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0-22 11:09:21作者:佚名
威海市初中招生范圍
威海市第一中學
2015年錄取分數線為:普通生724分;音樂、體育專業學生文化得分為674分,藝術專業學生文化得分為724分。
威海市第一中學是威海市教育局直屬重點中學。自1899年建校安立甘塘附中以來,幾經變遷。1994年,威海市第一中學遷至威海市文化中路75號,與原威海大學附屬中學合并組建新建的威海市第一中學和初中保留在原址,設立威海市實驗中學。 2004年7月,威海市第一中學與原威海市第九中學高中部、原威海國際高中高中部合并。
學校設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民族部(新疆班、海北班等)、國際部、實驗部六個系。多次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香港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
招生區域 威海市第一中學招生區域為環翠區市區昆明路以北、高新區市區世昌大道以北、孫家疃鎮。
威海市第二中學
2014年錄取分數線為:普通生724分;音樂、體育專業學生文化得分為674分,藝術專業學生文化得分為693分。
威海市第二中學是威海市教育局直屬重點中學。始建于1926年,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1年清朝北洋水師創辦的軍事預備學校。1954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定名為山東省威海市。政府。第二中學。
建校以來,威海二中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原空軍司令員王海,原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陳楚,原商務部部長劉毅、著名電影導演董克納都是威海二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郭永懷先生也曾在威海市第二中學任教。
招生區域為環翠區市區昆明路以南(即墨路以北為北校區招生區)、高新區市區世昌大道以南、高新區市區??京冀區、羊亭鎮、孤山鎮、張村鎮、楚村鎮。此外,橋頭鎮、溫泉鎮、伯玉鎮、草廟子鎮、王團鎮、燕山鎮初中成績在市區內成績排名前600名的學生將被威海二中錄取中學。威海二中可根據注冊情況和學生意愿,對南北校區學生資源進行適當調整。
威海市第三中學
威海三中普通學生分數線為685分;音樂、藝術、體育專業的學生分數線為635分。
威海市第三中學始建于1955年,位于威海市橋頭鎮政府駐地。 2001年成立為山東省標準化學校,是威海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綜合性高中。
招生區域為橋頭鎮、溫泉鎮、伯玉鎮。環翠區昆明路以南、京冀區市區、孤山鎮的考生均可入讀威海市三中。
威海市第四中學
威海四中普通生分數線為685分,音樂、體育專科生分數線為635分,藝術專科生分數線為676分,專科生分數線為676分。體育是665分。
威海市第四中學(原文登十一中)始建于1960年,位于威海市臨港區泰州路。 2008年劃歸威海市教育局直屬。
招生區域為草廟子鎮、王團鎮、燕山鎮。環翠區市區昆明路以北、高新區市區世昌大道以北、孫家疃鎮、高新區市區世昌大道以南地區的考生科技區、羊亭鎮、張村鎮、楚村鎮可考入威海市四中。
大光華國際學校
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是2003年8月經威海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涉外學校。學校由威海大光華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由環翠區教育局管理。也是威海市政府批準的唯一一所國際中小學。
各招生地區實行自主招生,市內招生地區不受限制。
威海常春藤國際學校
威海常春藤國際學校是威海市唯一獲得英國劍橋考試委員會(CIE)授權的劍橋國際考試中心。也是威海市第一所經威海市教育局批準專門從事留學教育的全日制學校。學校旨在為國內有意出國留學的高中生和初中生提供進入國外大學的平臺,提供優質的國外教育理念和教育課程。
各招生地區實行自主招生,市內招生地區不受限制。
初中
威海市初中采取按居住地區決定就讀地點的辦法。
環翠區
實驗中學
學校始建于1899年,最終于1994年定名為“威海市實驗中學”。學校位于城市東北角,面海背山,環境幽靜。歷來被視為理想的教書育人圣地。是目前威海市最大的學校。最大的中學。
招生區域為文化東路以北(不含文化東路)、通用路以東(含通用路)、海濱北路40號以北。
市中學
威海市中學始建于1403年,其前身是六百年前建成的明倫堂。其根源于明代威海文廟。其后歷經清泉小學、群愛小學、城灣小學、城市學校。 1988年9月,學校更名為威海市中學,成為一所全日制初中。
