需達到40分及以上;業務課一成績需在80分以上;業務課二成績需達到70分以上;且總分必須達到280分。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項目”(不包括新疆地區的公共管理碩士項目):在報考院校(具體專業或研究方向)的復試合格分數線基礎上,整體總分可降低10分,但各科目分數線保持不變。
新疆MPA項目,即“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要求考生在滿分100分的科目中,每科成績須達到50分或以上;在滿分200分的科目中,每科成績需達到100分或以上;同時,總成績不得低于180分。
針對“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考生需達到報考院系(專業或研究方向)的復試分數線,總分可降低10分,但單科分數線保持不變。
考生要想參加復試,必須滿足院系針對不同專項計劃所設定的學科、專業或研究方向的基本復試條件。
參加特定招生計劃的考生,在參加招生院系的復試之前,必須向該院系遞交相應的證明文件。對于“退役大學生士兵碩士研究生招生專項計劃”的考生,需要提供《入伍許可證明》以及《退役證明》的副本;而對于“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的考生,則必須提交《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報名表》。
在滿足以下任一條件的情況下,于過去三年內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有資格申請在初試總分上獲得額外10分的加分,并在錄取時享有同等條件下的優先權。
投身于“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或“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項目,完成服務任務并順利通過考核。
退役的大學士兵,即那些曾應征入伍并退出現役的高校學生,他們包括全日制普通本科、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屆及往屆畢業生、在校生以及入學新生,還有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科、專科(含高職)應屆及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均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報名資格。
考生若欲申請初試加分,需在研招網報名環節中依照規定填寫必要信息。未按規則完成申報的,將無法獲得加分待遇。對于已成功申請加分的考生,應在招生院系復試之前,向其提交相應的證明文件。擬錄取的考生如符合“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相關政策,需提交包含《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服務證》、《志愿服務鑒定書》以及服務單位出具的證明等文件的復印件。
符合相關條件并申請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即指那些工作單位和戶籍均位于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以及定向就業后返回原單位的少數民族統考考生,他們在進行中國研究生招生網報名時,必須按照規定填寫相關信息,并且要真實地申報自己的少數民族身份和定向就業的少數民族地區。若未按照規定進行申報,將無法獲得相應的照顧政策。已按照規定提交申請的考生,在參加招生院系的復試之前,需要向該院系提交相應的證明文件。對于審核通過,符合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其報考院系(專業或研究方向)的復試分數線將相應降低,總分線減少10分,但單科分數線保持不變。
在清華大學研究生申請服務系統(網址:https:///)上完成登錄后,請依照系統提示,逐一提交所有相關材料。
以上各類加分、照顧政策不重復或累加享受。
各院系需依據自身學科特性、專業特色、生源狀況及招生計劃,設定不低于學校招生復試最低分數線的院系學科(專業或研究方向)復試分數線,并據此篩選出參加復試的考生名單。
相關復試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清華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25年3月12日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
學校復試基本分數線
本復試最低合格標準為我校規定的最低選拔門檻2024年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各院(系)會依據考試整體表現、招生名額、學科專業特色等因素,對分數線進行適當提升。考生需同時滿足學校規定的復試最低分數線以及所報考院(系)設定的調整分數線,方具備復試資格。院(系)調整后的復試分數線及復試細則,將另行公布。
一、學校復試基本分數線(學術學位類)
二、學校復試基本分數線(專業學位類)
三、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復試分數線
四、援藏計劃復試分數線
五、單獨考試復試分數線
六、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復試分數線
七、其他
報考專項計劃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試加分和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符合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即那些工作單位和戶籍位于國務院所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在職人員,且其定向就業單位為原單位者):在報考院系(或專業)的復試分數線基礎上,總分可降低10分,而單科分數線則保持不變。符合條件的考生在網絡上完成報名并申請獲得照顧政策時,需在報考院系的復試階段之前,向該院系提交書面申請,同時附上必要的證明文件。若考生未依照規定進行申報,將無法享受相應的照顧政策。