招生區域為文化東路以南(含文化東路)、少少路以東(不含少少路)、通海路以北(海濱北路64號以北)、世昌大道以南、110號塔山中路、塔山東路100號以北、同德路以東(含同德路)、世昌大道以北、孤山四巷以東(含孤山四巷以東、世昌大道89號)。
古寨中學
威海古寨中學始建于1994年,自強不息,共創綠色生活。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強調學生自我體驗,著力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向上精神和創造激情。讓它充分、自由、和諧、全面地發展。
招生區域為文化東路以北(不含文化東路)、通用路以西(不含通用路)、文化東路以南、少少路以西(含少少路)、環翠樓以南、孤山四巷西側(不含孤山四巷、世昌大道90號以西)。符合威海市政府特別會議紀要[2009]51號規定的高區注冊學生。
塔山中學
威海市塔山中學前身為威海市第二中學初中。其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891年清朝北洋水師創辦的陸軍士官學校。1994年遷至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的塔山公園腳下。學校由此得名。學校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環境優雅。
招生區域為海濱北路65號以南、通海路(含通海路)以南、塔山中路111號以南、塔山東路101號以南、榆港路以北(不包括玉崗路)。
威海市第十中學
威海市第十中學始建于1969年,1994年遷入新址。作為威海市農民工子弟定點學校,一期擴建工程于2004年竣工,建筑面積??14000平方米,教學、辦公樓兩棟。實驗樓一座,標準籃球場4個,塑膠田徑場一個。
招生區域為玉崗路(含玉崗路)以南、望島以北。
西苑學校初中
西園學校是2005年創辦的一所以流動兒童為主要學生主體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招生區域為松山街道辦事處所轄徐家疃村、西山口村、北七寬村、吳家疃村、臺下村、西莊村、范家埠村、牛角溝村、嚴家莊村、竹園村、南格拉村、古家洼、高家莊居民、岳家莊、河北村、寨庫村、北格拉村、夏家疃村、張家疃村、華夏園村及已開發商品房居民。
威海市第五中學
威海市五中位于五珠江畔、正氣山麓。是一所現代化、花園式學校。學校始建于1960年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40年來已培養了13000多名畢業生。為各級各類學校輸送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學校的辦學業績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招生區域為溫泉小鎮所轄區域。
威海市第七中學
威海市第七中學位于環翠區張村鎮。學校占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新建教學實驗樓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是一所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條件一流、教學質量突出的現代化學校。初中。
招生區域為張村鎮所轄區域。
威海市第八中學
威海市第八中學始建于1978年,位于威海市環翠區孫家疃街道辦事處。這是一所美麗的花園式學校。
招生范圍為孫家疃街道辦事處所轄山東村、井子村、里窯村、沙窩村、外窯村、孫家疃村、園園村居民及已開發商品房居民。
楊亭學校初中
羊亭學校位于威海市羊亭鎮政府西側。是一所以“讓農村孩子像城市孩子一樣享受優質教育”為辦學理念的優秀學校。 2003年,羊亭學校與周邊學校合并組建“威海市十六中”,后正式更名為“羊亭學校”,包括羊亭小學和羊亭中學。
招生區域為羊亭鎮所轄區域。
環翠國際中學
威海環翠國際中學是環翠區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提高基礎教育水平而斥資興建的一所全新的股份制中學。學校于2003年9月開始以環翠為基地,面向威海乃至全國招生。
報名不限地區。
大光華國際學校初中
詳情請參閱上文
報名不限地區
威海市小學招生范圍
實驗小學
威海市實驗小學前身為威海市光明小學,始建于1996年,2001年更名為威海市實驗小學。北方。
招生區域為昆明路以北(含昆明路)、文化東路以南、統一路以西(含統一路)、西北山路以東(含西北山路)。
統一路小學
威海市統一路小學位于市中心。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教風嚴謹、學識滿溢的百年名校。建立閱讀生態、打造書香校園、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成為統一路小學的鮮明特色。
招生區域為昆明路以南(不含昆明路)、世昌大道以北(含世昌大道89號以東)、孤山四巷以東(含孤山四巷)、海濱45至55號北路。 ;世昌大道南、同德路。
古寨小學
威海市古寨小學是一所發展中的年輕學校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也是環翠區最大的小學。
招生區域為世昌大道以北、孤山四巷以西(不含孤山四巷)、世昌大道以南(90號以西)、同德路以西、環翠樓以北、西北山路以西。
南山小學
威海市南山小學位于威海市文峰三街4號。它建于1980年。
招生區域為世昌大道以南(不含世昌大道)、塔山東路97號以北、塔山中路69號以北、通海路以北(含通海路)以北、同德路以東。
塔山小學
威海塔山小學創辦于1989年,先后被評為“山東省教學示范學校”、“山東省標準化學校”。
招生區域為新緯路以西(含商城國際)、塔山東路98號以南、塔山中路70號以南、戚家夼路以北(含戚家夼路)以北、新緯路以東、塔山中路以南進賢鼎路以北(含進賢鼎路),通海路以南(不含通海路)。
北竹島小學
報名區域為北竹島、戚家夼村居民及已開發商品房居民、新圍路以西、戚家夼路以南(不含戚家夼路、中信大廈以南)、新圍路以東、進賢鼎路以南(不含韓進賢鼎)路),統一路以東,四方路以北。
翠竹小學
翠竹小學位于原竹坂中心小學南側。
招生范圍為南竹島村、陶家夼村、齊家莊村居民和已開發商品房居民。
望島小學
1969年,舊廟被拆除,在原址上新建校舍54所。 1974年與當地初中合并,更名為望島聯合中學。 1986年,望島村委會集資興建學校,選址在望島北山半山腰,占地約6400平方米。更名為環翠區竹島辦事處王島小學。 2007年12月,正式定名為威海市望島小學。
招生范圍為王島村居民和已開發商品房居民。
西園學校小學
招生區域為松山街道辦事處徐家疃村、西山口村、北七寬村、吳家疃村、太下村、西莊村、范家埠村、牛角溝村、嚴家莊村、竹園村、南格拉村居民、高家莊、古家洼、岳家莊居民及居民已開發的商品房。
河北小學
招生范圍為松山辦事處河北村、寨庫村、北格拉村、夏家疃村、張家疃村(含華夏花園)居民及已開發商品房居民。
溫泉小學
威海市溫泉小學于2009年新建,位于以溫泉聞名的環翠區溫泉鎮。服務全鎮26個行政村、4個社區。學校北依雄偉的虎山,南臨美麗的烏珠江,是師生求學的理想之地。
招生區域為溫泉小鎮所轄區域。
金華小學
威海市金華小學成立于2002年9月,由張村鎮5所村小學合并而成。
招生區域為以下本地學生(本地指有張村鎮戶籍和張村鎮住房證的學生)。 40路沿線部分村莊有:王家疃、劉家疃、蔣家疃、福德莊、江南莊、匯源社區、精和家園、桃園名居、工大花園;昌化路以北、沉陽路-長江街-普陀路以西部分本地學生:包括濱海明珠、朗盛花園、棗南臺、益勤花園、玫瑰園、公園、大名長樂社區、福滿居、長江南街店本地學生;長江街以北、火炬路、黃河街沿線:包括水源金座、四季樂活城、世紀新城、香江小鎮、全都花園、麗景、云海山莊、龍海山莊、翠海明珠、棗東堂等海天本地學生。
前山路小學
威海市前山路小學坐落于美麗的雙島灣畔,背靠青山,面朝大海。環境幽靜,布局合理,設施精良,理念先進。是一所集園林式與生態式為一體的現代化學校。
招生范圍涵蓋昌化路以南(含昌化路)的所有學生以及張村鎮其他符合條件的外地學生。
普陀路小學
威海市普陀路小學于2011年11月開工建設,2012年9月3日投入使用。學校位于張村鎮普陀路東側、黃河街南側。
招生區域為沉陽路、昌化路、長江街之間的本地學生,包括:福家花園、運河街、永興花園;普陀路、長江街、淮河街之間的當地戶籍和住房證學生,包括:棗溪臺、寸松、永輝花園;彰化路以北?沉陽路-長江街-普陀路以東的本地學生,包括華錦社區、和諧花園、濱海花園、翠柳花園、新柳花園、嘉禾里的本地學生,以及佘社、東礦、蓬萊社區、蓬萊花園、福臨社區的所有本地學生。
孫家疃小學
威海市孫家疃小學位于威海海岸線東北端的葡萄灣畔。是一所省級標準化小學。學生主要來自周邊六個漁村。孫家疃小學依托區位優勢,自2007年起將“海洋”元素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使“海洋文化”特色深深植根于學校教育教學的沃土,從而走上了標準化和有序的旅程。規范化、系統化的良好發展軌道。
招生范圍為孫家疃街道辦事處所轄山東村、井子村、里窯村、沙窩村、外窯村、孫家疃村、園園村居民及已開發商品房居民。
半月灣小學
威海半月灣小學坐落在人文生態優雅的半月灣畔。它四面環山,四面環海。 “藍天、碧海、沙灘”映襯出壯麗的景色。學校擁有高標準的網絡管理中心、計算機室、實驗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圖書館、閱覽室、綜合電子教室等特色教室。所有教室都配備了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
招生范圍為孫家疃街道辦事處所轄王家村、鶴慶村、陳家疃村居民和已開發商品房居民。
楊亭學校小學
羊亭學校位于威海市羊亭鎮政府西側。是一所以“讓農村孩子像城市孩子一樣享受優質教育”為辦學理念的優秀學校。 2003年,羊亭學校與周邊學校合并組建“威海市十六中”,后正式更名為“羊亭學校”,包括羊亭小學和羊亭中學。
招生區域為羊亭鎮所轄區域。
大光華國際學校小學
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是2003年8月經威海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涉外學校。學校由威海大光華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戶籍無限制