北京師范大學對于參與“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以及“退役大學生士兵”等項目,并在服務期限屆滿且通過考核的應試者,將依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實施加分措施。
符合教育部門規定、并在網絡報名階段申請獲得初試加分待遇的考生,須在3月14日之前,通過我校設立的采集系統(網址為https:///www/ss/csjf/login)上傳相關證明文件。未依照規定提交相關材料的考生,將無法獲得加分政策。我校將依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文件和名單對考生資格進行審核,具備資格的考生將在初試總分上獲得加分,但單科成績不予以加分。
北京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
2025年3月12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
復試資格基本線
享受民族優惠政策的人員:這些考生的工作地點和戶籍所在地均位于國務院指定的民族自治區域,并且他們所服務的定向就業單位與現工作單位保持一致,屬于少數民族在職人員。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并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報考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有資格申請在初試總成績中額外獲得10分,且在同等條件下,將優先被錄取。
(1)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項目之一,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
(2)退役大學生士兵〔即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者,其中,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含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達到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
考生若想申請初試加分,需在報名過程中按照規定準確填寫相關資料。若未依照規定進行申報或審核未獲通過,則無法享受加分待遇。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加分項目不可疊加。
符合免初試政策條件的考生包括:在服役期間榮獲三等戰功、二等功及以上榮譽或二級及以上表彰的退役人員,且這些人員若滿足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報考要求,便有資格申請免于初試,直接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
說明
我校采取差額復試機制,參與復試的考生數量通常不低于已發布的招生計劃人數的120%。若上線生源數量不足,則將根據實際上線人數來安排復試。對于初試成績(涵蓋總分及各科成績)達到報考第一志愿專業所在學科專業在我校設定的復試資格基本線要求的考生,他們可以登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下載并查看相應的考生名單。
各招生單位可在學校復試資格最低標準之上,結合生源情況和招生計劃的具體狀況,設定考生參加復試的初試成績門檻,并在三月中旬前后在其官方網站上予以公布。同時,我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平臺也將同步進行鏈接的更新。考生自三月十八日起,可訪問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平臺(網址),在“學歷碩士”欄目中查詢自己的第一志愿復試資格。
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并滿足教育部加分條件的考生,必須在3月15日中午12點之前,提交自己的有效居民身份證(包括正反兩面)、帶有本人親筆簽名的相關說明等必要的證明文件,并將這些材料進行掃描或拍照。之后,考生應將這些文件以“準考證號+姓名+加分政策名稱”為郵件主題,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的指定郵箱。在接到考生遞交的相關資料之后,我們學校將依照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文件和公布的名單來審核考生的加分條件,并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向考生發送確認信息,敬請考生留意并及時檢查自己的電子郵箱。
請考生密切關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站以及各招生單位的官方網站,以便獲取關于復試的具體時間、地點和方式的最新通知。
5。考生如有其他疑問,可發送郵件至咨詢。
北京理工大學
相關說明
工學領域涉及的專業有:力學專業[0801],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0825],以及兵器科學與技術專業[0826]。
符合少數民族優待政策條件的考生包括:那些工作地點和戶籍登記在國務院所規定的民族自治區域,并且其定向就業單位與原工作單位一致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
符合“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以及“退役大學生士兵”等特定項目資格的考生,將依照教育部規定的加分措施進行處理。此類考生需在得知我校復試具體安排后,向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及所報考學院提交申請,并按要求提交相關證明文件。
復試安排
我校將依照上級主管單位的規定,著手編制碩士研究生復試及錄取的具體計劃,并通過學校研究生院的官方網站以及各招生部門的網絡平臺,及時向外界公布相關信息。敬請廣大考生密切關注相關信息,并保持耐心,靜候通知的發布。
咨詢方式
咨詢電話:,
傳真:
電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