第二實驗小學
威海市第二實驗小學始建于2007年,是威海祥云實業有限公司投資7000萬的一所以外國學生為主的高收費寄宿制學校。
戶籍無限制。
高區
高區第一小學
威海市高區第一小學成立于1993年,位于文化西路193A-1號。是高區實驗學校、示范學校、窗口學校、涉外學校。學校秉承“質量立校、科研強校、特色興校、創新興校”的辦學理念,努力追求“創建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 “名校、樹名師、育名生”,逐步形成科技型、合作型、涉外型的辦學特色。 。
招生區域為浮山路以西、文化西路以北、金州路以東、吉林路以西、火炬路以北、金州路以東地區的高區注冊學齡兒童。
高區實驗小學
高曲實驗小學(原名柴豐小學)始建于2005年,近年來,學校以“奎”為喻,以“扎根沃土、心向陽光”為校風。并以“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為理念,將快手文化詮釋為管理文化、向陽行為文化、生活課程文化、天天向上形象文化組成的文化體系。
招生區域包括世昌大道以北、浮山路以東、古寨西路以西、文化中路以南、昆明路以南、古寨東路以西、古寨西路以東、世昌大道以北地區具有高區注冊的學齡兒童。
高區第二實驗小學
高區第二實驗小學始建于1930年,1931年列為畢家團初級小學。 2012年,管委會決定更名為高區第二實驗小學。現在的校園是由1997年和2007年兩期工程綜合而成,是一所師資隊伍較為年輕的學校。
招生區域招收浮山路以西、文化西路以南、吉林路以東、吉林路以西、火炬路以南畢家疃村片區學齡兒童。
東老臺小學
東洛臺小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學校。它是由我市民主革命第一人、1911年著名革命愛國者、第一屆同盟會成員之一余春軒烈士于1906年在家鄉東洛臺村創辦的。
招生范圍 招收火炬路以南、沉陽路以東、河北軍營以西、洛臺河以北、洛臺河以北、沉陽路以西、東洛臺村、東洛臺南莊高區學齡兒童。
西老臺小學
招生區域招收火炬路以南、沉陽路以西、火炬路以北、金州路以西西洛臺村地區學齡兒童。
后豐溪小學
山東省威海市高新區怡園辦事處后豐溪小學位于連綿起伏的七頂山腳下,威海西大門,背靠大海,環境優雅。后豐溪小學是一所具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學校。 1790年,后豐溪村在鄒氏宗祠設立私塾; 1911年,創辦原后豐溪小學; 2010年,高區管委會投資1000萬元,建設新教學樓,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可容納30個教學班,1400名學生。
招生區域招收后豐溪村區域內具有高中學籍的學齡兒童。
高區第二小學
高區第二小學始建于1913年(民國二年),是一所具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學校。原名“忠義學校”,1945年更名為“田村完全小學”。1984年被評為山東省“農村窗口學校”。 2007年籌集資金新建綜合教學樓,面積6700多平方米,設有專用教室26個,各類功能用房11個,基本實現了辦學條件的規范化、現代化。
招生范圍為浮山路以西、河北軍營以東、多頂山以南、老太河以北、田村、任劉莊村的高中入學適齡兒童。
黃家溝小學
位于威海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河街道辦事處。
招生區域為世昌大道以南、古寨西路以西的黃家溝、王家莊村地區的高區戶籍學齡兒童。
秦村小學
秦村小學始建于1978年。1978年3月,原西秦村小學、齊家秦村小學、王家秦村小學合并為一所小學,命名:“秦村小學”。 1983年,西勤村、齊家勤村、王家勤村、陳家后溝聯合學校四個村投資4.6萬元,修建平房36間,建筑面積720平方米。
招生區域為富山路以東、文化中路以北、古寨東路以西的學區注冊學齡兒童。
新東港小學
神道口小學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神道口社區。
招生區域為文化中路以南、古寨西路以東、昆明路以北、古寨東路以東、文化中路以北、古磨嶺以南的高中學齡兒童。
大蘭寺小學
大蘭寺小學位于黃家夼100號。始建于1986年,規劃總建筑面積近9800平方米。
招生區域為世昌大道以南、古寨西路以東、大蘭寺、黃家夼、李家夼村地區、昆明路以南、古寨東路以東、世昌大道以北的學齡兒童。
楚村小學
楚村小學始建于1935年,歷經70多年的風風雨雨,幾度搬遷。 1989年5月留學之路,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學校遷至美麗的楚村鎮政府駐地南側、美麗的甲前河畔,占地15000平方米及綜合辦公樓。 ,教學建筑和實驗建筑被整合到一個,而郁郁蔥蔥的水和樹木的自然環境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環境。
招生區接受了丘康和城鎮地區高地注冊的學齡兒童。